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产业发展战略(基地、园区)
第一产业:打造“一主四副”农业产业格局,以核桃种植为主,油料、中药材、蔬菜、养殖业为辅助,立体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共同发展。
第二产业:提升铅锌矿的生产,主要发展建材产业、酒类酿造业、农副产品加工业以及信息产业,走精细、低碳、绿色、循环工业之路。
表18 成县总体市场主体情况(2016年)
数据来源:成县发改局。
表19 成县土地流转情况(2016年)
资料来源:农业局、成县农经工作基本情况。
表20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16年)
如表20所示,全县现有规模以上企业9户(铅锌企业2户,建材企业3户,酒类酿造企业1户,农产品加工企业2户,供电企业1户),形成了年产铅锌金属量13万吨、锌冶炼1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320万吨、白酒4000吨的生产能力;基本形成铅锌产业为主导,建材、白酒酿造为支撑,农产品加工、黑色金属、机械加工为补充的特色工业体系。建议在保留铅锌金属产量的基础上,①建材产业向精细化方向发展,例如建立混凝土等实验室,建材产品方向开始预制化,做循环经济,固体废物做为原材料循环利用等;其次,扩宽销售渠道,扩张电商道路,在销售模式上不断创新。②酒业方面极力打造红川酒业,附带黄酒产业,赋予红川酒业以特有的地方文化内涵,将西狭颂“五瑞图”(数字化)的“甘露降”以“汉甘露”品牌与景德镇陶瓷工艺完美结合,包装高端“国”字号系列产品,提升红川酒品质,加大宣传力度,扩量提质,培育10亿元品牌酒业。③信息产业争取早日做到三网融合,建立成县大数据中心。④关于园区经济建设。西成经济开发区作为陇南市唯一的省级经济开发区,存在一些发展的障碍,建议加快西成经济开发区与徽县工业集中区整合的审核审批进程,把西成经济开发区建成陇南市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物流基地、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区和重要的经济增长极。鼓励和支持工业企业、生产性服务业向西成经济开发区集中。⑤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
第三产业:以西狭颂景区为龙头,鸡峰山、杜公祠等为轴线,乡村农家乐、乡村休闲游为辅助,带动成县全域旅游发展。
以2016年为例,全县旅游接待总人数为169.4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0.3%,全县旅游业总收入为8.46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32.2%。全县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到目前为止,全县已开发的旅游景区景点已有4处,具有基本接待条件的旅游景区景点有3处,全县星级以上旅游宾馆、饭店增加到8个,农家乐(客栈)达到180家。全县旅游业在不断地发展,未来将会成为成县三产的增长极,带动成县县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关于成县旅游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第一,以抛沙镇西狭颂景区为核心,鸡峰镇鸡峰山、杜公祠为两轴线,以陈院、沙坝镇、小川镇、鸡峰镇、黄陈镇、城关、店村、红川农家乐以及生态园为辐射点,带动成县旅游业整体发展。
第二,贴牌宣传:成县旅游的突破口在如何融入大九寨旅游环线和国家优秀旅游城市的天水麦积山景区线路,可在成都杜甫祠堂、九寨沟、麦积山等景区宣传成县旅游,“送一亿元门票,请一千万客人”。打造麦积山—西狭颂—川渝北南旅游带和西安—西狭颂—九寨沟东西旅游黄金带的“大十字”旅游经济区,使成县成为大九寨新环线、陕甘川旅游带上的黄金中心节点。
第三,挖掘资源潜力,发展红色生态旅游。结合成县的生态文化资源特色和优势条件,要以转变发展理念为主线,积极转变发展方式,按照“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你优我新,你新我特”的原则,通过提炼主题、创新思路、挖掘文化内涵,科学组织指导,精心打造品牌,合理培育出适合成县生态资源开发的精品。充分依托资源优势,发挥资源潜力,主要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发展特色旅游产业,把“成州文化游”“生态康养游”“休闲度假游”“乡村休闲游”作为打造品牌的主攻方向和发展旅游的四大精品,努力形成品牌和规模优势,提升资源开发档次,力争在市场上有强大的竞争力。二是对孑遗植物、古树名木、珍稀动植物加强保护利用,加快驯化、繁殖,建立驯化繁育基地,努力坚持培育后续产业。三是要对文化遗迹、历史文物,金石镌刻在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整理、建档、归类,防止损坏流失,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进行严格保护和深入研究,以弘扬历史文化和爱国精神。四是打造红色生态旅游,红旅协同,互联发展,与徽县以及其他各县联合发展,借徽成盆地的知名度发展成县旅游。
