理论教育 明代屯田制度的兴起和衰落

明代屯田制度的兴起和衰落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朱元璋起兵江淮时,即于其地开始屯田,大局敉平之后,乃创军卫法,令天下卫所均置屯田。成祖、宣宗继之,屯田益盛。凡此诸点,均较汉、魏屯田之制为密。样田之制可视为一种示范屯田,有奖励勤劳、促进生产之效用。屯田之初,三年内不征屯粮。至于屯租率,因前后立法与各卫地质及地力之不同,而有差别之规定。明代屯田基础,奠定于洪武之时,迄永乐、宣德间,乃称极盛。由斯可见,沿边屯田所受外力破坏之影响,三十年间未有休止。

明代屯田制度的兴起和衰落

具有国防意义之屯田,以明为盛,斯制迄清代亦未全坠,惟侧重西域。明代屯田之起源及其发展与解散,颇与三国曹魏屯田后先相仿。盖当元末大乱、人口流亡、城邑丘墟、田地空旷之时,军需自给乃为拥兵进取者急切要图。朱元璋起兵江淮时,即于其地开始屯田,大局敉平之后,乃创军卫法,令天下卫所均置屯田。成祖、宣宗继之,屯田益盛。正统间,渐见败坏,成化之后,遂成弩末,迄嘉靖而瓦解。综其起讫,前后历一百五十余年。明代屯田以军屯为主,且范围广远不限于边境,而军屯之外,复有民屯与商屯,前者徙罪犯或召募人民以实边防,后者为补充边防军粮储之一种制度。凡此诸点,均较汉、魏屯田之制为密。

一、军屯。军屯乃承前代耕战之理论所创立,而元末明初之客观需要实导其成。元至正二十三年,朱元璋令将士屯田,且耕且战,及时开垦以收地利(见《续通考》),诸塞上屯田,乃东起山海关,沿长城设置,分布北陲诸边镇。

1.军屯组织。明初于京师及郡县各立卫所(二郡以上曰卫,一郡曰所。一卫五千六百人。所分为二:一为千户所,千一百二十八人;次为百户所,百一十二人),每军授田五十亩(肥地二十亩,瘠地百亩),中外卫所兵百余万。卫所之兵,外统于都司,内统于五军督府,征伐则命将,事平则回卫所,军屯即建于卫所基础之上。时于沿边设北平、山西、陕西等四行都司,以都司领卫所,以卫所辖屯军。冲要之地,且耕且战;次要之地,且耕且守。

关于军屯人力之分配,一般规定军士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又有二八、六四、九一、中半等比例,皆以地方冲缓、屯田肥瘠为差。依前率,又令少壮者守城,老弱者屯种(正德《大明会典》)。大别言之,则为边地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内地二分守城、八分屯种(《明史·食货志》)。田地之外,官府给屯兵以耕牛、农具及种子等。洪武二十六年,定凡屯种用犁铧、耙齿等器,令有司拨官铁、炭,铸造发用(正德《大明会典》)。明初经营屯田,规模宏远,条理密察,凡屯田军一百以上,委百户一员,提督之。政府既给耕牛、农具,并教树艺,复租赋,遣官劝谕,诛侵暴之吏(《明史·食货志》)。关于管理与督察方面,当时亦有种种创制,首为“一岁三报”之法。洪武二十八年曾谕晋王、燕王以备边十事,令军士屯种自东胜至开平至大宁、广宁,须于五月一报禾苗长养,七月再报结实,十月又报收子粒若干,一岁三报(见《国朝典汇》)。次为比较与盘查,洪武三十五年,令各处屯卫所,每军岁征正粮十二石,直隶差御史比较,各都司令所属巡按御史同按察司掌印官比较。年终造册奏缴户部,不及数者具奏降罚。所收子粒,行御史等官盘查(正德《大明会典》)。英宗正统三年,改令二千里以内赴京比较,以外者从按察司并巡按御史比较。永乐三年,更定屯田则例,内容益备。至于赏罚,先以余粮六石为标准,后因各地肥瘠不同,遂又令各部都司耘样田,以为考较之绳准(《续通考》)。样田之制可视为一种示范屯田,有奖励勤劳、促进生产之效用。

