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信用货币一般发生之主要原因,乃由于商业容量倾向渐大于金属货币数量,宋、元之楮币,乃自商业票据形式递变而来。此固由于金属货币通行渐久之必然结果(五代时,京师及益州商业繁荣区域,流行柜坊收受存款,发行票据流通市面),但自金属缺乏、军事需要、财政征发之意义言,尤为斯制发展之有力助因(黄金自汉末以后,其流通量渐减,五代、宋、元,国际战争频仍,现金因分散而益感不足,铜之缺乏亦然)。总之,本期纸币演进之程序,自近代货币学言,已自广义之纸币进到狭义之纸币(强制流通不兑现,为近代法币成立之条件)。
一、宋之楮币。宋代楮币,一曰“交子”,创自北宋,曰“关子”与“会子”始于南宋。交子流通于川陕,关子与会子则流通于东南诸路。
1.交子。北宋真宗时,张咏镇蜀,患铁钱重,不便贸易,设质剂之法(质剂出于《周礼》),一交一缗(即一贯),以三年为一界而换之,六十五年为二十二界,谓之交子(即每届三年收回旧券,重发新券,交替发行),以富民十六户主之。后富民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不息,转运使薛田、张若谷请置益州交子,以榷其出入,私造者禁止。仁宗从其议,界以百二十五万六千三百四十缗为额。哲宗绍圣元年,成都路漕司言,商人以交子通行于陕西,而本路乏用,请更印制,诏一界率增造十五万缗。神宗熙宁初,河东运铁钱劳费,公私苦之,二年,乃奏置交子务于潞州。徽宗崇宁三年,置京西北路专切管干通行交子所,效行川峡路立伪造法。崇宁四年,令诸路更行钱引,时钱引通行诸路,惟闽、浙、湖、广不行。大观元年,诏改四川交子务为钱引务。自用兵取湟廓、西宁,借其法以取边费,较天圣一界逾二十倍,而价逾损,及更界年新交子,一当旧者四,故更张之,以四十三界引准书放数,仍用旧印行之,使人不疑扰。自后并更为钱引,迄南宋高宗,仍交、引并行(《宋史·食货志》《宋朝事实》及《文献通考》)。综计自北宋真宗至南宋宁宗,交子施行历二百余年之久。
2.会子。南宋绍兴时,于两浙始行会子,其性质与交子同,三年一界,以钱一缗为单位,与交子同时流通。会子初行止两浙,后通行于淮浙、湖北、京西,除亭户盐本用钱,其路不通舟处,上供等钱许尽输会子,其沿流州军钱会中半,民间典卖田宅、马牛、舟车等如之,全用会子者听。孝宗隆兴元年,又造湖会,通行湖广一带,更置江州会子务。湖会之发行额,宁宗至理宗四十年间凡四次,共为一千四百余万(《宋史·食货志》)。其新旧界法,据孝宗乾道四年令,原定三年为界,以一千万贯为额,逐界造新换旧(《文献通考》)。
3.关子。南宋绍兴元年,更有关子之制,初为一种货物兑换券,后仍以钱易之。关子初行于婺州、两浙,继行于淮东、淮西、湖广各路,商贾得自由购买之,自十千至百千凡五等,商人执关子榷货务请钱,愿得茶、盐、香货、钞引者听。绍兴二十九年,印公据关子,付三路总领所淮西、湖广关子各八十万缗,淮东公据四十万缗。绍兴三十年,复出诸军见钱关子三百万缗(《宋史·高宗本纪》)。南宋末,理宗景定四年,令会子库造三色零百钱关子二千万,此乃为一种小额纸币,明年,又发行铜钱关子。度宗时,令现钱关子每贯千文折价七百七十文云。