第四,构建合理的乡村休闲旅游产品体系。以生态为基础,以农业科技为核心,以农业休闲为载体,以特色项目为核心动力,做大规模,形成品牌,全面提升农业高新技术园区旅游功能。发展山地运动休闲、乡村休闲、田园文化休闲三大休闲旅游产品,将鸡峰山建设成为集山地运动休闲、乡村休闲和休闲农业为一体的特色休闲区。一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园艺农业,倡导发展休闲度假农业,利用田园景观、现代农业景观与技术手段,为人们休闲度假旅游、体验农业、科学考察提供场所。二是筹建农业博物馆。选择特色农业生产、生活材料,采用现代手法加以集中展示,供游客参观、考察、体验。可集中建设大型综合性农业博物馆,也可以依托相关特色农业园或典型古村落配套专项农业旅游博物馆。三是以冬景风光旅游为重点,推出“反季节”农业生态和“农家乐”旅游,伴之以民俗文化表演、鲜活农产品品尝、反季节采摘等文化活动,发展特色休闲乡村旅游。
第五,完善景区整体基础设施。一是对生态文化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分别对景区类型进行定性,加强景区道路、通讯、水电、护栏、住宿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提高景区的绿化水平和景观档次,不断提升观赏价值和吸引力。二是加快城区改扩建步伐,彻底改善城区脏、乱、差的现象。要把整洁、绿色、环保的市容市貌作为城市生态文明的重要标志,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大旧城改造拆迁的力度,及时清除城市废料垃圾。三是加快完善市场建设,建立健全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以设立固定的门点和专业市场为重点,杜绝乱设摊点,乱摆乱放,店外货物存放,切实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从根本上解决脏、乱、差的问题。四是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合理利用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生态公益林建设、退耕还林等工程,加大生态建设的投入力度,持续提高森林覆盖率,营造生态和谐、文化健康、精神向上的生态文化环境。
第六,特色旅游产品打造。例如旅游线路,兰州—成县双休两日游等;与旅行社合作,利用地方特色如竹篮寨泥娃娃、陶罐、剪纸、西狭颂五瑞图等打造特色旅游产品。
第七,建议争取减免过路费,打造旅游扶贫绿色通道,吸引短途游客。
第八,建设智慧旅游项目。关于成县智慧旅游可以采用互联网+大数据的设计理念,集品牌宣传、行业管理、公共服务、运营于一体的可以面向国内外和旅游者的多层次、全方位、开放式的大型综合信息应用平台。建议项目可由3个板块构成:旅游监管,游客体验,旅游大数据。
旅游监管平台——搭建旅游应急指挥调度中心,便于全域旅游联合执法;搭建旅游投诉/咨询系统,方便旅游主管部门对旅游市场进行实时监控;搭建景区生态监测系统,用于景区防汛防火等。
旅游体验平台——分别搭建面向游客体验的旅游资讯网,微信公众服务号,VR虚拟旅游体验(历史踪迹复原、人文场景再现、旅游高空体验等)等。
旅游大数据平台——分别搭建用于全域旅游指挥和营销的旅游决策分析系统、用于旅游旺季交通及游客疏散的旅游时空分流系统,为实现景区精准营销而定制的景区运营大数据统计分析系统等。
2.主导产业培育
(1)加快推进新兴工业化,壮大县域经济实力
第一,培育壮大主导优势产业,增量提质延长产业链。