2.屯田租及租率。屯田之初,三年内不征屯粮。至于屯租率,因前后立法与各卫地质及地力之不同,而有差别之规定。其一般规定:第一次为洪武三年,每亩收租一斗(《续通考》);第二次,洪武三十五年规定,每屯生产额应为二十四石,其中一半归耕地屯卒,一半归本军守城军士(正德《大明会典》),二者因地制宜,并行不废。明代屯田基础,奠定于洪武之时,迄永乐、宣德间,乃称极盛。永乐时,全国有常备军约一百万,而经常从事屯种者三十六万余人,屯田面积总额,洪武间为八九.三一九.四四八点九三亩,嘉靖间为六五.八二〇.九六二点三二亩,所收屯粮总额约五百万石(正德《大明会典·一八》)。当时全部军饷赖以自给,与政府原定计划完全符合。其沿边军屯,辽东、蓟州、宣府、大同、甘肃、宁夏、固原、延绥等沿边重镇,莫不有之,在洪武、永乐间,其中如辽东屯粮之数达七十万石,甘肃六十万石,宁夏十八万石,蓟州十一万石(《屯政考》)。若总计之,则边屯共征粮二.七四三.六三七石,折银四九.二七三两,折草四.四五三.六八一束(见正德《大明会典》)。故当时边备整饬,国力富厚(详参《皇明经世文编》《国朝典汇》)。

3.屯政之式微。屯田之施行,须保有充分之公田与屯兵,而政府严格之管理与监督尤为重要,但此诸条件每因政治变迁而渐告消失,故屯田制亦随之动摇。明代英宗以还,纲纪渐弛,骄将惰兵乘机侵占屯田,屯政不修,屯卒逃亡,凡此为致屯田根本动摇之主因(《皇明经世文编》《国朝典汇》《明皇经济文辑》诸书记载:嘉靖间,京畿、河南、甘肃沿边一带屯田,纷被军吏侵占之事例极多)。屯政不修,在屯田中更发生自相兼并之事,盖户有兴废,人有消长,丁多而富者必须买田,丁少而贫者不免卖田(魏焕《九边考》)。其次为政府对于屯粮放弃察督,自宣德十年起,免其盘查,屯产遂逐渐化为私有,而发生典卖之事(《春明梦余录》)。买卖之风既启,纵有禁令(《国朝典汇》载屯田旧例私相买卖,军民皆发极边充军)不能制止。故思宗崇祯二年,毛羽健疏云:屯田至今弊极矣,军士利于屯田之无籍,可以免征伍也,则私相卖;豪右利于屯田之无赋,可以免征输也,则私相买;管屯军官利于军士之逃亡,可以收屯利也,则一任其私相买卖而莫肯追补。经此三弊,屯之存者十无一二矣(《明季北略·卷五》)。且自英宗以后,边祸日亟,内乱频发,而军政不修,旧有军屯规模渐坠。尔时北边屯田为也先暴寇,不能保持原有耕战之比例,致所屯田委诸草莽(《于忠肃公奏议·卷一》),而阿罗出等自成化五年以来,秋冬则举众为寇,春夏则潜退河套,近边军民,多被抢掳(《皇明经世文编》余子俊《边务疏》)。由斯可见,沿边屯田所受外力破坏之影响,三十年间未有休止。其甚者,屯田之人,杀掳殆尽,以此城中军士有田不敢耕,有山不敢樵(《皇明经世文编》李承勋《陈言边务疏》)。屯官苛虐屯卒,诛求无艺,亦为屯卒逃亡之另一原因,盖自卫所之官各占军余,而屯军愈缺,屯卒苦于卫所之役,而逃亡相继(《古今治平略·卷五》)。时京师官军在卫者,苦于出钱;在营者,困于私役,逼令逃亡(《皇明经世文编》刘大夏《乞休疏》)。京师如此,边远之区更有甚焉(《皇明经世文编》梁材《奏议》)。边屯如此,至于内地军卫,或因课役逃亡,或因调充作战,亦有同然。是以各卫军伍,已非原额,守城有数,拨屯无人(《皇明经世文编》杨一清《疏》)。而九江、镇江、安庆等卫,以选征麓川,逃亡者亦多(《皇明经世文编》杨鼎《疏》)。其在行征参战中之军伍,更无耕作之暇豫,故广湖一省军卫,除边方守御外,大抵皆为运卒矣(《张文忠公集·张居正与河漕督抚书》)。如斯,促成屯田衰落之二种因素,并非完全同时发生,且其进展以渐,故有田地基础,虽尚未完全失去,而屯卒早已无存。于是军亡田在,而顶种、朋种、佃种之名立,豪强官舍,有虚名顶冒,十岁以下幼男报充屯丁,参两朋合,谓之抬粮(《皇明经世文编》杨一清《奏议》)。凡此,均可见屯田田地沦入私有之过程。军屯耕地面积之缩小,同时即私人侵占面积之增加,但此项被侵占之田地往往名义上仍属军屯所有,未被清出,故历年统计数字无所减损,而明中叶以后至末年反续有增加(据《续通考》,嘉靖时屯田总额为五六九.九二三顷,黄宗羲引万历间天下屯田六四四.二四三顷。见《明夷待访录·田制篇》),即此之故。不过在另方观察,则见其收入减少甚为显著。此项屯粮之减收,若就全国总额言,嘉靖间为四.三九〇.三四二石(《续通考》),较之洪武时五百万石之数(正德《大明会典》),百余年间减六十余万石;就沿边言,明初辽东、大宁、蓟州、万全、大同、延绥、宁夏、甘肃综计,年产屯粮二百九十余万石,末叶不过约八十万石(据叶向高《屯政考》、余继登《典故纪闻》、《续通考》诸书)。据另一统计,各边屯屯粮,洪武时为二.七四三.六二七石,嘉靖间为一.四五四.六四六石(据叶向高所记,各重要边屯屯粮,洪、永与万历间之消长,可作如下之比较:辽东屯粮由七十万石减至十七万石,甘肃屯粮由六十万石减至十三万石,宁夏屯粮由十八万石减至十四万石,蓟州屯粮由十一万石减至五万石),全部军屯制之崩坏,至此已彰明显著。即残余之军屯组织,内容亦日趋窳败,时人谓屯军多负贩、杂作、游手、偷惰者,其一旦有事,求执戈殳、晓战斗,必反募之于民(引《古今治平略·卷五》)。以此与明初边屯纪律严肃之组织比较,不可同日而语。屯田既告瓦解,边镇军饷不继,遂欠其防御北虏之力。自宣德以来,弃开平、失河套,河西告急,东北边患亦随辽东屯政之崩解而烽火频惊矣。

