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蚕桑的历史与文化探析》

《蚕桑的历史与文化探析》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蚕桑在殷代以前发生,本期已有进步,甲骨文中桑字凡三见,作形。甲骨文有“蚕示”(同祀)之文、“我受桑年”之文。因蚕事而考察丝:甲骨文丝,象束丝之状,两端为绪,形式甚整。周代记桑蚕之文颇多,如《诗经·七月》云:爰采柔桑。战国时荀卿述蚕之生活极为逼真。

《蚕桑的历史与文化探析》

蚕桑在殷代以前发生,本期已有进步,甲骨文中桑字凡三见,作形。丝及从丝之字凡八见。当时蚕政颇为重要。甲骨文有“蚕示”(同祀)之文(《殷墟书契后编》)、“我受桑年”之文(刘鹗《铁云藏龟》)。《竹书纪年》及《吕氏春秋·顺民》篇均载汤因旱而祷雨于桑林。因蚕事而考察丝:甲骨文丝,象束丝之状,两端为绪,形式甚整。又幽作,谓焙而缫之,表明缫丝术之进步。甲骨文中有帛字,是已有丝织品之证。此外尚有衣、裘、幕、斿、旒等,是皮毛及其他纤维物,已肇其端。惜关于全般纤维纺织手工业,史无明文记载。《管子》书中,虽有亳女士文绣之说,但此传说,是否可信,尚难肯定。周代记桑蚕之文颇多,如《诗经·七月》云:爰采柔桑。又云:彻彼桑土。《东山》云:蜎蜎者蠋,烝在桑野。《毛诗》云:蠋,桑虫也。蚕之种类不一,有食桑叶者,《尔雅》云蟓,桑茧,是也;有食樗叶、棘叶、栾叶者,《尔雅》云雠由,樗茧、棘茧、栾茧是也;有食萧叶者,《尔雅》云蚢,萧茧是也。郝懿行疏又有椒茧、柞茧、紫苏茧,谓野蚕随树食叶,皆能为茧。战国时荀卿述蚕之生活极为逼真。荀卿《蚕赋》云:有物于此,倮倮兮其状,屡化如神,功被天下,为万世文,……冬伏而夏游,食桑而吐丝,前乱而后治,夏生而恶暑,喜湿而恶雨,蛹以为母,蛾以为父,三俯三起,事乃大已。夫是之谓蚕理(《荀子·赋》篇)。此赋与《礼赋》《知赋》并列。故视蚕极重要。

蚕丝织成之物有绉(《诗经·鄘风·君子偕老》)、绣(《诗经·唐风·扬之水》)、织文鸟章(《小雅·六月》)、绂(《易·困卦》)、、纨、织文、织贝、纤缟、玄组(《禹贡》)等。同时亦有用麻葛等绩布(见《诗经·东门之池》《葛覃》等篇什)与(《禹贡》)者,或用兽皮为羔裘(《诗经·羔裘》)、狐裘(《诗经·七月》),或以熊罴虎豹之皮为服物者(《诗经·韩奕》及《禹贡》)。织布之技术其进化亦经种种阶段,原始人用树枝编篱以避风雨,同时或亦略知编成筐笥草席,既明经纬错综之理,遂晓用线织布之道。(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