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瓷的改进与发展历程

瓷的改进与发展历程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瓷之制起于唐代,至宋而大加改进。其改进分别观之,首见于瓷胎。瓷胎者,碾石为粉,研之使细,抟以成坯。上者称浆胎,乃撷瓷粉之精液澄之使清,融成泥浆以制坯胎,质轻而松。更有一种混合五色之釉,若云蒸霞蔚,故曰云釉。至宋末而彩瓷大作。其白色瓷釉,有如泪痕,制作最佳,俗称“粉定”。尚有景德窑,宋真宗景德间建,在九江称景德镇。蜀瓷亦有佳名,成都东南之琉璃厂瓷器,现存于华西大学博物馆者,足与定、建、龙泉媲美。

瓷的改进与发展历程

瓷之制起于唐代,至宋而大加改进。宋代之瓷,其瓷质、形胎、彩色、花纹等,均远迈唐代,足为机械技术与化学技术进步之综合表征。其改进分别观之,首见于瓷胎。瓷胎者,碾石为粉,研之使细,抟以成坯。其质粗细各别,因品而异。上者称浆胎,乃撷瓷粉之精液澄之使清,融成泥浆以制坯胎,质轻而松。以次为瓷胎、缸胎、石胎、铁胎等,渐见厚重。其最胜者曰脱胎,薄若卵壳,见釉而不见胎,质半透明,能映见手指螺纹,巧夺造化。瓷胎质中和以沉香、藏香,釉不全施,骨胎稍露,异香喷溢,号称香瓷。

制瓷上釉,通常用吹釉与蘸釉二法。前者以管嘘釉反复数遍,其釉层较薄。后者以器入釉缸荡匀,厚若堆脂。其釉之名贵者曰宝石釉,明如镜,润如玉,殷红若鸡血。更有一种混合五色之釉,若云蒸霞蔚,故曰云釉。由是可见,宋代制瓷自形质言,研炼极精,故莹润无比。自色彩言,宋以前瓷尚青,间亦着色(陆羽《茶经》云:瓯越器青,寿州瓷色黄,洪州瓷色褐)。至宋末而彩瓷大作。自花绘言,宋以前瓷花之佚丽者鲜见,宋瓷则粉定雕花,穷妍极丽,几于鬼斧神工!惟至元代政治荒暗,瓷亦凌替,制作拙陋,几返于土缶钘羹矣!

全国主要瓷产区为河南之汴京、郑州、汝州、均州、许州、邓州、洛阳,河北之定州、磁州,山西之霍州、平阳,陕西之白水、耀州,淮南北之泗州、宣州、宿州、萧县,四川之成都(琉璃厂)、重庆(黄桷垭),浙江之杭州、余杭、余姚、象山、丽水、龙泉,江西之景德、浮梁、南丰、吉州,福建之建阳、德化,湖南之岳州,广东之肇庆等。宋代名窑有五:称为柴、汝、官、哥、定。柴窑在郑州,为周世宗所建,其瓷以“雨过天青”著名(相传窑建之顷,请器式,世宗语云: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作将来。遂以驰名)。汝窑北宋所建,在汝州,为青瓷窑。土细润如铜,釉莹厚若堆脂。官窑为徽宗政和间所建,在汴京城外,瓷质细润,胎薄色青,带粉红。哥窑宋初有声,在处州龙泉县,当地章姓哥弟二人所建,土质细紫,胎薄色青。定窑亦建于北宋初年,在定州,土脉细腻,质薄有光,素凸花、画花、印花、绣花等类。其白色瓷釉,有如泪痕,制作最佳,俗称“粉定”。尚有景德窑,宋真宗景德间建,在九江称景德镇。瓷质薄腻,光致茂美,驰名中国。上述诸窑之外,复有禹州之均窑,山西之平阳窑,西安耀州之耀窑,河北磁州之磁窑,福建之建窑,广东肇县之广窑等,遍布全国。当时施釉与色间用朱砂玛瑙等,故品质极优。元代新建之窑有枢密府窑,河南之湖田窑,霍州之彭窑,洛阳之洛京窑,江西南丰之南丰窑,关中之关中窑等(参考权柏华《古瓷考略》)。蜀瓷亦有佳名,成都东南之琉璃厂瓷器,现存于华西大学博物馆者,足与定、建、龙泉媲美。此外,大邑之瓷,亦见杜甫诗咏:大邑烧窑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又蜀王建报朱梁信物有金棱碗。致语云:金棱含宝碗之光,秘色抱青瓷之响。(www.daowen.com)

宋元之陶,大概分官窑与民窑。官窑设官监制,以进宫廷备赏赉,不计成本,故多名品,蜚声万国。民窑出品销售国内外者,为当代贸易大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