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从徭役到义役:宋代劳役制度分析

从徭役到义役:宋代劳役制度分析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唐时并力役于两税,至宋则仍复力役,惟形式与前稍异。盖前代之力役范围较广,自乡县以至京师,而宋则偏重于郡县以次之官府执役,一时称之为“差役”。考“义役”,乃人民不堪役法之虐迫,而自动形成一种供役之组织,冀以减少吏员之额外苛索者。义役创自民间,小民又不免为豪强所抑凌,此终宋之世,除熙宁新政施行期间外,人民困于差役,迄无苏息之会也。

从徭役到义役:宋代劳役制度分析

本期役制数经变革,宋之军役、差役、免役钱、义役、丁口钱,元之科差等,俱有其特异之质。

一、宋之军役、差役、免役钱与义役。

1.军役。就兵制言,宋为募兵制,其兵种凡四。

甲、禁军。选募民之壮健者充之,装备最善,由皇帝自领之,总于殿前与侍卫二司。其中一部(龙卫)守卫京畿,一部轮番屯戍诸路,兵无常帅,帅无常师,三岁一迁。隶禁兵籍者,黥面为字,廪食其妻子终身。【按:黥兵之制,创自唐末朱温。】太祖时禁兵十九万,太宗时三十六万,英宗时六十六万。

乙、厢军。诸州之镇兵,为禁兵之预备兵,壮勇者选送京师,次者留州城,以供役给,不常校阅。元丰时,天下厢兵步马指挥八百四十,兵二十二万七千人。

丙、乡兵。选自户丁,或招募士民,以资地方警卫。政和时,诸路保甲六十一万人。

丁、番兵。塞下内属诸部落之兵,以固护边圉者,如西北羌戎部落之军,百帐以上为军。王安石变法后,实行保甲军制,略有改变,置全国九十二将,为军之单位,马军十三指挥,忠果十指挥。由是更戍废止,将得知兵,但全国之兵仍隶中央,以天子为最高统帅,而征战之兵仍以募集为主。二十余岁入伍,老犹在营,不胜战斗,则改服工役。

2.差役。唐时并力役于两税,至宋则仍复力役,惟形式与前稍异。盖前代之力役范围较广,自乡县以至京师,而宋则偏重于郡县以次之官府执役,一时称之为“差役”。先是差役盛行于五代,时当变乱,政出多门,初则地方官吏违反两税法,任意役使属民,阅时既久,遂形成差役制度。宋初定制,各以乡户等第(丁口多寡,资产厚薄)定差,以衙前典府库,以里正、户长、乡书、手课督赋税,以耆长、弓手、壮丁逐捕盗贼,以承符人、手力、散从,供奔走驱使,在县曹司至押录,在州曹司至孔目官,下至杂职、虞候、拣掐等人,各以等第定差(如一等户为里正,二等户为户长)。斯制在原则上以户之等第定课差标准,固属合理,但命官、形势、僧尼、道士之流,俱得免役,则中产人民之负担綦重,且其流弊滋生,故韩绛、司马光韩琦等极论其失(《宋史·食货志》及《文献通考》)。及王安石为相,始予以改革。

3.免役钱。安石于熙宁二年下令,改革役法,征收“免役钱”与“助役钱”,以代现役,凡当役人户以等第出钱,视户之资产等级而定,分为五等。免役之政,所以均民力,减轻平民负担,加增官吏、僧尼之义务(宋代僧尼之数,太祖时为六万七千余人,真宗天禧三年,二十六万三千人,天禧末年,僧三十九万七千人,尼六万一千人。见李攸著《宋朝事实》卷七)。至户等之核定,在一定期间举行一次,坊郭三年,乡村五年,农隙集众,稽其物业,考其贫富,为之升降,斯法对于平民极具实惠。诚如当时司农寺言:所宽优者,皆村乡朴蠢,不能自达之穷氓,所裁取者,乃仕宦兼并能致人言之豪右(《宋史·食货志》)。免役费,可视为旧时庸钱之恢复,该法后数经修改,内容较前渐重。元祐时司马光等当国,废安石新政,行“差雇兼行”之法,差役虽复,役钱仍在(《宋史·食货志·元祐元年诏》)。哲宗即位,仍复免役旧制,但徽宗以后服役者无由得资。高宗南渡,其制愈坏,以免役钱并入总制钱,而差役又离役钱而恢复(以上俱见《文献通考·食货志·役法》)。于是安石免役之法,荡然无存,而义役之法以起。

4.义役。考“义役”,乃人民不堪役法之虐迫,而自动形成一种供役之组织,冀以减少吏员之额外苛索者。斯法为范成大所倡(《宋史·范成大传》)。其制由当役之户依贫富比例定额出田若干,设立应役机关,推役首一人,以管理田租,即以所收之田租,资供役之用。此制对于官府无限制苛索不失为一种自卫之法,惟因主持者多属上户,故尝有损下益上之事,所谓虐贫而优富,凌寡而暴孤(《文献通考》引朱熹语),殆所不免。(www.daowen.com)