成县是一个资源优势县,铅锌、黄金等矿种是成县的优势矿产,其中铅锌资源藏量大、品位高,地质储量居国内第二位,所以应坚持选择资源开发加工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2016年,二产增加值为17.29亿元,而工业增加值为10.95亿元。在其他产业未能完全替代铅锌矿产业的条件下,不能完全摒弃矿产资源优势,要在保留原有工业生产力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建材产业、酿造业、信息产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等支柱产业对县域工业的带动和支撑作用,加强县域产业配套协作能力,着力培育壮大县域主导产业优势。抢抓当前产业重组加速的机遇,立足比较优势,围绕特色农产品深加工,打造全产业链模式,形成具有县域特色的工业结构,提高县域工业的产业层次,增强县域工业的竞争力。把主导支柱产业的壮大落实到新工业园区、重大支撑项目和全产业链的培育上,推动主导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围绕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组织策划工业项目,结合县域产业发展实际,积极推进与大型企业的对接和合作,大力服务和引导民间资本到县域投资兴业,支持民营经济做强做大,不断增强县域经济的规模和实力。
第二,推进产业集约集群,培育特色产业集群。
成县根据自己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区位特点、历史文化、环境条件的差异,发挥比较优势,在扬长避短中培育特色,在资源整合中放大特色,在技术进步中提升特色,积极推进产业集约、集聚。围绕成县主导产业,着力引进和培育领军企业,推动集群内企业联合重组,积极发展补链、配套产业,延长产业链;要加强集群内产品展示、技术攻关、物流配送、专业市场、金融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要注重县域工业发展载体建设,引导产业向开发区和园区聚集,提高产业集约发展水平。重点扶持培育几家特色鲜明、集中度高、关联性强、市场竞争优势明显的成长型产业集群,并对销售收入过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给予扶持。重点扶持六个辐射带动力强的产业集群加快发展。
专栏二:六大产业集群(基地)
以城关镇、陇南西成经济开发区河东片区为载体的现代服务、总部经济产业基地;以店村镇为载体的农产品生产加工、陇南成州机场空港物流园产业基地;以抛沙镇、陈院镇为载体的有色金属冶炼加工、新型建材、装备制造及文化产业园产业基地;以宋坪乡、镡河乡为载体的黑色金属采选产业基地;以黄渚镇为载体的有色金属采选产业基地;以红川为载体的白酒酿造、农副产品加工、生物制药和休闲养生园产业基地。
第三,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
按照“优化结构、创新品牌、增强配套、淘汰落后”的要求,紧紧围绕建材、有色金属加工、酿造业、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配套发展,调整优化原材料工业,改造提升消费品工业,推动轻工、食品加工、建材等工业转型升级,更好发挥在改善民生、带动“三农”、促进就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培育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第四,做大工业园区,完善园区功能。
把园区建设与城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规划,突出园区产业特色和产业定位,合理确定园区空间布局和功能配置,高起点谋划、高水平发展,把各类园区建设成为项目建设的平台、产业集群的载体、城镇发展的新区、对外开放的窗口、县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推进园区标准化厂房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交通、供电、供水、供热、环保、通讯等基础设施,形成生产、服务、基础设施配套的功能完备的园区产业生态系统。加强和改善园区行政管理和服务。成县要突出抓好一个开发区或县级工业园区建设,推动工业园区上规模、上水平,提高县域园区的产业发展承载能力。
(2)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在核桃品牌农产品精深细加工上实现突破(www.daowen.com)
县域经济的发展,不能套用一个思路,选择一个模式,而是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坚持立足自身资源优势,着力培育优势产业,走发展特色经济的路子。成县是一个有土地、光热等农业资源优势的县,应注重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主动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培植一批农副产品加工为主体的骨干企业,走工农相辅发展的县域经济道路。
第一,打造“一主四副”农产品种养殖格局,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化体系。
