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国家调控方式与计划机制的革新

国家调控方式与计划机制的革新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计划化过程的上述内在机制表明,市场机制乃是实现计划的经济工具。传统的计划体制是依靠行政手段,依靠指令进行强制的协调,因而这种计划化模式是以国家强制为基础,实质上把计划化作为行政性的机制与过程。为了实现对国民经济的计划指导,人们不能单纯地依靠行政性的计划机制,而必须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作用。

国家调控方式与计划机制的革新

在我国的传统的经济体制下,实行国家的直接调控,国家采取无所不包的指令性计划,依靠行政强制力来约束和干预企业的活动,使之从属于中央计划要求。这种计划管理方式压制与排斥市场作用,但并不能确保国民经济基本比例的协调。为了真正实现计划与市场的结合,必须改革国家的调控方式,把直接调控为主转变为间接调控为主。

间接调控,简言之,就是国家调控市场参数,市场参数影响企业(和个人)行为,其实质是把国家的计划指导、调节与管理,立足于市场机制的基础之上。实行间接调控,国家不再采用单一的行政性手段,通过指令性计划直接地控制企业的活动,而是借助于指导性计划把计划置于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的基础之上。例如国家制定扶持某一部门的经济政策,通过提高该部门产品的价格,其结果是:价格的提高引起生产的增长,即p1—y1;国家采取税收政策,降低某一部门的所得税,使该部门在现行价格下能享有更大的自留利润,引起生产的增长,即r2—y2;国家采取信贷政策,给某一部门以优惠利率,也引起该部门生产的增长,即z3—y3。上述场合,计划化的全过程是:国家计划机制(计划制订与用来贯彻计划而采取的经济政策与经济杠杆)+市场调节机制,可简写为。在上述公式中,A—M表现为国家调控市场参数属于计划机制,而后者又采取两种方式:(1)用行政手段直接形成市场参数,例如实行国家定价,国家确定利息率,规定信贷规模等;(2)用经济方法间接形成市场参数,例如国家通过吞吐商品,参与市场价格形成,国家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影响货币供应量,参与市场利率的形成等。M—K即p1—y1,r2—y2,z3—y3,表现为市场自动调节机制。但是由于M即市场参数是计划机制作用的结果,因而M—K表面上是市场调节,但实质上却是有计划调节渗透其中。总之,计划化全过程中的A—M,只不过是有计划的经济调节的初步,它还要继之以M—K,即市场调节,而后续的市场调节则体现了国家计划机制的预期目的。可见,上述计划化的全过程,体现了计划与市场双重机制的作用,是二者的统一和结合。计划化过程的上述内在机制表明,市场机制乃是实现计划的经济工具。

社会主义的计划化是立足于经济活动的协调之上的,社会主义经济协调是由国家来组织和推动,但却是自主的协调,它必须是建立在经济利益的吸引的基础之上。国家调控作用的有效发挥,必须依靠调节利益关系的各种经济杠杆,必须启动企业(和个人)的自我调节的作用。总之,应该把国家调控看成是一个经济过程,调控力本质是经济力。传统的计划体制是依靠行政手段,依靠指令进行强制的协调,因而这种计划化模式是以国家强制为基础,实质上把计划化作为行政性的机制与过程。而为了增强国家的调控力,人们也往往诉诸经济管理中国家权力的强化,例如把微观决策收归国家和将计划调节法令化,人们简单地认为,强化国家的管理职能,对微观活动实行直接控制,就能够保证国民经济运行的计划性。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经济的实践业已表明,传统的直接调控方式引起日常经济生活的种种不协调,甚至出现比例失调,即使在它能实现某种暂时的经济均衡的场合,由于这种均衡是建立在国家对企业活动的直接控制的基础之上,而这种单纯的直接计划机制下形成的产业结构,并不能使生产充分适应于人们的消费需求,因而这种经济暂时的有计划运行,并不能充分地体现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表明,一旦把市场机制引入计划经济的机制之中,就能有效地加强国家的调控力,促进经济的健康均衡和实现计划的要求。

