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联合国的丝绸之路复兴计划

联合国的丝绸之路复兴计划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联合国是最早提出并推动实施复兴“丝绸之路”计划的国际组织。198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启动为期10年的“综合研究丝绸之路——对话之路”项目。新“丝绸之路”计划在中亚各国获得了积极的支持和实施。新“丝绸之路”日益成为世界性的“能源之路”。2008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起“丝绸之路复兴计划”。吉尔吉斯斯坦正式提出“丝绸之路外交”学说。吉尔吉斯斯坦积极推行“丝绸之路外交”,发展国际交通和经济合作。

联合国的丝绸之路复兴计划

古代丝绸之路在亚洲和欧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贸易和文化联系,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20世纪末,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特别是阻碍东西方交流的冷战的结束,为丝绸之路的复兴创造了必要的条件。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古代丝绸之路上,多条铁路、公路及管道相继投入运营或建设,这些新的丝绸之路在促进沿途国家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同时,也对欧亚大陆的地缘政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联合国是最早提出并推动实施复兴“丝绸之路”计划的国际组织。198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启动为期10年的“综合研究丝绸之路——对话之路”项目。该项目旨在促进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改善欧亚大陆各国人民之间的关系。此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围绕“丝绸之路”问题举办的众多活动,诸如科学考察、国际学术研讨会、有关文物展览会、“丝绸之路”旅游推介会等等,激发了国际社会对“丝绸之路”的兴趣。中国是古丝绸之路的发起国,也是新“丝绸之路”的倡导国之一,中国与中亚国家的交通运输合作有力地促进了双方经贸关系的发展,同时为新“丝绸之路”的兴起作出了重要的贡献。1990年9月中国与哈萨克斯坦铁路接轨的经我国兰新、陇海铁路的新欧亚大陆桥,由于所经路线很大一部分是经原“丝绸之路”,故人们又称作新“丝绸之路”。

1994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一份由欧盟提出的文件,名为“没有出海口的中亚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及其邻国的过境运输体系:现状和未来行动方案”,这份文件就是欧洲—高加索—亚洲交通走廊(以下简称TRACECA)项目的最初蓝本。该文件旨在帮助中亚和南高加索新独立国家获得除过境俄罗斯领土之外的更多的出海口,以便其更快地融入国际社会。新“丝绸之路”计划在中亚各国获得了积极的支持和实施。中亚国家选择居于北线和南线之间的新“丝绸之路”进出口商品,既缩短了路程,又降低了运输成本;中亚国家作为过境国获得了可观的经济实惠;新“丝绸之路”降低了中亚国家外贸对俄罗斯交通运输线的依赖,从而也就降低了俄罗斯利用过境运输这个传统的地缘政治杠杆向中亚国家施加压力的效用;新“丝绸之路”加强了沿途国家间的经济和人文合作,促进了地区一体化。