4.交会发行额。宋楮币发行额,史无详记。仁宗时交子一界共合一百二十五万余缗,熙宁五年前,以三年一界为准,熙宁五年后,则两界并行(三年两界)共合三百余万缗。经二十年至哲宗绍圣元年,增至一百四十六万六千三百四十缗,又经约七十年,迄高宗绍兴末年,与钱引合计达四千六百四十七万二千六百八十缗(费著《楮币谱》所记甚备)。是为交子发行之大数。【按:自真宗至高宗,历一百二十余年,熙宁五年以前依三年一界计算,应有二十四界。熙宁五年以后两界并行应有十五界。】会子,东南区域自绍兴三十一年至孝宗乾道二年,前后六年间,共印二千八百余万缗,以三年一界计,平均每界得一百四十万道,其在民间者九百八十余万道。孝宗淳熙五年规定,每界增至一千万缗,两界会子行经五十年,理宗端平间增至四千一百二十万(《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两湖区域自高宗绍兴元年至理宗宝祐年间(经约百二十年),其初每界二百万缗,后增至三百万缗,此外两淮会子经常流通二百万缗,关外会子共折川钱引十五万缗,铁钱会子折钱引十万缗。而据《宋史》及《续通考》所载,则南宋理宗绍定五年,两界会子达三亿余,嘉熙四年十六及十七二界会子达五亿。
5.楮币准备与币值平衡。北宋时,发行楮币先计引数封桩本钱,常停重钱以权轻币。所谓重钱权轻币,即楮币准备金之制。其准备金之率,大抵北宋间岁造一界,备本钱三十六万缗(其准备金为百分之二九),新旧相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桩本钱》语)。迄南宋绍兴间,其制不隳,故乾道淳熙之际,会子与现钱等值(《资治通鉴》)。当楮币发行额逾量,币值贬降之时,则采用称提之法(即收回滞楮),以平衡其价。其资以称提之用者,为金银、度牒、官诰、香料等,端平间上距嘉定为时经二十六年,国库现金已渐枯竭,楮币准备与平衡之法亦废。北宋贫弱,南宋偏安,财力日竭,军旅不息,凿空为钱,天下大计仰给于纸。交子在北宋末年已渐贬值,会子在光宗、宁宗之际信用亦隳,由是会子兑换屡屡延期。盖自孝宗淳熙三年,诏第三界、四界各展限三年,淳熙七年则十八、十七界会子更不立限,永远行使。自开禧军兴【按:指金人入寇淮西】以后以十年为一界(《宋史·食货志》及《文献通考·钱币考》)。由斯以观,二界并行则楮币之数为倍加,数界并行则其所加尤繁,至是已确立不兑换楮币制度,币值剧降遂不可问矣。综计自北宋创行交子,行之百有余年,会子则与南宋相终始,行之一百五十年。于此有应特予述及者,则为对金之货币战问题,当时宋、金两国逼处,以淮河为界,阻关设险,互为封锁。金之铜颇缺乏,其铁币原不充足,故多用中国旧钱,并自造交钞易取铜钱北运,以铸造金本国货币;因此宋乃划淮南为特别区,禁铜钱运往该区行使,而易以铁钱与会子。该项会子背印付淮南州军行使,至孝宗时始弛其禁(范成大《揽辔录》)。
二、金之交钞。金缺乏铜,铸币不易。迁都汴梁后,于海陵贞元二年(宋绍兴二十四年),仿宋交子之法,制设交钞,与钱并行,以七年为限,纳旧易新(见《金史·食货志》)。金钞初行于河南,时信用颇佳,民间有以钱易钞者,世宗东巡,复行会法于辽东与河北(《金史·张享传》)。世宗大定二十八年,罢交钞七年一换之制,永久流通,至昏败时始收回更换。章宗泰和以前,交钞流通数量颇有节制,尝限其额,令与见钱相称,后渐宽其限,发行愈多,其值愈贬,值愈贬,所发益滥。政府为维持钞价起见,尝令征收课税,得一半纳钞或全部纳钞(章宗明昌元年,提刑司言,所降陕西交钞多于见钱,遂令本路榷税及诸名色钱,折交钞。官兵俸,许钱绢银钞各半之,若钱银数少,即全给交钞。见《金史·食货志》)。贞元三年七月,改交钞名为“贞元宝券”,后复屡更新名。其后发钞愈滥,钞价愈落。宣宗时,一钞仅值票面千分之一,强迫流通,竟致市肆昼闭,商旅不行。至哀宗时,钞法遂废,人民乃复以银代交钞。
