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间经济关系具市场性质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间经济关系具市场性质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必须指出,关于全民所有制企业间交换的生产资料不是商品的论点是站不住脚的。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性质决定了企业生产的商品性质,决定了它的产品交换仍然带有商品交换性质。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按其本性不是排斥市场流通,恰恰相反,市场流通是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必要环节和积极反作用于生产的经济杠杆。这也就表明,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生产还不是完全超出与排斥了商品、货币、市场关系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间经济关系具市场性质

从事生产资料生产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相互之间存在密切的产品交换,这种产品交换是否属于商品交换?生产资料的生产是否是商品生产,这种生产是否一定程度也依存于市场交换,即是否也带有一定的市场经济的性质?这是经济学界未获得正确解答的问题,在这些问题上的理论混乱曾经长期造成社会主义计划管理体制上的严重缺陷。

众所周知,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提出了生产资料不是商品,仅仅保持着商品“外壳”,价值规律对生产资料的生产与交换不起调节作用的一系列论点。按照这一论点,全民所有制的生产资料生产已经是“产品经济”,已经超出价值规律作用的范围;全民所有制企业间生产资料的交换,只需要采用行政手段,实行计划调拨,根本排斥商品交换与市场作用。这一论点曾经是苏联国民经济计划管理体制的理论根据。

必须指出,关于全民所有制企业间交换的生产资料不是商品的论点是站不住脚的。产品的商品性是由交换双方具有不同的所有关系从而有经济利益的矛盾所决定的。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全民所有制是不完全的,它还带有企业对产品的一定的局部占有的性质,企业有自身的经济利益,这就决定了企业生产的产品的商品性,决定了企业间的产品交换是商品交换。因为,企业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不能将它的产品无偿地让渡给对方,它在让渡自己生产的产品时,不能不考虑与计较生产中劳动耗费能否得到补偿,不能不关心它的生产与交换活动能否给企业带来物质利益。因而,尽管企业间存在全民利益的根本一致,这与集体单位间的关系有质的不同,但是它毕竟存在着一定的局部经济利益的矛盾,因此,它们之间也存在那种“只愿意把自己的产品当作商品让出去,愿意以这种商品换得它们所需要的商品”的情况。可见,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全民所有制经济还远远不可能是完全消灭了商品、价值的产品经济,而仍然是具有商品经济的性质,它们内部的产品交换仍然是商品交换,还需要通过市场。

全民所有制企业间的产品交换具有下列特征:(1)它是在国家计划指导下,供货企业与需货企业间从一定的自身经济利益出发的、具有一定独立自主性的市场买卖行为,企业在一定范围内有从事购销活动的机动权利,而不是像调拨时那样纯粹取决于上级规定的被动行动。(2)在服从国家计划指导下,企业具有一定的议价权利,产品的价格形成在一定程度上要受到市场购销活动的影响,而不是完全取决于国家计划,由上级事先加以规定。以上这两个方面是生产资料实行商品交换的必要的因素。因为,如果交换当事人(作为联合生产者的企业),在购销活动中完全没有自主权利,没有一定范围的根据产品质量与供求状况而实行议价的权利,那么这种产品交换中即使还要计价,但严格说来却还缺乏商品交换的必要特征。尽管人们也可以称之为生产资料的“商品交换”或“流通”,但实质上仍然是产品调拨。(www.daowen.com)

全民所有制之间的产品交换采取商品交换形式,运用一定程度的市场机制,不仅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固有的要求,而且是健全生产资料流通渠道,充分发挥流通对生产的积极作用,保证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有计划、按比例、高速度发展的重要经济杠杆。(1)社会主义市场机制把企业的经营活动与市场价格的一定的变动联系起来,为充分实现社会主义物质利益规律的要求,促使企业从物质利益上关心生产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杠杆。在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存在的情况下,那些产品价廉物美、能充分适应市场需要的企业处于有利的地位,它们的产品能得到畅销从而取得更多的利润,保证企业实现更大的物质利益;而那些质次价昂的产品在销售上就会发生困难,如果不降低价格就会失去销路,总之,经营落后的企业会遭到经济利益的损失。这样,让企业的经营活动与企业物质利益密切地联系起来,能促使全民所有制企业从物质利益上关心生产,使企业经营活动有了内在的经济动力。(2)社会主义市场机制是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不断完善经营管理,充分实现时间节约规律要求的重要力量。社会主义市场上,商品价格在国家的计划管理下,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随着供求状况而围绕价值变动。这样的价值机制,就使那些具有平均技术条件与经营水平的企业得以收支相抵并取得一般利润率;那些具有更高的技术条件与经营水平,在产品中个别劳动耗费低于社会平均必要劳动耗费的企业,就能获得超额利润;而那些技术与经营落后,个别劳动耗费高于社会平均必要劳动耗费的企业,就不能够获得一般利润率,甚至要发生亏损。如果说生产资料实行调拨和固定价格的计划管理体制,使企业不愁产品销路,不虞产品价格的下降,生产的“铁饭碗”取消了推动企业经营完善与技术进步的经济机制,使企业管理工作疲沓,得过且过,成为靠外力来推动的算盘珠子,那么市场上通过价格适应技术进步而降低的机制,就成为强大的经济杠杆。落后就要蒙受经济利益的损失,迫使和推动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而去不断进行技术革新,改进经营管理,挖掘内部潜力,不断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使劳动时间节约规律的要求得以充分实现,成为企业不断完善经营管理的内在推动力。(3)社会主义市场机制,为解决商品供求矛盾,保证生产资料的生产与需要一致,充分实现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的要求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提供了灵敏而有效的手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大生产越是发展,企业间的专业化协作就越发达,从而生产生产资料的企业间的交换关系就越加频繁与复杂。在技术革命迅速发展的时代,复杂多变的社会生产的需要是国家计划机关事先难以精确计算的。把生产与市场作用有机地联系起来,使生产在一定程度上从属于价值规律的调节,这样就使企业能适应市场不断变动的需求,主动而及时地调整生产计划,生产出更加对路、社会更迫切需要的产品。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性质决定了企业生产的商品性质,决定了它的产品交换仍然带有商品交换性质。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按其本性不是排斥市场流通,恰恰相反,市场流通是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必要环节和积极反作用于生产的经济杠杆。在生产资料的流通中,价格在一定范围内变动趋向于价值的规律仍然会表现出来,并对生产起一定的调节作用。这也就表明,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生产还不是完全超出与排斥了商品、货币、市场关系的产品经济,而是仍然带有一定的商品经济的性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