二、民屯。民屯在明代屯田制中不居重要,盖仅就荒漠未垦之地,移徙罪犯,或召募贫民为之。明初民屯区域在凤阳、临濠、北平、河南、山东、陕西等地。洪武四年三月,徙山后民万七千余户屯北平;六月,又以沙漠遣民三万二千户屯田北平,凡置屯二百五十四,开田一千三百四十三顷。五年,诏罪当戍两广者,悉发临濠屯田。六年,诏屯田宁夏、四川等境。八年,宥杂犯以下及官犯私罪者,谪凤阳输作屯种。九年,徙山西及真定民无产者屯田凤阳(以上见《续通考》及《明史·食货志》)。二十二年,山西沁州民张从整等百六十户,告愿应募屯田,令其民分丁于北平、河南、山东旷土耕种(以上见《国朝典汇》)。民屯由地方官府管理垦辟荒地,三年后开始征粮,并有土地所有之权(明文在周用《理河事宜疏》)。民屯屯租官牛十税五(洪武四年,中书省言),自有牛者十税三,弘治时改征米为银,每亩征三升,每粮一石折银二钱至三钱六分不等。民屯所在多属硗确之地,且征输颇急,而管理之权付之地方有司,远不如军屯之严密,故终明一代,成效不显(参《皇明经世文编》张元洲与杨博《屯田疏》)。

三、商屯。商屯为明初淮之盐商所建,于边地召民屯田,即以所产之谷物向政府换取盐引,乃一种具有特定目的之屯田制,为前代所无者。盖明代运粮入边,须费浩繁(成化八年,延绥巡抚余子俊上疏,言运输于河套米豆值银九十四万两,草六十万两,每人运米豆六斗、草四束,应用四百七万人,约费行资八百二十五万两,见《明史·余子俊传》),故创为商屯以济军实之不足。此制明人谓之“开中”,其最初乃为政府召商输粮而与之盐,后各行省边境亦多召商中盐,以为军储盐法边计,相辅而行,其中盐例输米临濠、开封陈桥、襄阳、荆州、归州、大同、太原、孟津、北平、河南府、陈州、北通州诸仓,计道里远近,自五石至一石有差(《食货志·盐法》篇)。此所谓五石至一石,乃指代官运米之数。洪武二十八年,乃改为由商人直接纳米之法(见正德《大明会典·盐法》)。永乐间,每盐一引,输边粟二斗五升(《皇明经世文编》霍韬《奏议》),于是盐商大贾悉于三边自出财力,招游民垦边地,艺菽粟,岁时屡丰,粟一石值银二钱(《国朝典汇》嘉靖七年詹事霍韬言)。孝宗时,淮商颇以输粟为不便。弘治五年,叶淇为户部尚书,盐商陈言,商人赴边纳粮,价少而有远涉之虞,在运司纳银,价多而得易办之利。淇然之,遂请召商纳银,运司类解太仓,分给各边,每引输银三四钱有差(《续通考》),由是“开中之法”遂废。此项改革就输盐之银价言,颇多于旧制(时边境米价贱,一石值银二钱),似有利于政府,实则自商屯解散后,边境米价腾贵,每石至值银五两(见《国朝典汇》霍韬《淮盐利弊议》),政府乃反得不偿失,此盖非决策者智虑之所及矣。(www.daowen.com)