三、元之钞法。宋、金以来,兼用钱钞,元世祖建国,为加强对中国政治经济管制之力起见,乃师其遗意,废止硬币,全用钞法。史称刘秉忠倡“钱阳楮阴”之说,以说世祖事,虽不经,但其意与国民经济之旨不违(《新元史·刘秉忠传》)。故元实承三百载楮币之经验,以建立其新货币制度。世祖初,王文统为相,以丝为本,而造交钞,每银五十两易丝钞一千两(银与丝钞为一与二〇之比)。物值并从丝例。是年,又造中统元宝交钞,后发行渐增,钞法渐滞,乃诏天下立平准库,以均物价,均利钞法。至元二十四年,复采叶李之言,更定钞法(叶李条画十四事,极具条理)。改造至元钞,自一贯至五十文,凡十有一等,每一贯当中统钞五贯,每花银一两入库价至元钞二贯,出库二贯五分,赤金两二十贯,赋税令并输至元钞。【按:至元钞一贯等中统钞五贯,或银半两,或金二十分之一两。】成宗立,诏诸路平准交钞库,所贮银九十三万六千九百五十两,除留十九万二千四百五十两为钞母外,余悉运至京师。中统钞行之二十八年,因发行过当,最后价格降及原值五分之一。(www.daowen.com)
武宗至大二年,以物重钞轻,从约苏之议,复颁行至大钞银,二两至二厘止,定为十三等。每两准白银一两、赤金一钱。令随路立平准行用库,买卖金银倒换昏钞,或民间丝棉布帛赴库回易,依验时估给价,金银私相买卖者禁之。仁宗立,视为乱政,诛苏约,罢至大银钞,惟保存中统及至元二钞。自元初至此,均采钞与丝银相权之制,至顺帝乃变更其制。顺帝至正十年,更行至正交钞,铸至正通宝钱,与钞相权,中统钞一贯合钱千文,至元钞则合钱五百文,惟因印造无度,故实值激降。至正十年脱脱(亦作托克托)更钞法,乃会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及集贤学士、翰林学院官共议之,学士吕思诚反对,而偰哲笃力主之,争辩甚烈。卒从偰说,更钞法以至正交钞权铜钱一千文,准至元宝钞二贯,仍铸至正通宝,以实钞法。行之未久,物价大涨,钞十锭不能易斗粟(《新元史·食货志·钞法》及《元史·食货志》)。于此可见,自中统迄至正间,俱以钞为货币,其形式虽时有变更,但制度则大致从同。其流通于帝国境内,无远弗届,故和林、畏兀儿等地,均设交钞提举司(《新元史·食货志》)。交趾岛夷,亦行钞锭(《岛夷志略》)。
元代交钞发行,鉴于宋、金覆辙,初极审慎,世祖在位期间价值稳定,后则渐致泛滥,不若前期之合度。关于元代钞券发行,钩稽各书,验其倾向,有继长增高之势:计自世祖中统元年发行额七三.三五二锭;经五载,至世祖至元二年,发行额一一六.二〇八锭;经九载,至至元十一年,发行额二四七.四四〇锭;经一十二载,至至元二十三年,发行额二.一八一.六〇〇锭;至至元二十六年,累积钞额达八.九〇〇.四五六锭。经十三载,至成宗大德六年,发行额二.〇〇〇.〇〇〇锭,累积额一〇.〇〇〇.〇〇〇锭;经八载,至武宗至大三年,发行额一.四五〇.三六八锭,累积额三六.四五九.二〇〇锭;经九载,至仁宗延祐六年,发行额一.五八〇.〇〇〇锭(以上据《元史·食货志》);经十载,至文宗天历二年,发行额一.二三二.〇〇〇锭(《元史·文宗本纪》);经八年,至顺帝至元三年,发行额三.七七〇.〇〇〇锭,累积额一三.五〇〇.〇〇〇锭;经十九年,至顺帝至正十六年,发行额六.〇〇〇.〇〇〇锭,累积额六六.〇〇〇.〇〇〇锭(《元史·顺帝本纪》)。
就发钞类别言,自世祖中统元年至至元二十四年,所发均为中统钞。自至元二十五年至武宗至大二年,所发均为至元钞。武宗至大三年所发为至大钞。自至大四年至顺帝至正元年,前后三十年间,每年至元钞与中统钞同时发行(至元钞占多,中统钞较少)。自至正十二年起至十六年间,则中统钞停发,至正钞与至元钞同时发行(至正钞较多,至元钞较少)。
故综元代所发行之钞额,总计约七七.九六五.九一八锭。更就其种类言,则至元钞最多,中统钞次之,至大钞与至正钞较少,盖前二者历年较久,而后二者为时较短也。元初,钞与金银之比价为钞十贯银一两,百贯(二锭)金一两,后钞值渐贬,至正六年时,足金每两值钞六锭,花银每两值钞三十贯。粮价初每米一石值中统钞一贯,至元钞兼行大德间,米一石值十贯(《农田余话》),至正六年,米每石四十贯,其他物价及工资等,均为相应之变动。至于末叶,京师方面钞十锭易斗粟不可得矣。
