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市场与计划的完美结合:完善计划机制

市场与计划的完美结合:完善计划机制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见,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不是要否定与削弱计划功能,在理论上走向另一个极端,而是仍要使市场与计划相结合,使计划渗透于市场,做到二者的互相补充,相得益彰。社会主义市场,有可能使计划在更大范围和程度上与市场机制相结合,能否有效地发挥计划的功能,关系到国民经济能否协调、稳定、持续地发展,甚至可以说,关系到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败。

市场与计划的完美结合:完善计划机制

像市场经济包容有计划一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必要和有可能更加广泛、更加有效地发挥计划的功能。

第一,市场经济固有的特征是经济运行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因为它是靠“看不见的手”,而且是“不断变化的手势”来指向,是由自发性的市场机制来进行调节,是通过经常出现的价格波动和经济不均衡来实现均衡的。因而市场调节的运行机制本身蕴含着出现价格大波动、产销脱节、结构失衡的可能性。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深化的条件下,上述经济运行的盲目性表现为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正是因此,现代市场经济就是借助于引进某种计划机制,借助于政府的调控作用来制衡经济运行的无政府性和缓解危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也会存在经济运行的自发性和盲目性,也会带来经济的失衡。特别是在主观指导发生失误和经济发展过热的情况下,还会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较多企业破产、大量失业等现象。中国现阶段的经济条件下,农村是在联产承包制下实行细小家庭农户的分散经营,此外是大量的乡镇(村)办的企业,国营企业除了大中型企业而外,绝大多数规模不大。因而企业规模小,数量多,分散性强,一旦实行企业面向市场,独立决策,由市场机制调节,经济活动的盲目性更将是十分突出的现象,这就需要发挥计划的功能,切实有效地制衡经济活动的盲目性,实现国民经济内在的协调性,运行的有序性和增长的稳定性。

第二,市场调节绝非万能。市场调节更主要是一种短期利益驱动,它往往促使“短、平、快”的发展,但对投资大、周期长、预期利润小,而又关系社会经济长期发展的建设项目,则难以促进其发展。对非营利性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市场机制的调节是缺乏效果的,而必须依靠计划机制。(www.daowen.com)

第三,市场经济实行由一个个企业分散决策,自主经营,自行积累,这是一种分散型的生产与积累模式,其扩大再生产的规模是有限制的。当然市场经济借助于自主的经济联合,也能实现资金集中和生产集中,但是它毕竟要经历一个企业资金自主的原始积累的漫长过程。而依靠计划机制,通过发挥国家财政和政府筹资的功能,以及组织、扶持重点企业的功能,就可以实现集中财力、物力和人力办几件大事,在短时期内建立起大工业基础和发展像航天原子能、核潜艇、超导、生物工程等尖端科技部门,实现经济的“超越”发展。可以说,亚洲的新兴国家和世界一些发展中国家二战后所取得的令人瞩目的发展,在于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不同程度地利用了计划的功能。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的基础还较薄弱,前十年的经济发展中,农业、工业的基础部门、基础设施、新兴科技等部门的发展不足,甚至成为制约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这一切表明,为了加强基础,保证重点,优化结构,解除“瓶颈”,需要发挥计划的功能办好几件大事。

可见,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不是要否定与削弱计划功能,在理论上走向另一个极端,而是仍要使市场与计划相结合,使计划渗透于市场,做到二者的互相补充,相得益彰。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理论上明确指令性计划和市场经济体制是不能兼容的,要改革计划方法,不再搞无所不包的中央计划,而是计划协调总量,管好宏观,对企业实行指导性计划,主要利用经济杠杆进行引导,使计划指导和企业的自主决策相结合,建立一种适应于市场经济本性的计划机制。这就是:计划→政府→市场→企业的计划传导和经济运行方式。社会主义市场,有可能使计划在更大范围和程度上与市场机制相结合,能否有效地发挥计划的功能,关系到国民经济能否协调、稳定、持续地发展,甚至可以说,关系到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念的提出,使人们明确计划是包容于市场经济构架之中,是以经济杠杆来引导,以企业自主决策为基础,我们应该根据这些原则,来重构计划机制,使它与市场机制有机地结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