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宋代田赋制度及其变革

宋代田赋制度及其变革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期田赋制度,宋代无根本变动,辽、金因循宋制,元代略有改作,兹分论之。宋之田赋制,仍循前代遗规,但当长期政治俶扰之后,版籍丧失,田制纷如,所以课税标准既甚凌乱,税额负担亦失其平。迄仁宗朝,始有“方田之法”,冀对于田赋加以彻底整顿。徽宗崇宁三年,再行方田,凡二年即止。其法自金建国之初已然,历四十年至世宗大定四年复行之,经五十年后至金宣宗贞祐四年,更岁阅民田,征其赋税。

宋代田赋制度及其变革

本期田赋制度,宋代无根本变动,辽、金因循宋制,元代略有改作,兹分论之。

一、宋之田赋。

1.课税标准与税率。唐制两税以还,中经梁、唐、晋、汉、周,鲜所改革,惟群雄力战,暴敛横征,漫无定制(《容斋随笔·朱梁轻赋》及《五代史·吴越世家》所述颇详)。宋之田赋制,仍循前代遗规,但当长期政治俶扰之后,版籍丧失,田制纷如,所以课税标准既甚凌乱,税额负担亦失其平。其课税标准除遵行旧制,以土地面积为主外,因版籍丧失,土地不可复考,故有以丁口为课税标准者(如荆湖北路三十县,籍其丁口以为税额,见《宋会要》卷二九八),有以耕牛为课税标准者(如凤州梁泉,以人户见耕牛数目为准,均敷二税,见《宋会要》卷三〇〇),有以种子入土为课税标准者(如岳州,自罹火,版籍不存,逐年惟以种石收税,以种一石作七亩科敷,见《宋会要》卷二九八)。如斯之例,为土地无可覆,按时之权宜之策,在宋初久经乱离之后,其施行范围颇为广泛。

至于税率,各地所行更不一致。重者如邛蜀民田,至什税其五(《宋史·食货志》),两浙之赋最重要,每亩纳绢三尺四寸,米一斗五升二合,桑地每亩纳绢四尺八寸二分(《宋会要》卷三〇〇)。江南东西路田园分作三等,上等每亩至税钱二百文,苗米二斗二升(《宋会要》卷二九八)。又如福州,中田每亩钱四文四分、米八升,下田每亩钱三文七分、米七升四勺不等(《宋会要》卷二八三)。是为税额之最轻者。

2.田赋之收入。北宋时,北部十六州沦于契丹南宋偏安,失地尤广。其垦田面积,宋初至道中,约三百万顷,真宗天禧间约五百万顷,神宗元丰间四百六十万顷,仅当汉二分之一,唐三分之一。【按:《宋史》所记垦田之数,尝有舛误,如景德垦田只当开宝之半,治平视天禧犹绌,盖后者乃据赋租以定顷亩,而赋租实多隐蔽也。据《宋史·食货志》,惟定英宗治平间垦田无虑三千万顷,姑录以备一说。】夏秋二税之收入,北宋太宗至道末年,为七千零八十九万三千石,真宗天禧五年为六千四百五十三万石(《宋史·食货志》),神宗熙宁十年为五千二百零一万一千零二十九贯、石、匹、斤、两、领、团、条、角、竿(年)(《文献通考·田赋考》)。

3.均税之政。五代以来,丧乱相承,影响于赋税者厥有数事:一为户口逃亡,版籍丧失,征税失其依据;次为形势之户兼并、侵占、逃税居多,引起负担之不平;三为田地本身发生变动(如开垦与抛荒),而税额仍旧;四为土地所有权转移,而未经推割。因此,当时天下之田,有一亩而税数十者,有一亩而税数钱者,有善田而轻税者,有恶地而重税者(《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二四,熙宁四年六月),更有有田无税或无地有税之事(《宋史·食货志》《文献通考·田赋考》《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续通考》《宋史·刘师道传》等,对田赋不均记叙颇周)。由是负担失平,人民怨怼,而政府亦深感垦田愈广,税源益减,影响国计。均税之政,由斯以起。先是太祖时,布度田之令;太宗时有陈靖“均税策”(名为均田,实为均税,见《宋史·陈靖传》);真宗张广有“检核旷土之议”(见《玉海·卷一七六》):均未实施。迄仁宗朝,始有“方田之法”,冀对于田赋加以彻底整顿。

子、方田法。为仁宗时郭谘所创立(《宋史·郭谘传》及《玉海》)。神宗时王安石为相,重定方田法,以熙宁五年八月颁行,先行于京东路,诸路仿之,八年,神宗见吏扰民,诏罢之。至是,天下之田已见于籍者,计二百四十八万四千三百四十九顷(约当元丰天下垦田之半)。徽宗崇宁三年,再行方田,凡二年即止。其后,大观二年再行,五年复罢。总观方田之法,实行丈量土地并辨土壤优劣、田亩位置,其法颇密,惜未竟全功。