综观元代钞法,规划颇称完密,故凡主币与辅币之分别钞母【按:即准备金】之规定(中统元年令)、现金之集中(至元三十一年令)、平准库之设置等(中统四年令),俱为保证钞法实行之必要措置。此外,更设交钞提举司,以管理钞之发行,取缔金银出国,金银饰器不得自由买卖(至元十九年及至大二年令),限制交钞发行数目,颇多与近代货币学理相合,所谓度低昂为轻重,变滞涩为通便,其效显然可睹!故马端临氏云:纸币以无用为用,下免犯铜之禁,上免搜铜之苛。范济亦称元代钞法计虑得宜,官民通用,实为有据之言。惟政府直接发行楮币,极易造成凿空为钱之妄举,且缺乏健全之金融机构,更不易充分发挥货畅其流之效能,由是楮币泛滥,物价腾昂,现金隐慝,资本储蓄停顿,国民经济失常,楮币亡国,遂为史家所深诫。然平情论之,究非制度本身之过,倘能惩前毖后,加以合理改进,未始不可垂诸久远也。
【按:楮币失驭,曾引起后人甚大之反感,明邱濬尝论之,有云:所谓钞者,所费之值不过三五钱,而以售人千钱之物。呜呼!世间之物虽生于天地,然皆必资以人力,而后能成其用,其体有大小精粗,其功力有浅深,其价有多少。值而至于千钱,其体非大则精,必非一日之功所成也。乃以方尺之楮,值三五钱者而售之,可不可乎?下之人有以计取,人如是者,上之人不能禁之,固已失上之职矣,况上之人自为之钱,民初受其欺,继而畏其威,不得已而黾勉从之。行之既久,天定人胜,终莫之行(黄训皇《明名臣经济录》卷二四)。又水心叶氏曰:钱之利害有数说,古者因物,权之以钱,后世因钱,权之以物。三代各断,其国以自治,一国之物自足以供一国之用,非是天下通行不可阙之物,亦不至费心力以营之。老子曰:至治之极,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其无所用钱如此,安得不少?后世天下既为一国,虽有州县异名,而无秦、越不相知之患,南北互致,又多于前世,金钱安得不多?古者以玉为服饰,以龟为宝,以金银为币,钱只处其一,汉世犹用金银为币,宣、元以后,金币始尽,至东汉以后,黄金最少,币始专用钱,所以后世钱多。此数者,皆钱之所由多。用钱既多,制度不一,轻重、大小、厚薄皆随时变易。钱货至神之物,惟通融流转,方见其功用。今世富人,既务藏钱,而朝廷亦尽征天下钱入于王府,已入者不使之出,乃立楮于外以待之。不知钱以通行天下为利,钱虽积之甚多,与他物何异?人不究其本原,但以钱为少,只当用楮,楮行而钱益少,故不惟物不可得而见,而钱亦将不可得而见。然自古今之弊相续,至于今日,事极则变,物极则反,必须更有作新之道,但未知其法当如何变得。其决不可易者,废交子,然后可使所藏之钱复出。若夫富强之道,在于物多,物多则钱贵,少则钱贱,钱贵然后轻重可权,交易可通。今世钱至贱,钱贱由乎物少,其变通之道,非圣人不能也(《文献通考·钱考·原卷九》)。叶氏此论,颇与近人货币数量说(即据货币流通数量、交易容量与货币流通速度等因素,以解释币值之变动)相通。】
四、汇兑券。宋太祖时,有钱券,后复有盐钞,许民入钱京师,于诸州便换。其法商人入钱左藏库,先经三司投牒,乃输于库。开宝三年,置便钱务,令商人入钱,诣务陈牒给以券,仍敕诸州,凡商人赉券至,当日给付(见《宋史·食货志》)。在西北,方行钞盐互易之制,亦与汇兑相仿,足见此项汇票乃为供异地支付手段之用,其流通有一定之范围,且属官府授受,故与后世之汇票不尽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