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甘肃省脱贫工作的优化建议

甘肃省脱贫工作的优化建议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甘肃省出台了《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及17个专项方案,形成了“1+17”的精准扶贫工作方案。参照国家支持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政策适时启动“丝绸之路河西走廊国际旅游走廊”国际旅游目的地的申报工作,全面提升甘肃旅游,促进精准扶贫工作。

甘肃省脱贫工作的优化建议

贫困问题是由于贫穷所直接导致或者衍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印度)的福利经济学理论,贫困是一种社会结构现象,是经济、社会、文化贫困落后现象的总称,可分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其中,相对贫困又分生存型贫困、温饱型贫困和发展型贫困。贫困不是单纯由于低收入造成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基本能力缺失造成的,譬如高额医疗养老教育、住房等民生支出,对应的公民获得健康权、养老权、教育权、居住权的能力缺失。可归纳为收入贫困、能力贫困、权利贫困。因此,公平、平等、自由和完善的福利制度都是保障长远发展的经济措施。消除贫困是人类共同的任务,任重道远。

“甘肃是个自然灾害频繁的省份,其中尤以干旱威胁最大,特别是中部地区,‘陇中苦瘠甲于天下’的总根源便在这里。”“凡是在甘肃担任过领导职务的人,都知道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农民问题,乃是第一大难事。农村不定,天下难定。”(《宋平在甘肃》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甘肃省出台了《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及17个专项方案,形成了“1+17”的精准扶贫工作方案。从而打出了一套精准扶贫的“组合拳”,打响了甘肃扶贫攻坚战。省委要求以精准的视角审视扶贫开发,以精准的思维谋划扶贫开发,以精准的措施推进扶贫开发。鉴于此,提出十点建议:

第一,针对扶贫对象不够精准的问题,精准扶贫需要进一步分析研判贫困原因,厘清致贫机理,完善大数据库,建档立卡,对症下药,实施动态系统管理。防止扶贫工作中因对象不精准引发新的社会矛盾或造成负面影响。建议从三个方面全面摸查,系统梳理,准确研判扶贫对象的致贫机理,确保精准扶贫。一是自然因素:地处偏僻、交通不便、资源匮乏、气候干旱、不宜人居等;二是生产力水平:劳动力残缺、农器具落后、产业单一、效益低下等;三是社会因素:因病致贫、因灾致贫、因学致贫、因其他原因致贫等。

第二,鉴于扶贫工作缺乏全社会共同参与合力攻坚的现实,建议组合拳有机结合,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发挥好政府的主导推动力,从顶层设计到具体项目、从愿景目标到县域实际、从宏观布局到微观需求、从扶贫对象到基层组织有机结合,精准到位;运用好市场的牵引力,按照市场规律,让要素参与扶贫,政府之手与市场之手有机结合,形成合力;动员好社会帮扶力,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让全社会关注贫困人群,从社会关爱、企业的社会责任,消弭一些为富不仁的现象,民心互通,心灵慰藉,弥合鸿沟,使外部力量与内生动力结合,促进脱贫致富。

第三,鉴于“精准扶贫”忙于输血,难以造血的问题,建议“精准扶贫”+“五位一体”建设。结合“十三五”规划,将甘肃的精准扶贫与甘肃“十三五”期间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生态“五位一体”建设有机结合,出大思路,做大文章,既要立足甘肃,又要跳出甘肃,站高望远,谋划精准扶贫,依据甘肃差距,申请中央特殊支持,给予补贴,争取差多少补多少,力争甘肃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第四,针对“扶贫——返贫——扶贫”反复循环的怪圈,建立扶贫长效机制,精准扶贫+“五化”协同发展。将精准扶贫与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生态化有机结合。譬如,加快落实中央《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结合甘肃省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建设,用深化改革的理念,率先成立“甘肃生态管理局”,加快生态补偿机制的推进和落实,加速生态价值货币化的进程,在生态屏障区或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等区内实行“农牧民身份置换”,发展保护生态产业和相关职业;“退耕还林还草”要“巩固、扩大、提高”补偿标准,先行先试,给甘肃以发展,给国家以示范。