丑、经界法。南宋绍兴十三年,李椿年行“经界法”,再度施行实地丈量(《玉海》称,斯法乃吴江知县石公辙所创),先试于平江,嗣颁行于各路。经界法之设计,条理颇密,其丈量方法均与近代测量之术相通(详见《云麓漫钞》),其计算大体不谬。依经界法,民以所有田,各置坫基簿,图田之形及其亩目、四至、土地所宜,永为照应;田不入簿者,虽有契据可执,并拘入官。诸县各为坫基簿三,一留县,一送漕,一送州(《朝野杂记·甲集·经界法》)。李椿年之法行之颇遍,使人民产有常籍,田有定税,差役无词讼之繁,催税免代纳之弊,其效甚明。晦庵并师其意于光宗,绍熙元年条陈经界状(《朱子文集·卷十九》)。时婺州行经界法,所立簿册为甲册、户产簿、丁口簿、鱼鳞图与类姓簿五种,其中鱼鳞图为田赋极重要簿册,凡业主姓名、田产地段、田地四至等,俱载明之,为明代鱼鳞图册之所祖。此外,尚有丁口赋、科敷进防税、头子钱、盐米牛革税、农器税等,均属农业附加之税(参《文献通考·田赋考》《五代会要》及《宋会要》)。

二、辽之田赋。

辽立国后,渐仿宋制,立户籍,定赋役之制。兴宗重熙元年(宋仁宗天圣十年),曾检括田地以均赋役(《辽史·卷五九》),八年,重籍户赋(《辽史·萧穆传》)。辽之田地制,部分为公田,力耕公田者不输租税,沿边则置屯田。此外,佃耕在官闲田与私田者,则计亩出粟。(www.daowen.com)

三、金之田赋。

金之赋税与两税制相同,大率分田之等为九,而差次之。夏税亩取三升,秋税亩取五升,又纳秸一束,束十有五斤(《金史·食货志》),其税率视唐加倍。

金人入据中原,亦曾行括田均税之政,即所谓“通检推排”是。通检推排者,遍走阡陌,尺量田亩,整理田税,载之图册,使民有定产,产有定税,税有定籍之谓(《金史·食货志》)。其法自金建国之初已然,历四十年至世宗大定四年复行之(自后十年举行一次),经五十年后至金宣宗贞祐四年,更岁阅民田,征其赋税。此乃不定税率,岁行通检,其弊失之繁苛,非所以舒劳民也,故高汝励痛陈其害云(《金史·高汝励传》)。此外复有丁税。丁税有二,每丁粟三石,每驱丁粟二石;减半科户丁粟一石,协济户丁粟一石。

四、元之田赋。

元初,耶律楚材税法,中原以户,西域以丁,蒙古以畜群。灭金后,创“丁税”与“地税”之制。后版图日辟,因地制宜,除西域、蒙古仍旧制外,分中国为内郡与江南二区,内郡仿租庸调制,行地税与丁税之制,江南仍沿宋两税之制。

子、丁税地税制。丁税、地税之法,自太宗始行之,每丁岁科粟一石,驱丁五升,新户、驱丁各半之,老幼不与,其间有耕种者,或验其牛具之数,或验其土地之等征焉。丁税少而地税多者,纳地税;地税少而丁税多者,纳丁税。工匠、僧道验地,官吏、商贾验丁。世祖申明旧制,于是输纳之期、收受之式、关防之禁、会计之法,莫不备焉。中统以后,法令数更,于是初偏重丁税,后则分征丁税或地税,最后则丁地两者并征。在税率方面,与时俱增,在内容方面,条理益密。

丑、两税制。两税之法仍循宋制。世祖进踞中国,于江东、浙东二路行之,其余诸路则只征秋税(粮一石或钞三贯至贯七百)。至元十九年,令依宋旧例,折纳绵绢、杂物及钱钞。元贞二年,于江南各路普遍推行夏税之制,改定秋税止令输租,夏税则输木棉、布绢、丝绵等物,所输之数,视粮为差。

寅、西域赋制。西域方面,太祖以来,视阿母河以南为公产,令四子各出兵千人守河南诸城,所收赋税四子均分。宪宗初,阿母河行尚书省事阿儿浑奏请,西域赋则按贫富分则(极富者人出十的那,极贫者人出一的那),又牛马税百取一,不及百者免。宪宗报可。又畏兀儿世祖时亦规定计亩输税之制。时天下岁赋(一次统计),见于《元史》所载者如下:

天下岁入粮数一二.一一四.七〇八石;腹里二.二七一.四四九石(占总数百分之一十八点七);行省九.八四三.二五八石(占总数百分之八十一),其中河南二.五九一.二六九石(占百分之二十六),浙江四.四九四.七八三石(占百分之四十六)(《元史·食货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