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资金供应制,在于实行资金商品化和利率市场化,这是金融改革的主题,也是一项牵涉经济全局的深刻的改革,需要各个方面的改革配套进行。这一改革不可能一蹴而成,但是需要加快步伐。
就当前来说,实行利率市场化,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按资金供求状况部分实行浮动利率,开始时利率浮动幅度可小一点,然后逐步扩大浮动幅度。第二步是随着改革的发展,取消浮动利率的上下限,全面放开利率。利率完全市场化所需条件有:(1)各种价格先行放开,各行各业在资金市场的竞争中处于同一起跑线上。(2)企业改革先行到位,企业通过经营机制的转换,在硬预算约束基础上强化自我约束,从而能抑制其资金饥渴,消除内生投资消费需求膨胀。(3)各种金融机构的发育与经营的完善,资金筹集与供应功能的大力强化,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资金供求的利率弹性提高。(4)外资的引进,使资金价格突破国界和区域界线。
强化人民银行的宏观调控功能是实行利率市场化的重要条件。人民银行要采用间接调控的方法,即运用公开市场、再贴现、法定准备金等手段,调控和影响资金供求。
为了形成利率—资金的市场运行机制,还必须改革现行的专业银行体制。目前我国专业银行行使部分中央银行职能,人民银行又承担对企业发放贷款(专项贷款)的专业银行职能,这种将政策性业务与经营性业务混为一体的金融体制,使专业银行不能从事货币资金的企业化经营,而专业银行是使银行信贷直接反映市场利率变动的组织前提。
把专业银行建成专门从事货币资金营运的商业银行,可以采取如下步骤:第一步,在现有专业银行的基础上,对政策性信贷和经营性信贷进行界定,然后实行分户管理,分别核算。第二步,专业银行减少对政策性信贷的投放,逐步将政策信贷业务归集到新建的投资银行等政策金融机构。专业银行对经营性信贷实行自主经营,资金自求平衡的经营方针。第三步,国家对专业银行的资产进行界定,逐步建立以股份形式为主体的商业机构,真正建立一批能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金融实体。(www.daowen.com)
金融体制面临着一场深刻的变革,80年代金融领域以引进资金市场运行机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方向无疑是正确的。但是改革一度步履维艰,未能深入发展,即使在当前,金融改革仍然因为金融宏观调整和防止通货膨胀的艰巨任务而受到许多制约,但是,只要理论认识明确,措施得当,金融改革仍然可以迈出大的步子。理论认识的重要之点,我认为,在于进一步明确:市场经济中资金是商品,资金商品化,利率市场化,就是发展社会主义金融的必由之路。
【注释】
[1]原载《投资与合作》1993年第5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