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三国时期的屯田制及其对农业经济的影响

三国时期的屯田制及其对农业经济的影响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构成本期农业经济特质之一者,首为三国“屯田制”,亦可称为当代之封建国营农庄。由是,屯田制度乃应运产生。三国屯田之另一基础,厥为田地公有,时承大乱之后,田主死徙,农民散亡,旧时完整之私有田地摧毁颇剧,大量田地遂归执军大权者所占有。夷考三国屯田之沿革,当溯源于公孙瓒在河北之屯田。而当时屯田之客观条件益臻成熟,遂创为大规模之屯田制。

三国时期的屯田制及其对农业经济的影响

构成本期农业经济特质之一者,首为三国屯田制”,亦可称为当代之封建国营农庄。考国营农庄在西汉时已肇其端。《史记·平准书》云:水衡、少府、太仆、大农各置农官,往往即郡县比没入田田之,是为政府设置农官,经营公田之例。《盐铁论》亦云:县官开园池、总山海,致利以助贡赋,修沟渠,立诸农,广田收,盛苑囿,太仆、水衡、少府、大农,岁课诸入田牧之利,池籞之假,及北边置任田官,以赡诸用。于此可见,汉武帝时,在京畿及郡县,设立国营农庄之事,而西域国防线上之屯田尚不计入。据《汉书·卷十九》有农监、都水、农都尉等职,《汉书·昭帝纪》有稻田使者,似均为汉代国营农庄之官。不过汉之农庄就当时全部经济言,其地位尚不重要。汉末之乱,以当时政治重镇之北方受祸为最烈。原来多数农民之基本要求乃为田地,但经过长期争战之后,壮者散之四方,老弱转乎沟壑。而农民中之转从军旅者,死亡众多,一切旧有之农业建设,更因战争而破坏,由是反形成人少田多、农地荒芜之现象。当此之时,如战事停止,大局粗安(如西汉初期),则可释甲弭兵,汰军队,复农业,此为历史上恒有之例。但三国虽当汉末大乱之余,而三雄鼎峙,兵戈不息,缺乏此种和平条件。且自汉末以来,经济破坏最甚之地,即为中原农业奥区所在,如魏之领域大部即属如此。由是,屯田制度乃应运产生。此制度含有浓厚之军事意味,并使农业之私人田租消灭。

三国屯田之另一基础,厥为田地公有,时承大乱之后,田主死徙,农民散亡,旧时完整之私有田地摧毁颇剧,大量田地遂归执军大权者所占有。而当局用政治手段向权势之家所没收之田地,亦自不少。故司马朗云:今承大乱之后,民人分散,土业无主,皆为公田。(《魏志·卷十五》)此等大量田地,既为当时新起之军帅所占有,借以供养士兵作战之资源,所以当时施行屯田制区域之田地,所有权关系已较汉代大有变动。

夷考三国屯田之沿革,当溯源于公孙瓒在河北之屯田。献帝时,公孙瓒据河北,因岁歉,试为屯田以资军需,实为三国屯田之先导(王粲《英雄记》记其事云:幽州岁岁不登,人相食,有蝗旱之灾,人始知采稆,以枣椹为粮,谷一石十万钱,公孙伯圭开置屯田,稍稍得自供给。见《太平御览·卷三十五引》)。公孙既开其端,曹魏继之,籍强者为兵,授地屯田;弱者为民,供应课役。而当时屯田之客观条件益臻成熟,遂创为大规模之屯田制。兹就屯田发生经过、分布地域、屯田组织及管理田租规定等,择要论之。

北方之屯田,始于建安元年,时曹操专政,欲经略四方,苦军食不足,羽林监枣袛建议置屯田。建安元年,乃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于是州郡例置田官(《三国志·武帝纪》注引《魏书》)。自建安元年以后,各郡国先后开置屯田者,有许昌、襄城、扬州、淮北、淮南汉中、长安、上邽、颍川、魏邺、弘汲郡、河内、河东、沛谯、洛阳、秦州等处,当时主持屯田之策者为枣袛(曾任屯田都尉)、韩浩,继之者有任峻(曾任典农中郎将)与邓艾,而邓艾尤负盛名。艾出身汝南,为农民养犊,后为稻田守丛草吏,升为典农纲纪,及其领军修治备守,积谷强兵,身被乌衣,手执耒耜,以率将士(《魏志·卷二十八》)。故艾为三国后期屯田之杰出人物(关于各郡屯田,可参看《魏志》任峻、贾逵、傅玄、邓艾、袁涣、仓慈、国渊等传及《三国职官表》)。

