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年来按照既要搞活企业,又要进行宏观控制这一思路在进行体制改革。实践中,我们一方面继续扩大企业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发展市场;另一方面,又积极探索如何运用经济杠杆把逐步呈现出活力的企业管住,使之活而不乱。发挥企业活力与加强宏观控制,两者是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这是推进体制改革的正确思路。但是,真正做到既搞活企业,又在宏观上管住,是很困难的事。这实际上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对自发性的商品经济进行干预,企图克服通货膨胀,控制经济“过热”,防止增长速度太快。但是,它们未能解决这一问题。美国从1981年到现在,通货膨胀率比较低,每年平均不超过5%,消费品价格比较稳定。但是,美国经济目前出现了衰退,并且,这种衰退还有加快的趋势,前景并不妙。这就是说,它控制了胀,但避免不了滞。西欧经济也大体如此。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企业是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应逐步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就决定了不能把企业的手脚捆起来。但是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并不能完全避免盲目性,因此,必须加强和完善宏观控制。进行宏观控制是一个新事物,我们没有成功的经验可资借鉴,在实践中也曾经出现过曲折。1984年,我们由于着重于搞活企业,对进行宏观控制研究不够,措施不力,致使当年年底发生了宏观失控,出现了“四过一降”。我国1984年的货币投放量为242亿元,货币增量为50%。这一增长幅度是前所未有的。美国实行温和的通货膨胀政策,但长期内每年的货币增量不超过7%。西德每年货币发行不超过国民收入增量的1%。而我们1984年工农业总产值增加14%,货币增长50%,流通中的货币量则由500亿元增加到700亿元左右,由此引起了价格猛涨。1985年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宏观控制,采取了紧缩银根、控制货币发行量的做法。首先,控制贷款总额,货币发行量比1984年少66亿元,然后紧缩财政,减少支出,增加税种,发行国库券,以此来实现财政平衡;同时,还动用外汇,增加进口商品(1985年进口商品422亿元,借外债60亿美元),以回收货币。这样,至1985年下半年,宏观控制初见成效,经济过热现象逐步缓和,工业增长速度有所下降,基建规模有所收缩,消费基金有所控制。但是,在1985年底至1986年上半年的宏观控制中,也存在不少问题,这就是这一期间的宏观控制很大程度上是采用行政手段,方法简单,特别是银行控制信贷“一刀切”的现象十分严重,而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使用不够。对企业来说,一度扩大了的自主权许多又不同程度地被收回去了,企业的留利水平很低,一般是总利润的15%~20%。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难以搞活。可以说,这时体制改革出现了小小的逆退。特别值得注意的是,1986年初出现了生产滑坡。有人认为,这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周期性的表现。我认为,这不是什么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周期性,而是由于宏观调控的缺陷引起的。我们没有实现原来的设想,即主要采用经济杠杆、经济方法来进行宏观控制,而是仍然使用旧的以行政手段为主的控制方法。因此,在当前,进一步完善宏观控制就是一个紧迫的课题。1985年上半年,我国工业生产增长4.9%,但是,固定资产投资却增长了18%左右,工资性现金支出增长了20%,经济发展还不能说已完全稳定,过热的现象还没有彻底解决,基本建设过大的情况在许多地方并未刹住,盲目上项目的趋势仍然存在。这就表明,仅仅采用行政手段并不能增强宏观调控能力。因此,完善宏观控制,增强国家的调控能力,关键在于采用间接调控,其实质就是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