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古代货币制度演变:从殷商贝币到珠玉、黄金、刀布三级货币制度

中国古代货币制度演变:从殷商贝币到珠玉、黄金、刀布三级货币制度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殷用贝币尚不失物品货币之本色,西周通用金属铸币亦尚未形成一种确定制度,至春秋以后交易之量渐广,故支付之工具品类亦随之增加,由是逐渐造成一种三级货币制度,此即珠玉为上币,黄金为中币,刀布为下币。春秋间珠玉为饰品,所谓随侯之珠,夜光之璧,均称极品。一斤等于十六两,又称一金。刀布为初期之铜铸货币,后则并为圜钱。

中国古代货币制度演变:从殷商贝币到珠玉、黄金、刀布三级货币制度

春秋战国间工商业之进步已渐渐逼近国民经济之前夕,而在财货交易方面足以表达此种进步者更当考察当代之货币信用。殷用贝币尚不失物品货币之本色,西周通用金属铸币亦尚未形成一种确定制度,至春秋以后交易之量渐广,故支付之工具品类亦随之增加,由是逐渐造成一种三级货币制度,此即珠玉为上币,黄金为中币,刀布为下币(见《管子·国蓄》篇)。而黄金与刀布应用尤广。故《管子》云:黄金刀币民之通施也。兹就三者分别论列如次:

一、珠玉。春秋间珠玉为饰品,所谓随侯之珠,夜光之璧,均称极品。大抵珠玉之大者则作瑞信之物,或供装饰之用(《楚辞·招魂》云:翡翠珠被),其小者则用以流通。珠之用或以颗(后代衡量之铢或源于珠),或以串。玉在殷时即为珍品,甲骨文中有锡玉之文(《殷墟书契后编》上二六、一五)。周代玉之小者以瑴为单位,瑴亦作珏,双玉也(王国维云:珏甲骨文作丰,《说文解字》“玉”象三玉之连,丨,其贯也)。《左传·卷十七》云:纳玉于王与晋侯皆十瑴。《国语·鲁语》云:行玉二十瑴。皆以玉为币之证。

二、黄金。古以五色辨金属,以黄金居首,以其久狸不生衣(不锈涩也),百炼不轻,从革不违(即可延展也)。黄金之用甚早,盖纯金存在于石英脉或金矿脉中,往往因风化及水流侵蚀作用自然呈露于地面,故采集颇易。周金文中常有锡金或赐金之文,如《禽簋铭》(成王时器)云:王锡金百寽(同爰,重六两)。《汉书》称金之另一单位曰斤,太公为周立九府圜法,黄金方寸而重一斤(《汉书·卷二十四》)。一斤等于十六两,又称一金。其另一单位称镒,重二十四两,周穆王曾赐赤乌氏黄金四十镒(《穆天子传·卷二》)。可知黄金有三种单位,且依次而增重。惟西周黄金之流通量不多,春秋之时其量渐有所增益。以黄金流通量言之,春秋时个人授受通常不过数十镒。如《国语》称公子夷吾赂公子挚黄金四十镒(《晋语》)。迄于战国则黄金流通量激增,《战国策》所记个人间之授受恒有千镒万镒者。如秦攻齐令有人能得齐王头者赐金千镒(《齐策》),赵王赐苏秦黄金万镒(《秦策》),苏代献黄金千镒(《燕策》),其他类此者尚多。是其量自二万四千两至二十四万两(周衡制较今制为小)。黄金之用既广,故战国时通都大邑有鬻金之所(《吕氏春秋·去宥》篇)。且黄金已为国际通用之币,各国货币以黄金为换算标准,《管子》所谓令疾则黄金重,令徐则黄金轻,高下中币(黄金)而制上下(上币珠玉,下币刀布)之用(《地数》篇)。可见直接控制黄金,间接即可以操纵各国之珠玉刀布之价格。(www.daowen.com)

【按:近人颇有致疑于春秋以来黄金流通之量过多,因谓当代所用黄金乃指铜而言,盖据《博物志》云:古言金或赤金皆指铜,言黄金者乃今日之黄金。但考之《战国策》、“诸子”、《史记》所记,其称金者皆属黄金,如西周君予冯且金三十斤(《战国策·东周策》),齐王馈孟子兼金百镒(《孟子》),耕柱子遗墨子十金(《墨子·耕柱》篇),孟尝君家富累万金(《史记·卷七十五》)。至于《管子》各篇有时明言黄金,如《去疆》《权修》篇是;有时则泛称金而实为黄金,如《轻重》篇是。由此可证春秋战国流通黄金之量确较后代为多。《管子》数称汝汉之金,证之今日,尚知其不谬。】

三、刀布。刀布为初期之铜铸货币,后则并为圜钱。史称周人谓之布,齐人莒人谓之刀(《汉书·食货志》)。而自太公立九府圜法后,至战国时则通用圜钱。【按:罗马铸钱始于公元前578年,即周简王八年。】周代货币留传于今日者,其似刀形者称刀布(如明刀、墨刀、莒刀),似铲形者称铲布(魏货),其圆周方孔者谓之圜钱(如燕货)。其铸造既非一国,故其衡量亦异,或以铢,或以斤,或以两,且各书明铸造之国,后因事实上之便利,刀布渐废,而圜钱独行。东周以后,钱遂为铸币之通称(《国语·卷三》记周景王二十一年有铸钱之事)。当时之钱以个为单位,其群体单位为襁(《管子·国蓄第七十三》云:籴釜十襁,言粟一釜值十襁也。《汉书》云:藏襁千万,襁,即后世之缗或贯)。至于钱之流通量则以千万计,如《管子》书称齐令中大夫载钱二千万求生鹿于楚(《管子》)。《史记》称邺三老、廷掾用钱二三十万为河伯娶妇(《史记·滑稽列传》)。民国二十六年(1937)河南出土东周时代之铜铸货币盈千累万,可资实证(币存河南博物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