当时军屯之大者,为邓艾经营之淮河大农庄,史引其计划该农场之言云:艾以为昔破黄巾,因为屯田,积谷于许都以制四方,今三隅已定,事在淮南,每大军征举,运兵过半,功费巨亿,以为大役,陈蔡之间,土下田良,可省许昌左右诸稻田,并水东下。今淮北屯二万人,淮南屯三万人,十二分休,常有四万人,且佃且守,水丰,常收三倍于西,计除众费,岁完五百万斛以为军资,六七年间,可积三千万余斛于淮上,此则十万之众五年食也(《魏志·卷二十八》)。此计划,后见诸实施,由是北临淮水,自钟离而南,横石以西,尽沘水四百余里。五里置一营,每营六十人,且佃且守,兼修广淮阳、百尺二渠,上引河流,下通淮、颍,大治诸陂于颍南、颍北,穿渠三百余里,溉田二万顷,淮南、淮北皆相连接,自寿春至京师,农官兵田,鸡犬之声,阡陌相属(《晋书·卷二十六》)。淮河农庄经营确有优良之成绩,每东南有事,大军兴众,泛舟而下,达于江淮,资食有储,而无水害,艾所建也(《魏志·卷二十八》)。

魏时于郡县遍设农官,有典农中郎将,秩二千石;典农校尉,秩比二千石;典农都尉,秩六百石或四百石(《续汉书·百官志·注》)。典农中郎将及典农校尉有直隶大司农者,亦有为太守兼领者。【按:《晋书·卷四十七》:玄再迁弘农太守,领典农校尉。《魏志·卷二十三》:文帝即帝位,为侍中,顷之,拜驸马都尉,领河东太守,典农中郎将。《魏志·卷二十三》注引《魏略》,谓黄朗迁襄城,典农中郎将。】典农都尉则分布各县,其下更有典农纲纪、掌犊人、稻田守丛草吏等职(《魏志·卷二十八》)。(www.daowen.com)

当时屯田,分“军屯”与“民屯”二类。军屯为一种且战且守之农庄,而民屯为政府以公地募民佃耕,农产物以一定之比例交纳佃租,前所述之屯田如谯、上邽、酒泉、盐池等地屯田属之。民屯虽为自由应募,但亦有强迫移民充之者。至军屯之基本组织,魏制六十人为一营,晋制五十人为一屯田,置司马(《晋书·卷二十六》)。民屯即募民为佃客(时称“田卒”或“屯田客”),依魏制屯田可免徭役,屯田租率通常视佃作者之生产力而定。据《晋书》记载,自备牛者所得较多,为百分之五十,用官牛者所得较少,为官六佃四之比例。

蜀吴之屯田多在国境之上。《吴志·卷五十一》云:淮南滨江屯候皆撤兵远徙,徐、泗、江、淮之地,不居者各数百里。《蜀志·卷三十五》云:亮分兵屯田于渭滨。分言之:

蜀之屯田集于汉中(《三国职官表》)与渭滨一带(《蜀志·卷三十五》),姜维亦屯耕于沓中(《蜀志·卷四十四》),专司其事者有都农之官(见《蜀志·卷四十四》《三国志·卷三十九》及《三国职官表》)。

吴之屯田,分布长江下游两岸之毗陵、江北、句容诸处。赤乌中诸郡出部伍,新都都尉陈表,吴郡都尉顾承,各率所领人会佃毗陵,男女各数万口,表病死,权以诸葛融代表(《吴志·诸葛瑾传》注引《吴书》)。青龙三年春,孙权兵数千,佃于江北(《三国志·魏满宠传》)。赤乌八年八月大赦,遣校尉陈勋将屯田及作士三万人凿句容中道,自小淇至云阳西城,以通吴会船舰,号破岗渎,上下一十四埭,通会市,作邸阁(《建康实录·卷二》),吴亦置典农都尉之官(见《吴志·卷六十五·华覈传》)。

三国屯田制度实为一代特色,政府财政依之为挹注。故史称曹操所在积谷,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遂兼灭群贼,克平天下(《三国志·武帝纪》注引《魏书》)。此从屯田事业解释政治优势,其意义之重大可以概见,方之于古,亦可称为农战政策之新运用。唯此际农业经营,乃偏于粗放耕作,盖受人口密度之条件所限制。但屯田之形成,原有其客观条件,一旦客观条件消失(乃指军事渐告结束,田地大事垦辟,过去多量田地从公有,复为新兴之军吏所占据),以及土地买卖之盛行,均为促成屯田制崩溃之动因。同时屯政经久弊生,日趋腐败,大规模粗放经营反不及小农集约经营之效力。综此诸因素,所以至魏之末期,遂正式公告取消屯田制。当陈留王奂咸熙元年,罢屯田官以均政役,诸典农皆为太守,都尉皆为令长(《魏志·卷四》)。此乃魏亡前一年事,自是以后,屯田制遂中落(西晋泰始五年,羊祜屯田石城,六年,司马骏屯田关中东晋义熙十二年,刘裕屯田芍陂,齐建元间犹存。梁天监中,裴邃屯田竟陵、梁、秦等州,但均无足重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