截至2014年底,全县核桃坚果产量达到1.66万吨,产值3.98亿元,农民人均核桃收入达到1992元。2001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核桃之乡”。2007年被国家评为“核桃标准化示范县”,选育的“陇南15号”“陇南755”核桃新品系先后获得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后稷奖”,2014年8月“成县核桃”获得国家质监总局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所以建议成县按照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要求,打造“一主四副”的农业格局,以核桃为主,养殖、油料、蔬菜、中药材等优势农产品板块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品牌农业。全面建设小川农产品交易中心,建成集核桃销售、储存、加工、商业洽谈等功能于一体的核桃交易中心。以农产品电子商务为切入点,启动了电子商务产业孵化园和农产品交易中心项目。打造一县一品牌,所有核桃种植户贴牌销售的模式,争取早日创立品牌,争取定价权,形成规模化发展,促使农业提质增效、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强化农业气象、病虫害监测预警、动植物疫病防治等基础设施建设。
表21 2013年全国各省(区、市)核桃产量分布序列
资料来源:吕永来.2013年全国省(区、市)核桃、板栗、枣、柿子产量完成情况分析.中国林业产业,2014(12):34-36。
专栏三:基于成县核桃发展的核桃加工业的分析与思考
目前核桃加工产品主要有干核桃、核桃油、核桃粉、核桃仁、琥珀核桃、椒盐核桃等,近年又出现了核桃饮料如核桃牛奶、核桃酸奶、核桃芝麻糊、天然核桃露等。关于核桃加工业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顶层包装。政府部门根据现有加工能力和核桃生产情况,对核桃加工业作出总体规划和布局。建议在小川镇建设大型加工厂,其他一般产区建设中型加工厂,零星产区建设小型初级产品加工厂,加大生产力度,提高产品质量。
第二,扶持加工企业。成县核桃产业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目前成县核桃产量不足以满足核桃加工,建议依托机场、铁路等交通便利条件以及电商平台,收购周边县域核桃,形成一县一品牌,主打“成县核桃”。其次核桃加工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但随着核桃产量的逐年增加,建立大、中型核桃加工企业势在必行。要加大对核桃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给予较大的资金扶持和政策优惠,把现有企业做强做大,新建企业要高标准、严要求,生产出品种多、质量高的核桃产品。
第三,形成产业链条。在核桃生产重点区域,建立生产、加工、贮藏、运输、供应、销售一体化产业链条,用其拉动核桃产业,保证核桃产业正常运行。大型企业在产业链条中要发挥示范和领头羊的作用,使其成为核桃产业化的主心骨。
第四,实行产学研联盟。将核桃生产、贮藏加工、科学研究结合在一起,形成战略联盟共同体,实施团队攻关,效益共享,解决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升核桃产业化整体水平。
第五,对企业技术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目前核桃加工过程中的许多理论问题如核桃油脂氧化机理、蛋白质变性、营养成分丢失、产品褐变原理、核桃保健机理等研究还不够深入,生产中存在的许多问题还未能解决,政府定期组织各企业技术人员去培训,研究基本原理,为提高产品质量提供保障。
第六,注重大众产品。大众化产品要作为核桃加工的主导产品,在市场上要占据主要地位,列出产品名录,有针对性地培育重点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满足人民需求,保证企业获得稳定的利润。