市场机制之所以能成为计划的强大经济工具,成为国民经济宏观运行计划化的基础,这是在于:

第一,市场机制的调节,是依靠经济力的驱动和抑制作用,从而适应于商品生产与经营者的生产关系的性质。商品生产者乃是一个经济实体,它的经济活动具有从属于经济力的调节的本性。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全民所有制企业也具有产品的局部占有和拥有自身特殊利益,这就决定了要通过经济利益关系的调节来对企业活动进行调控,例如要促使企业积极增产,就要依靠经济利益的正值,而要压缩某一生产的数量或是转产,则要依靠经济利益的负值。把计划调节建筑在经济利益的基础之上,依靠利益的吸引,就能真正激发企业内在的积极性,从而使调整成为企业的自觉的行为,促使企业在经常的经营中表现出对市场的积极反应。而在一旦出现销售和经营困难时,企业就能积极地自找门路,迅速转向,较顺利和较少震荡地摆脱困境。实践表明,国家对经济的调控,采用经济方法,利用经济利益的驱动和抑制作用,会收到行政手段的强制所达不到的效果。(www.daowen.com)

第二,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表现为企业的自主调整。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一方面,由于社会需要的经常变化,科学技术革命的迅速发展,从而要求企业在产品品种、结构等方面有经常的与灵活的调整。另一方面,由于企业是自主的商品生产与经营,就总会有一定的盲目性,从而经常会有这一种产品或那一种产品的产需脱节、货不对路的情况的出现,这样就使企业自身的经常调整更加迫切。由于远离基层的上级国家行政机关,不可能弄清千百万个企业内部的实际情况和企业外部的市场状况,不可能根据千变万化的市场供求状况,为不同的企业做出及时的和正确的调整决策。因此,上述微观活动的日常的调整,只能由处在生产第一线能及时感知和弄清市场状况,充分熟悉自己的条件、优势、劣势、潜力的企业自身来进行。而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正是这种企业的自动调整,在社会主义计划化过程中,充分调动企业主动调整的积极性,才能卓有成效地进行微观活动的经常性的调节,保持经济的均衡性和经济运行的有序性。

总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本性和全民所有制内部所固有的经济利益的矛盾(国家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个人之间,国家与个人之间的经济利益的矛盾),决定了市场调节机制在社会主义经济调节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它是导致均衡的经济杠杆。为了实现对国民经济的计划指导,人们不能单纯地依靠行政性的计划机制,而必须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作用。具体地说,国家借助于经济杠杆,自觉调控市场经济参数,依靠企业对市场的积极反应和自动调整,诱导、影响微观行为使微观经济活动符合先定的计划的要求。这是一种把计划化置于市场机制的基础之上的计划体制,它区别于依靠单一行政性计划机制的传统体制。由于新的计划体制在计划化过程中,实现了行政力与经济力相结合、先定的计划引导和企业的自主协调相结合,以及国家对宏观经济的控制与企业的经营自主相结合,因此,这种以国家间接调控为特点的计划化机制,并不削弱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计划性,恰恰相反,由于它把市场作用贯注于计划化之中,从而赋予社会主义经济以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既然新的计划体制的特征是把计划化置于市场机制的基础之上,即A—M—K,那么,计划机制能够开花结果,起到调节和均衡经济的作用,其关键和基础正在于M—K这一自动的市场机制的作用。如果市机制软弱无力,供求→价格效应和价格→供求效应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即市场调节力的疲软,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国家采取措施使价格提高,却不能刺激生产的相应增长,这样,意味着国家间接调控失灵和计划要求未能实现。

在当前我国新旧模式转换期中,我们看见上述这种因市场机制未形成和不能充分发生作用而产生的国家的间接调控失灵,或调控力软弱的情况,人们基于经济失控而提出了加强宏观控制和加强经济计划性的论题。但是,不能为了加强经济的计划性,又回到单一行政性计划机制的传统模式,而应该着眼于把计划化置于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基础之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