总之,宋代差役制,前后几经变更而弊无所底止,北宋时行差役,因不胜其弊乃改为免役出庸,后则庸钱既输,民仍苦役,遂有义役之制。义役创自民间,小民又不免为豪强所抑凌,此终宋之世,除熙宁新政施行期间外,人民困于差役,迄无苏息之会也。

二、辽、夏、金、元徭役。辽、夏、金、元于其本部则用征兵制,于中国则兼用召募,此为本期兵制之特色。至于力役,亦兼用征发、召募之法。

1.辽之役政,载籍甚简。圣宗统和中,耶律昭言,西北之众每岁农时一夫侦候,一夫治公田,二夫给纠官府之役(《辽史·食货志》)。其役法初行差役,嗣以被役者过劳,改为使民出钱,官自募役(《辽史·马人望传》)。辽之兵制,凡部人及俘降诸人,年十五至三十,胜甲兵者,即着军籍,每正军一名,马三匹,打草谷守营,步家丁各一人,其精骑约六十万以上,兵甲所需数倍步兵(《辽史·兵志》)。辽兵编制凡六等,即御帐亲军约五十万,宫卫骑军约十万,五京乡军一百十三万,余为大首领部族军、部族军及属国军。辽制每兵装备,人铁甲九事,马鞯辔,马甲皮铁,视其力;弓四,箭四百,长短枪、櫼欁、斧钺、小旗、锤锥、火刀石、马盂、抯一斗、抯袋、搭挷伞各一,縻马绳二百尺,皆自备。其兵士之粮,平均月支六斗,更依上中下三等(依射格定等级)月支八斗、七斗、六斗有差(《续通考·兵考》)。

2.西夏兵制。其民一家号一帐,男年十五为丁,率二丁取正军一人,每负担(运输火夫)一人为一抄,四丁为两抄,余号空丁。诸军兵总计五十余万,别有擒生十万。兴灵之兵精练者,又二万五千,别副以兵七万为资赡(《宋史·夏国传》)。

3.金初定制与宋相仿,据金章宗泰和六年所定之保伍法,凡坊正、里正以其户十分内取三分,富民均出雇钱,募强干有抵保者充,人不得过百贯,役不得过一年(《续通考》)。金部族,通族皆兵,以猛安谋克部勒其众,其兵制有禁卫军、地方军与边防军。禁卫军选诸材武者充之,地方军分射粮军与牢城军,乃自诸路召募司粮运、城守之事,边防军用以戍屯边境。

4.元徭役可分军役与力役、科差等。

子、军役。蒙古帝国军制,有蒙古军、探马、赤军,为中央护卫之用。蒙古军皆本国人,探马、赤军则诸部族共之。其法,家有男子,十五以上、七十以下,无众寡,尽敛为兵;幼孩稍长,又籍之,曰渐丁军。既入中国,发民为卒,是为汉军,供地方屯戍之用。或以贫富为甲乙,户出一人,曰独户军,合三二户出一人,则以为正军户,余为贴军户。或以丁男论,则以二十丁或十丁出一卒,或以户论,则以二十户出一卒,而限年二十以上者。又有匠军,以工人充之,有质子军,以诸侯将校之子弟充之,称“秃鲁花军”(《元史·兵志一》)。其兵数不详,盖元代兵籍惟蒙古枢密重臣一二人知其数,外人不预也。至于兵费,元初用兵四方,士卒以私财自赡,贫者助以贴户,故上无养兵之费,而兵易足。至世祖定军户之籍,凡蒙古探马、赤军、汉军皆月给米五斗,别以米四斗赡其家。及收宋降兵籍为新附军,以无贴户,月给米一斗、盐六斤,所谓军人盐粮例是。其将校亦无俸给。

丑、力役。元代力役,恒征发人民为之,征发之最普遍者为站夫。民当站役,十户为率,官给一马(《元史·世祖本纪》)。次于州县城,相距五十七里,有村居及二十户以上者,设立巡防弓手,关津渡口亦设立弓手,以捕盗贼。世祖中统五年,定制每一百户取中户一名充役,役期为四年,至元十七年减为三年。此外,则公共工程大都役民以成之。直接力役之外,征收役税者尚有助役法,乃以田亩为课役标准之制,世祖至元十三年时,即行之于浙西(《元史·臧梦解传》)。英宗至治三年,普行助役法,遣使考视税籍高下,出田若干亩,使应役之人更掌之,收其岁入以助役费,官不得与(《元史·英宗本纪》)。此亦宋代义役法之遗规。

更有科差,以户之等级为标准之免役税,首行于内郡,所征分丝料、包银、俸钞三种。丝料之法太宗八年始行之,每二户出丝一斤,并随路线颜色输于官,五户出丝一斤,各随路线颜色输于本位。包银之法,宪宗五年始行之,汉民科纳包银四两。俸钞之法,征钞一两。逮及世祖,其制大繁,中统元年立十路宣抚司,定户籍科差条例,户等不一(《新元史·食货志》)。就其全科户言,除两税之外,尚应出丝一斤六两四钱、包银四两、俸钞一两、丁税粟三石。若与唐代比较,其负担可谓奇重。本期徭役颇涉苛繁,对于自由企业损耗实多,然威伯(M.Weber)竟因此谓根本无自由劳动存在,亦属非是【威伯之说见其所著《社会经济史》(德文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