第二,以农民合作社为载体打造田园综合体。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田园综合体是一个新的提法,是对各地农民合作社多样性、创造性实践的高度概括。田园综合体融合了生产与生活生态、一产与二产三产,包含了农业生产交易、田园休闲体验、乡村生态居住等功能。在保障乡村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农业、加工业、服务业的有机结合,在有限的空间里充分融合乡村的产业功能、休闲功能、文化功能、社区功能,具有典型的特征。截至目前,成县共发展合作社704个(种植业246个、林业67个、养殖业371个、渔业5个、农机服务业11个、其他4个)。合作社主要是由致富能手、能人大户牵头组建,通过推广“四统一”措施(统一管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供应生产资料、统一农产品销售),促进了产业发展由单家独户的生产模式向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方向迈进。尽管合作社数量庞大,但形成规模的合作社并不多,建议对合作社进行重组整合,在大型合作社的牵头带动下以核桃产业为主线,带动中药材、油料、蔬菜等栽植,拓展采摘、垂钓、餐饮、农家乐等,全面带动距离县城5~20公里的乡镇,对边缘乡镇起到辐射作用,与成县目前打造的百公里汽车自驾观光廊道项目相融合,打造成县“田园综合体”,成为甘肃首家田园综合体试点县城。
第三,发挥比较优势,在农产品精深细加工业上实现突破。
依托成县优势农产品资源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基础,重点发展核桃、畜牧、蔬菜、中药材、烤烟、油料等六大农产品加工业,引导流通、储运设施建设向优势产业和加工区聚集,强力推进“四个一批工程”,着力培育壮大一批农产品加工过亿元的镇、一批过亿元的园区、一批有很强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一批在全国有知名影响的品牌,将成县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商品优势。支持广华、惠丰、光明蔬菜、鑫缘等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示范园、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开展一户一名农民技能培训,要把农民培训成合格的产业工人,有组织地输转;抓好鸡峰片区散养土鸡和牛羊养殖小区建设;继续推进土地和林权流转,引导扶持连片或整流域的规模化流转,促进群众经营性、财产性收入增长;围绕“基地规模化、加工精深化、产销市场化、质量品牌化”的要求,三年内在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网上营销和质量品牌创建上取得新突破,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
专栏四:关于成县打造田园综合体的一些思考
第一,农民广泛参与受益。田园综合体是以田园景观和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环境为基础,在特定的农业生产,乡村民俗,农家生活空间环境基础上,充分利用农田景观、生态环境、农耕文化等特色农业资源,与休闲体验相结合,形成农业转型升级和乡村和谐发展的平台。建议成县当地农民在合作社或者政府的带动下按照旅游的标准建设家庭客栈家庭农家乐。
第二,以休闲文化为主题。田园综合体区域内有独特的乡村民俗文化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在亲近大自然、领略山水之美的同时,能满足身处其中的游客的更高层次的旅游需求,通过建设娱乐、度假设施,让游客的休闲旅游从单一的观光向亲身操作、体验等功能拓展,让游客体验亲自种植、亲手采摘,享受耕作乐趣,加强游客的参与性,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突出田园综合体休闲文化的度假功能。可以发展以下形式的农业度假功能:①观光农园——主要以生产功能为主,同时为市民提供农业观光服务。农民开放成熟期果园、菜园、花圃等农业园地,供市民、游客观景、赏花、采摘果实、购买新鲜农产品等。②休闲农场——这是一种综合性的休闲农业区,以吸引市民和游客住宿为特点,充分利用农场原有的多种自然景观资源,如溪流、山坡、水塘,以及植物、动物等,开发为休闲农场,游客不仅可以观光、采果、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而且可以住宿、度假、游乐。③市民农园——这是由农民提供土地,让市民通过承租参与耕种的园地。农园经营者可把市区或近郊区整块农地划分若干块,分别租给不同的市民,供他们直接参与耕种体验,亲身体验农业劳动过程的乐趣。承租者可种植花、草、蔬菜、果树或进行庭院式经营,有自助菜园型,也有休闲游憩型,还有田园体验型。④教育农园——这是面向城市中小学生和农业工作者等特定对象,兼顾农业生产与科普教育功能的农业经营形式,即利用农园中所栽植的作物、饲养的动物以及配备的设施,进行农业科技示范、生态农业示范。为他们亲近自然、热心劳动而开辟的园地或科研实习基地。如日本的“学童农园”,台湾的“自然生态教室”,北京的“少儿农庄”。⑤都市文化农业——这是农业经管者借用文化产业经营技术,通过开展文化活动促进当地农业发展和利用农村文化资源,给市民提供优质农产品、文化旅游服务、农业手工艺品、农村文化产品,从而获得较高经济收入的农业经营形式。