1998年,复兴“丝绸之路”国际会议在巴库召开,会上签署了关于发展TRACECA国际运输的基本多边协议。32个国家加入了这个协议,并成立了政府间TRACECA委员会。TRACECA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改造和修建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格鲁吉亚—黑海—欧洲的铁路和公路;改造里海的阿克套、巴库、土库曼巴什和黑海的波季、巴统等港口;修建支线道路基础设施;培训高水平的国际运输业人才;制订统一的关税和税率规则,促使项目参与国加入有关国际公约和协定。该项目主要由欧盟资助实施,其余赞助商包括欧洲复兴与发展银行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伊斯兰开发银行等。TRACECA只是狭义的新“丝绸之路”,广义的新“丝绸之路”是指通过铁路、公路和管道等现代交通设施连接的,横贯亚洲抵达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通道。就铁路和公路而言,它可以分成北线、中线和南线三大路线。(1)北线:始于中国乌鲁木齐市,向西经过中哈边界德鲁日巴、阿拉木图,到达希姆肯特,从这里分成两条支线:一条经过阿克纠宾斯克和乌拉尔斯克,从北面绕过里海,与俄罗斯的交通线连接;另一条支线与中线连接,经过乌兹别克斯坦的塔什干、撒马尔罕、乌奇库杜克、努库斯,再经过哈萨克斯坦的别伊涅乌,到达里海东岸的阿克套港,通过轮渡到阿塞拜疆的巴库,再通过南高加索铁路或与之平行的公路抵达格鲁吉亚的黑海港口波季和巴统。这条路线在1992年已经开始运行,其运输能力为每年1000万吨货物。(2)中线:始于中国喀什市,在吐尔尕特附近越过中吉边界,从这里分成两条支线:一条经过比什凯克同北线连接;另一条支线沿着纳伦河谷地到达贾拉拉巴德,再经过费尔干纳盆地到达乌兹别克斯坦的塔什干或撒马尔罕,再往西到达黑海港口波季和巴统。(3)南线:始于中国喀什市,越过中吉边界,到达塔吉克斯坦的杜尚别和乌兹别克斯坦的铁尔梅兹,通往阿富汗、伊朗波斯湾和土耳其;或者经过新疆的喀喇昆仑公路到达巴基斯坦的卡拉奇港。

新“丝绸之路”日益成为世界性的“能源之路”。中亚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随着中亚—里海地区油气开采量的快速增长,该地区油气出口管道也不断多元化,已由苏联解体初期唯一的北线发展成现在东、西、南、北四线并举的格局。

通过实施新“丝绸之路”计划,发展与周边国家的交通合作等措施,中亚国家基本实现了对外交通渠道多元化的目标,除了原有的向北到俄罗斯和欧洲的途径之外,获得了向南经伊朗到波斯湾,经巴基斯坦到阿拉伯海的出海口,向西经土耳其到地中海的通道,向东经中国到太平洋的出路。对外交通联系的多样化不仅使中亚国家摆脱了对俄罗斯交通线的依赖,而且促进了中亚国家地缘政治取向的多元化。

2008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起“丝绸之路复兴计划”。该计划由230个项目组成,执行期限为2008—2014年,投资总额430亿美元,目的是改善古丝绸之路等欧亚大陆通道的公路、铁路、港口、通关等软硬件条件,使2000年前的丝绸之路重现辉煌。俄罗斯、伊朗、土耳其、中国等19国参加,拟建立6条运输走廊,包括中国至欧洲、俄罗斯至南亚,以及中东铁路和公路的建设体系等。

发展中亚地区新“丝绸之路”有许多有利因素:过境运输对沿途国家都有利,参与国广泛地支持;阿富汗形势趋于稳定,为在中亚地区实施大规模的国际交通项目创造了必要的外部安全环境;中亚各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强了外商投资中亚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和发展经贸合作的兴趣。

吉尔吉斯斯坦正式提出“丝绸之路外交”学说。为改变本国对外交通的封闭性,扩大对外经济联系,1998年吉尔吉斯斯坦正式提出“丝绸之路外交”学说。该学说主张,吉尔吉斯斯坦基于平等伙伴关系、友谊与合作,互相依存性,互利,长远性以及国际合作发展的多维性等五项原则。吉尔吉斯斯坦积极推行“丝绸之路外交”,发展国际交通和经济合作。吉尔吉斯斯坦是内陆高山国家,天山山脉和帕米尔—阿赖山脉将国土分为南北两部分,由于地理历史等原因,该国至今没有贯穿南北的铁路,也没有完整的铁路系统,全国绝大部分的货运量是由公路运输完成的。经过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到俄罗斯,在很长时间内是吉尔吉斯斯坦与外部世界进行交流的唯一渠道。

日本“丝绸之路外交”战略。2004年日本提出将中亚五国及外高加索三国定为“丝绸之路地区”,并把该地区摆在日本新外交战略的重要地位。根据“丝绸之路外交”的构想,日本将从地缘政治考虑着眼,谋求在中亚和外高加索地区这个世界战略要地站住脚跟;同时,日本还要从经济利益考虑出发,抢占这一储量不亚于中东的能源宝库,通过加强政治影响和经济渗透来争取该地区能源开发及贸易的主导权。(www.daowen.com)

