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户口密度变迁」:揭秘城市人口变化背后的数据变化

「户口密度变迁」:揭秘城市人口变化背后的数据变化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隋、唐二代,户口密度北胜于南,至于五代,中原人户播迁南逾江淮,西越汉水,情势大异。此乃中国户口密度南北变迁之一大关键。北宋户口密度,据《文献通考》所载,宋神宗元丰三年,四京十八路之主客户口丁数甚备。以上三府州之平均人口均在十万以上。金之户数在中原者,多北宋旧籍,居全数之最大部分,其集中于河北及辽吉者亦多。)金徙中原人民于东北者甚众,故二百年间,东北户口视辽时增加二倍。

「户口密度变迁」:揭秘城市人口变化背后的数据变化

隋、唐二代,户口密度北胜于南,至于五代,中原人户播迁南逾江淮,西越汉水,情势大异。五代十国之际,中原与北汉(今山西)之户不过百万,而南方之蜀汉(今四川及陕南)、南汉(今两广)、南唐(今江苏、安徽与江西)、漳泉(今福建之汀漳)、吴越(今浙江)、荆南(今湖北中南部)合计,则有户二百万。其中以南唐、吴越与蜀人稠地实,号称殷庶(南唐有县一百八十,户六十五万;吴越有县八十六,户五十五万;蜀有县一百九十八,户五十三万)。此乃中国户口密度南北变迁之一大关键。由此底于明清,其倾势未变。北宋户口密度,据《文献通考》所载,宋神宗元丰三年(距宋开国之初一百二十年),四京十八路之主客户口丁数甚备。【按:《太平寰宇记》《九域志》均以主客丁口分别统计,斯法始于宋太宗至道间,所谓“主户”与“口”,乃指负担田赋之户口,客户则否。】兹列表如次:

北宋元丰三年四京十八路户口丁数表(据《文献通考·户口考》)

续表

上表北方(自东京至河东)户四.五九一.二四八,占总数百分之三十二;口九.五六三.九〇三,占总数百分之二十九;丁五.三二八.九〇〇,占总数百分之三十。南方(自淮南至广南西)户九.九五二.〇一六,占总数百分之六十八;口二三.六八七.六八六,占总数百分之七十一;丁一二.六四六.八三四,占总数百分之七十云。

若更就北宋人户较殷盛之二十六府州加以观察,则人口在一百二十万以上者有太原一府,人口在九十五万以上者有潭、吉二州,满七十万者有赣州,六十万以下至满五十万者,成都、大名、京兆、隆兴四府及汉州,五十万以下至满四十万者有宁国、平江、潼川、开封四府及福州、泉州二州,不满四十万至三十万以上者有建宁、抚州绍兴湖州、台州、耀州、安庆、饶州、信州、袁州、凤翔诸府州。此诸府州之每县平均人口,以汉州为最高,每县平均人口为十三万一千余人;次为太原府,每县平均人口十二万四千人;再次为吉州,每县平均人口十一万九千人。以上三府州之平均人口均在十万以上。其每县平均人口在八万以上者有袁州与潭州,每县平均人口在七万以上者有宁国、抚州、平江、台州与赣州,每县平均人口在六万以上者有隆兴、成都、湖州,每县平均人口在五万以上者有泉州、耀州、安庆、建宁、饶州、信州等,每县平均人口在四万以上者有大名、绍兴、潼川、京兆等,每县平均人口在三万以上者有福州与凤翔府,每县平均人口在二万以上者有开封一府。

试就上之分析依序列表如次:

北宋人口满三十万之二十六府州人口密度表(据《宋史·地理志》)

上表属于南方者二十州,共有人口九.六四〇.三四六人,属于北方者六州(太原府属河东路,大名府属河北路,京兆府属陕西路,开封府属京畿路,耀州属陕西路,凤翔府属陕西路),共有人口三百四十六万人。

再就南宋户口殷盛之十三路观之,则人口将及五百万者有江南西路,满四百万者有两浙路,满三百万者有福建、成都二路,将及三百万者有荆湖南路,满二百万者有江南东路及潼川府路,满一百万者有利州路,满九十万者有荆湖北路,满七十万者有淮南西路,满四十万者有淮南东路,满二十万者有夔州路,而以京西路为最少,人口不满二万。就地理区域言,江、浙、蜀三区,各有户二百余万,口四百余万。

南宋嘉定十六年十三路户口密度序列表(据《文献通考·户口考》改编)(www.daowen.com)

宋金对垒,征战频仍,南方户籍耗损颇剧,而此时,北方人口反有增益(约多一千八百万口)。金之户数在中原者,多北宋旧籍,居全数之最大部分,其集中于河北及辽吉者亦多。就其可考见者言,以北京路为盛,有四十一万余户,次为东京路,约十四万户,咸平路七万余户,上京路五万余户,合之为六十八万户,但蒙古兴起后,金、元间之战争(自南宋宁宗嘉定三年,至理宗端平元年),历二十四年,北方被祸独酷,其户口亦因之大减,故对南之优势旋即丧失。

金国二十六府州之分布表

(据金毓黻《东北通史·卷六》金代四路户数表改编,此数所缺府州尚多,为不完全之统计。)

金徙中原人民于东北者甚众,故二百年间,东北户口视辽时增加二倍。

元代人口之盛,首推饶州路,有人口四百万,次为福州路,三百八十万。其人口二百万以上者有平江、嘉兴、吉安三路,满百万者有杭州、龙兴、扬州、静江、宁国、澧州、抚州、天临、婺州、集庆、常德、广州、常州、台州十四路,满九十万者有袁州路,满八十万者有徽州路,满七十万者有临江、岳州、瑞州三路,满六十万者有信州、镇江、武昌三路,满五十万者有中兴、建昌、淮安、衢州、绍兴、庆元、建宁、建德、江州九路,满四十万者有温州、处州、南康、泉州、大宁、太平、潮州、兴国、大都九路,满三十万者有巩昌、池州、兴化、广德、南安、江阴等府州路。元代各重要路、府、州之每县平均人口,率以嘉兴为最高,每县平均人口达七十四万八千人;次为饶州路,每县平均人口六十七万二千人;次为平江路,每县平均人口四十万五千人;次为福州路,每县平均人口三十五万二千人;次为江阴州,每县平均人口三十万人。其每县平均人口满二十万人者,则有临江、常德、常州、吉安、袁州、瑞州、澧州、抚州、集庆、镇江、杭州、台州十二路;满十万人者,则有岳州、宁国、龙兴、建昌、广德、南康、婺州、太平、潮州、广州、兴国、信州、徽州、静江、扬州、温州、兴化、衢州、南安、江州等二十路;其不足十万者不预焉。

元代人口满三十万之五十一路府州人口密度表

续表

元代人口殷庶之五十一路,属于南方者四十八路,其属于北方者仅大都(属腹里行省)、大宁(属辽阳行省)、巩昌(属陕西行省)三者,合计不过一百二十二万人,故北方人口之损减,上视宋代又远过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