资料来源:孔祥智.以农民合作社为载体打造田园综合体.合作论坛,2017(3).41;美国都市农业先进经验给青海的启示。
专栏五:现代农业服务业产业体系
现代农业服务业产业体系。现代农业服务业不仅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建设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更是农业部门转变职能的重要着力点。要重点从九个方面破题推进:一是良种服务业,按照发展高效农业的要求,培育一批种子种苗龙头企业、一批种子种苗专业化服务组织、一批农业种质资源基因库。二是农资连锁经营,重点培育一批统一标志、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核算、统一价格服务的农资连锁经营集团,建立高效、畅通、有序的农资经营新体系。三是农产品现代流通,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加快“农改超”步伐,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业态,提高农产品在超市、便利店、专卖店等新型零售业态中的经营比重。四是新型农技服务,发展以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为主导,以农业科研院所、农业企业、农业专业性服务组织、各类农民中介组织为补充的新型农技服务体系。五是农机跨区作业,培育跨区作业中介组织,发展农机专业协会和跨区作业带机人和引机人,提高跨区作业组织化水平。六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中介服务,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农民创业培训与辅导,深入开展农经五项服务,推进农村劳务产业的发展。七是现代农业信息服务,实施农业信息服务工程,提升为农信息服务水平。八是农业观光,突出文化、生态、科教和载体功能,发展观光农业。九是农业保险,加快发展多形式、多渠道的农业保险,减少自然风险对农民造成的损失。
(3)加快提升电子商务水平,大力发展现代商贸业
成县在2014年8月建成运营了全国第17家、西北首家地市级淘宝网“特色中国·陇南馆”,实施了陇南电子商务产业孵化园、顺通电子商务物流园、农产品(核桃)交易中心建设。截至2017年7月底,全县落实电子商务扶持奖励资金1400万元,建成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县级服务中心和55个村级服务站,京东服务店、苏宁易购成县直营店也落户成县,发展电商关联企业60户、自建电商平台9个。全县共发展网店920家、物流和快递企业40家、电商企业22家,全县电子商务销售额累计达到10.61亿元,其中线上2.86亿元,线下7.75亿元。
电子商务发展已初具规模。成县电商起步可谓是“一个核桃的逆袭”,在县委书记的带领下,集中做一个单品先声夺人,带动县域电商全面起步。
加快信息化步伐,推动电子商务发展。利用信息技术加快改造传统商业,使成县商贸业成为信息基础设施完善、信息资源丰富、信息服务便捷、电子商务活跃的产业。一是筹建商情中心数据库,利用最新的数据仓库技术、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建设企业商品单品信息采集系统;利用数据仓库翻译系统,将不同商场的不同单品商品编码转换成基础数据库的标准编码。适时与武都商情中心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互动式交换。二是加快企业信息化进程,鼓励商业企业运用信息技术,开发并利用好经营、服务过程中各个环节及核心业务管理中的信息资源,实现采购、营销、配送、服务管理工作全过程的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和服务成本。三是积极推动电子商务业发展。选择有代表性的、信息化建设基础较好的若干家大型商业企业,联合第三方技术支持服务机构,通过对供应链的不断优化,重点建立以大型商贸企业为“龙头”的、标准化的、通用的商业集中采购平台;以专业商贸企业为“龙头”、基于行业供应链的电子商务平台;面向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等三种类型的电子商务设施,积极发展网上采购、网上交易和网上服务,实现成县商贸业在电子商务领域的跨越式发展。