四、清内地屯田。清初定屯田官制,设为所每佐领拨壮丁十名、牛四头,于旷土屯田。顺治元年,准州县卫所荒地无主者,分给官兵屯种,旋即另定租例,果林、菜畦、水田、苇地每亩科租一斗,麦地六升,杂粮地四升五合。后废屯田之制,以屯田归州县官管理。佃民耕种,惟少数运河沿岸之屯田则拨归漕运丁耕作。漕运后废,内地屯田制遂全归消失。当其盛时(雍正二年),总计直省屯田三十九万四千五百二十七顷。清对西域屯田,极意经营,其制既备,其效亦显。盖清初平西域,为防守计,于康熙五十四年发军屯巴里坤,明年于布隆吉尔、哈密、巴里坤、都尔博勒津等处,择水泉富足土地、肥沃之地募兵屯田,后四年,清廷复发大军驻巴里坤,于哈密、塔勒纳沁等大兴屯田,岁获粟四千石。乾隆时,重用兵新疆,平定准噶尔及回部,乃驻重兵于新疆,大兴屯垦。自乾嘉迄于同光,其屯垦区域,天山之北及镇西府、迪化州、库尔哈唎、乌苏精河、伊犁、塔尔巴哈台,天山之南及辟展哈喇、和卓、托克逊、喀喇沙尔、乌什、阿克苏等地,分为兵屯、犯屯、户屯、回屯与旗屯等。

子、兵屯。绿旗屯田,兵一夫受田二十亩,由官给予籽种牛具,每岁纳粮十二石至十八石,视地肥瘠为差。屯兵皆携眷永屯。

丑、犯屯。又称遣屯,由内地谪犯实居之,每二人为一户,每户拨给地六十亩,由公家予种子三石,制备农具银六两,修造房屋银八两,耕牛两头,合价二十四两,并月给盐菜银一两八钱,口粮面九十斤。自春耕起按八个月计算,每户银两合算约需贷予成本银七十三两一钱。限初年完半,次年全缴。设遇荒歉,查明酌展。缴本之后,按亩升科,所征粮额自第三年始征半,次年全征,征粮六石。仍仿营田之制,十户派一屯长,五十户派一屯正,每屯正五名派一委员管理。凡请领成本、督察农工一切事宜,地方官责之委员,委员责之屯正,屯正责之屯长。仍十户出具连环保结,互相纠察,以免领本潜逃、耗费旷工之虞。屯正、屯长各领六十亩。成本一如户民,月给屯正银四两,屯长银一两。

寅、户屯。人民前往开垦,照例升科,编为民户,永为土著。一户受田三十亩,官不贷予籽种、牛具,每岁征银五分,或纳粮八升。

卯、回屯。乾隆二十五年,参赞大臣阿桂由阿克苏率满洲索伦骁骑五百名、回民三百名,至伊犁镇守,令回民开渠屯田。明年又于乌什、叶尔羌、和阗、哈密、吐鲁番等处,陆续调回民屯垦,计户不计丁,计籽种不计亩。乾隆三十三年,计六千三百八十三户,每户岁纳十六担余,共有粮额十万石。回部分为九屯,建宁远城居之,选回人为阿奇木伯克,管辖回屯事务。至嘉庆时,有三万四千余户。

辰、旗屯。为伊犁、惠远、惠宁等城驻防之满、蒙、锡伯、索伦、察哈尔、厄鲁特等八旗兵所垦之田。嘉庆七年,将军松筠于惠远城东,伊犁河北岸浚通惠渠一百七十里,引河水灌田,后又屡引山泉、浚沟渠、兴水利,溉良田颇广。乾隆四十二年,天山南北两路兵犯垦地共二十八万二千六百余亩,共有粮米十四万三千余石,屯兵共一万三千九百余名,内有遣犯共六百余名,其在天山北路地广人稀,更招民户屯垦。其间自乾隆三十一年至三十八年,天山北路各州县户屯垦地合计二八〇.二五三亩,一七.一九一户,七二.〇二三人。嘉庆时,北疆户屯亩数较前大增,合计所垦之地达一.四四一.七四三亩,内迪化州一八一.八六六亩,昌吉县一六五.五六七亩,绥来县九三.五九五亩,呼图壁五一.八四一亩,阜康县六三.六七八亩,济木萨九三.二六七亩,喀喇巴尔噶逊七.三八四亩,头屯八.〇二三亩,芦草沟五.三一三亩,塔西河一〇.五二九亩。其兵屯、回屯、民屯、旗屯兵十余万丁云。若仅就兵屯言之,则北路屯田二十三万八千六百余亩,南路四万九千四百余亩,岁交粮米共十四万三千余石(《圣武记》)。故清代用兵西北所费虽巨,而饷源不匮。东北方面,光绪六年,吴大澂驻防宁古塔,实行屯田计划,穆陵一带垦地颇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