美国的“新丝绸之路”计划。美国的“新丝路”计划分智库和官方两个层面。从智库层面看,2005年,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中亚高加索研究院院长弗雷德里克·斯塔尔提出了“新丝绸之路”构想:建设一个连接南亚、中亚和西亚的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网络,以阿富汗为枢纽,将油气资源丰富的中亚、西亚国家与经济发展迅速的印度乃至东南亚连接起来,促进各国以及几大区域间的优势互补,推动包括阿富汗在内的该地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

2011年,美国官方提出了“新丝绸之路”计划:以阿富汗为中心,意在美国等国军队从阿富汗撤出后,由美国主导阿富汗战后重建工作,希望阿富汗邻国投资、出力而维护美国继续在欧亚大陆腹地发展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实际是以美国为推手,以阿富汗为中心,连接中亚、南亚,建立一个区域性地缘政治、经济结构,最重要的是这些国家里要有美国的军事基地,用来围堵遏制中、俄和伊朗。

俄罗斯的“新丝绸之路”。俄罗斯曾多次将正在建设中的、由中国经过中亚和俄罗斯直抵德国杜伊斯堡,并连通欧洲铁路网和港口的“中欧运输走廊”称为“新丝绸之路”,并表示俄罗斯将在“新丝绸之路”上发挥决定性作用。

早在1999年美国国会通过“丝绸之路战略法案”,该法案的宗旨包括:支持中亚和南高加索国家的经济和政治独立;恢复连接这些国家及欧亚大陆东西部地区的古“丝绸之路”;促进中亚国家市场经济民主制度的形成;促进这些国家同美国的合作;向中亚国家提供经济援助;促进这些国家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与开采,以降低美国对不稳定的波斯湾地区能源的依赖性。同年美国促使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和土耳其四国签署了修建巴库—第比利斯—杰伊汉石油管道(BTC)协议,并资助它们将这个耗资巨大的工程付诸实施。

伊朗的“铁路丝绸之路”。2011年,伊朗称开始启动将伊朗铁路线通过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同中国铁路线连通的计划。这条铁路线被外界称为“钢铁丝绸之路”或“丝绸铁路”。

哈萨克斯坦的“新丝绸之路”项目。哈萨克斯坦积极发展交通基础设施,争当欧亚大陆桥梁。2012年,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在外国投资者理事会第25次全体会议上宣布开始实施“新丝绸之路”项目。提出哈萨克斯坦应恢复自己的历史地位,成为中亚地区最大的过境中心,欧洲和亚洲间独特的桥梁,在哈萨克斯坦主要的运输走廊上建立起统一的具有世界水平的贸易物流、金融商务、工艺创新和旅游中心。

土耳其极力促进“丝绸之路”的复兴,并借此扩大在中亚国家的影响。土耳其与塔吉克斯坦以外的中亚四国同属突厥语系,在民族、文化和宗教等方面有较深厚的联系。中亚国家的独立激起了土耳其返回中亚,重温大国梦的历史抱负。

新“丝绸之路”是古“丝绸之路”在当代的复兴,它以建设交通走廊,发展地区合作为宗旨,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潮流,适应了冷战后欧亚大陆不断增长的国际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需求,因而受到了欧亚各国的普遍欢迎和广泛支持。新“丝绸之路”改善了中亚各国的对外交通,促进了中亚各国的对外经贸联系,也促进了中亚国家间的一体化及其全面融入国际社会的进程。美欧通过构筑新“丝绸之路”削弱了俄罗斯对中亚各国的控制,巩固了中亚地缘政治多元化的现实。同时,美国、欧盟、俄罗斯、土耳其和伊朗等国际力量在新“丝绸之路”等领域展开的外交争夺,增加了中亚地缘政治形势的不稳定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