加强功能建设,优化商业布局。加快建设和完善三级商业服务网络,尽快形成以中心商业区、环城商业带、社区商业网和城镇商业点为主的商业网络。一是提升中心商业区功能。以中心城区和城郊区为“双核”,按照突出特色、提高品质的原则,在中心商业区内以调整、改造、提高为主,优化结构、汇集品牌、提高质量,继续提高集聚程度,完善服务功能,提升设施品位,形成传统特色和现代气息相结合的,高度繁华的现代都市商业中心。二是开发建设环城商业带。按照沟通城乡、做大做强、增强辐射的原则,加快发展环城商业带。调整现有专业批发市场布局,以环城商业带为载体,重点发展规范化的大型专业批发市场,突出重点、示范带动、分步实施,改造和新建3~5个具有较强辐射功能的工业消费品、医药、粮食、农副产品、旅游产品等专业批发市场。三是积极发展社区商业和城镇商业。按照规范整合、便民利民的原则,改造充实社区商业网点,逐步形成多层次、点面结合的合理布局。积极发展以连锁便利店和连锁生鲜超市为主体的社区和城镇型商业网点。对县城原有的街区商业,重点进行配套设施改善,提升商业网点的档次和质量;改进网点的业态服务功能,丰富网点的种类。引进多元投资主体,通过直营、加盟、特许、入股、租赁、重组等方式,对街头巷尾的低档杂货店、食品店全面整合改造。四是进一步开拓农村市场,构建新型流通网络。实现工业品下乡与农产品进城“双通畅”目标,加快全县农村流通资源整合和功能的完善,提高网络使用效益,逐步构造以县城为重点、乡镇为骨干、乡村为基础的农村新型商品流通网络,新建或改造村镇连锁网点,促进乡村商业流通方式的提档升级,方便农民对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消费。
(4)加快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文化生态旅游,培育休闲康养产业成为县域经济新增长极
成县旅游资源丰富,品位高而且景点集中,境内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西狭颂”文化风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鸡峰山自然保护区”、杜公祠文化风景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吴挺碑”及甸山自然生态保护区等在全省、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早已有影响的五大重点景区外,成县还是喀斯特地貌分布较广的典型地带,如峡谷类有飞龙峡、鱼窍峡、浪沟峡、磨坝峡等;山崖类有云梯崖、五仙山、凤凰山、天寿山等;洞窟类有金莲洞、龙洞、狮子洞、香水洞、清风洞等;沿河自然景观有青泥河流域浪沟峡、南河流域牛星山、严河坝和草滩等三十余处优美的自然风光。人文古迹则有汉代经学大师马融设绛帐课徒授生的遗址“广化寺”,有唐代“画圣”吴道子游历嘉陵江后所绘的观音像碑(即吴道子洞);有唐时名吏裴守贞所建的“裴公莲沼”,有始建于明朝的泰山庙古刹和佛教宝地龙门寺等十余处历史遗迹。优美的自然风光、厚重的历史积淀和悠久的文化古迹共同组成了成县多层面、易开发的宝贵旅游资源。
成县旅游交通优势凸显。从旅游产业发展的角度看,北有世界文化遗产麦积山,南有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县域处于从兰州、天水、西安、宝鸡、汉中、广元双向连接南北两大世界级遗产的黄金旅游带上,并且与上述城市构成多条精品线路。
所以,成县要推动好文化事业,发展好文化产业,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紧密围绕生态、文化及乡村休闲主题,加快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麦积山—九寨沟旅游带的黄金节点,使成县成为大西北旅游线、秦岭南北旅游线、大九寨新环线、川渝旅游带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必然未来成县旅游将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5)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不断提高县域消费水平
现代服务业将成为县域经济的新增长点并且有很大的空间。消费服务、商务服务、生产服务、精神服务都很有空间。消费服务有六个组成部分。餐饮与商贸、医疗与健康、养老消费服务、儿童消费服务、家政消费服务、交通信息消费服务都很有前景。最近国务院明确放开了养老消费服务。养老消费保障和养老消费服务不是一个概念。养老消费保障是讨论政府养老的地位和作用。养老消费服务是一种服务业,可以全面由社会资本投资。商务服务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家族财富管理,属于商务服务业范畴。还有一个商务服务就是所谓的园区管理服务。未来政府不再建园区,都是企业化,由企业专门建园区,可以“拎包入住”。大量的中小企业需要园区服务,园区管理服务成为很重要的内容。生产性服务业中的外包服务发展也非常快。现代服务业是一个新增长点,有较大的发展前景和提升空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