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改革开放进程回顾

中国改革开放进程回顾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的经济模式转换已经进行了近20年。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特别是实行特区,在中国的改革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体制的改革是在两大领域的先行改革推进下启动的。在中国出现了一个大改革、大开放的热潮,并由此促使国民经济大发展。这一场对中国50年代形成的传统体制的大改革,在量变的积累中实现了局部质变。实践表明中国采取稳健的体制转型路线与方法是正确的。

中国改革开放进程回顾

中国的经济模式转换已经进行了近20年。1978~1984年改革拉开序幕,1984~1991年是改革的初始阶段,1992年以来是改革进一步深化和全面推进阶段。19年来改革的道路并不平坦,遇到许多困难,也付出一些学费,但总的说来,整个改革过程是有序地向前推进,健康地发展。改革的渐进性是有序性的重要条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进行改革的方针。1978年底到1983年,改革在农村拉开序幕,实行了农产品调价,采取多种经营和集市贸易等措施,改革的中心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过1979年以来在四川、安徽的试点和逐步扩大,演变为1982、1983年全国范围内家庭联产承包化的农村改革,1984年底,全国有1.8亿农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98%)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这一改革废止了在农村实行多年的僵硬的计划体制,在土地集体所有制基础上,使亿万农民成为自主进行商品生产的市场主体。

农村经济市场化的发展,使按市场方式营运的乡镇企业自发地产生。尽管乡镇企业在占统治的计划体制的束缚下历尽艰辛,但这一市场经济的要素,却表现出充沛的活力,冲破了重重行政障碍,在一些地区——首先在东南沿海地区——“异军突起”。此后,由于政府的提倡,而在全国各地普遍地发展起来,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要素。

农村经济的市场化,启动了城市经济的市场化,1984年开始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其主要内容是:(1)赋予企业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权力和责任,以增强企业的活力;(2)改革价格体系,适当放开价格,形成市场机制,增强和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与此同时,改革和削弱用行政力量配置资源的计划体制;(3)改革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实行政企职责分开,简政放权,减少政府对企业活动的干预,着眼于宏观调控;(4)其他经济领域的改革。

城市改革经历了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对于国有企业如何改革,价格如何放开,这两大初始改革的目标和方法是什么,不可能一下子就弄得清楚。改革措施也一再变化,例如国有企业改革就经历了扩大自主权,两步利改税,全面实行承包制,转换机制等阶段。价格放开,有时表现出行动迟缓,有时又想跨大步。但是改革始终是以企业搞活和价格放开为中心,大方向是正确的,步伐是稳健的,市场体制的要素与机制逐步引入,传统的计划体制的要素和机制逐步被削弱和取代。80年代,是中国经济体制一步步变革,活力逐步增强的时期,尽管两种体制并存和摩擦带来了经济运行的诸多矛盾,出现过三度通胀,发生过生产的较大起落,但是GDP平均年增9%,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表明改革的发展是健康的。(www.daowen.com)

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特别是实行特区,在中国的改革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实行对外开放,不仅引进了资金、技术,而且引进了现代的科学管理,带来了观念的更新。经济特区是对外开放的先行区域和“窗口”,全面改革的试验田,它不仅积累了引进外资,搞好“三资”企业的经验,而且也提供了城市全面改革的经验。经济特区发挥了强劲的辐射作用,它带动了沿海与内陆地区的开放和国有经济的改革。中国传统体制的改革是在两大领域的先行改革推进下启动的。这两大领域的改革,一是农村改革,另一个就是特区与沿海地区的改革。

1992年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根据小平同志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以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为改革的目标模式,从此,改革的方向更加明确,改革的基本道路、方法也更加清楚。在中国出现了一个大改革、大开放的热潮,并由此促使国民经济大发展。由于出现某些经济过热,物价一度增长幅度过大,1993~1996年进行了一轮加强宏观调控,着力解决、抑制通胀。1993~1996年间的加强宏观调控的可贵经验是:把实行适度紧缩和深化改革结合起来,制定和坚持“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保持稳定”的方针,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在试点中取得了经验,“三改一加强”“抓大”“放小”,国有经济战略性的改组等方针不断地得到落实,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和组建大集团,取得成果,一批国有明星企业在改革中已经表现出它的活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此外,大部分商品的价格已经放开和在市场竞争中形成,市场机制日益成为配置资源的主要力量。财税、劳动、商业、物资、银行外汇等方面的配套改革也在向前推进,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也在由直接管理企业,向进行宏观调控转换。

中国改革经过1979~1983年的序幕,1984年以后向计划体制核心部分推进,以及1992年后的改革步伐的加快,在模式转换中迈出了重要的步子。就当前来说,可以说传统的计划体制在很大程度上让渡于市场体制,市场机制已经开始起着国民经济——除了价格尚未放开,直接的计划管理尚未改革的部分领域——的基本调节者的作用。近20年的改革,尽管步伐有时快有时慢,但却是向着经济市场化、国际化的方向不断迈步前进,使市场体制的框架初步形成。这一场对中国50年代形成的传统体制的大改革,在量变的积累中实现了局部质变。新体制在大范围内日益取代旧体制,使中国经济活力明显增大,它表现在1993~1996年,尽管进行了经济紧缩,物价增幅下降到1996年的6.1%,但是经济增长仍然保持9%以上的高增长,宏观经济运行平稳。实践表明中国采取稳健的体制转型路线与方法是正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