第五,农村贫困的一个根本原因是农副产品“卖难”问题。精准扶贫+互联网,可以解决这一难题。倡导互联网思维和跨界思维,充分利用互联网科技,大力发展甘肃电子商务,培育“三农”新业态,为甘肃特色农副产品拓宽市场,寻找出路,解决卖难问题或“多收了三五斗”的尴尬,走出丰产不丰收的怪圈,增加农牧民收入。(www.daowen.com)

第六,缺乏支柱产业是农村贫困的最大原因。精准扶贫+产业、产业链、价值链是根本出路。依靠产业扶贫,构建富有甘肃特色的多元化产业扶贫体系,防止扶贫空心化,克服只靠输血,不能造血的被动局面。早在1992年,甘肃就组织实施了“十条龙”建设,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逐步形成了马铃薯中药材、草食畜、草产品、制种、园艺酿酒原料等特色优势产业,培育了多种形式的产业化组织模式,或龙头企业+农户,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协会)+农户(基地),或专业市场+专业合作社+农户等。今天它们是扶贫的基础和支柱,应重新梳理,强化管理,发挥作用。培育壮大县域经济,建立和完善农业产业链组织,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逐步形成县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格局。现代农业产业链的构建是实现农民增收,提升农业综合收益,推动精准扶贫的有效途径。重视农业价值链,创新农业价值链融资模式,将围绕农产品生产的产前(投入)农资供应商、农业生产者、贸易商、加工商、营销商(或分销商)之间的利益网络关系有效整合,使利益链条上的参与者权责对等,实现共赢,服务三农。

第七,精准扶贫+甘肃旅游。旅游业是一个无边界的产业,富有拉动力、融合力、整合力、提升力以及催化集成作用,为相关产业和领域发展提供平台,形成新业态。旅游扶贫既是经济扶贫,又是造血式扶贫。财政投入少,生态环境保护好,扶贫效率高,返贫率低,而且有利于提升人口素质和带来开放观念,有益于贫困地区的人口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双脱贫。作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甘肃,地处丝绸之路遗产廊道”,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堪称文化大省,旅游资源富集。借国家美丽乡村旅游“千千万万”品牌推介活动东风,宣传推介好第一批“模范村”“模范户”“农家乐”“带头人”,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发展乡村旅游扶贫,继续培育扶持后续批次,使之成为贫困地区新的经济增长亮点。参照国家支持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政策适时启动“丝绸之路河西走廊国际旅游走廊”国际旅游目的地的申报工作,全面提升甘肃旅游,促进精准扶贫工作。

第八,农民穷是因为缺钱。钱生钱,才能造血,因此,建议“精准扶贫”+金融。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服务“三农”是短板、金融支持“三农”是瓶颈。补上短板,打破瓶颈是甘肃精准扶贫的又一切入点。普惠式金融是缩小城乡差距的有效途径,放水养鱼,唯有活水源头来,真正破解“三农”难题。量身定做精准扶贫的融资方案,选派一批金融干部驻乡进村,帮助贫困户能贷得到款、会使用款、能还得上款。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拓宽贫困地区融资渠道。加强特色优势产业与电商、物流、金融的结合,助力精准扶贫。

第九,甘肃牵头,争取在“十三五”期间建议中央研究设立“黄河上游多民族生态经济区”,从产业融合、生态保护、民族团结的综合制度安排,完善制度保障,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措施,促进扶贫、防止返贫。

甘肃扶贫工作发端于“两西”建设,后来上升到国家战略的“三西”建设,成为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实践基础。1974年8月,宋平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两西”建设的设想。1978年“两西”建设开始付诸实施,1982年被列入国家重点扶持项目。1988年7月中旬,费孝通、钱伟长以民盟中央的名义给中共中央、国务院领导写信,提出《关于建立“黄河上游多民族经济开发区”的建议》。费孝通指出“甘肃、青海、宁夏三省(区)历史上就属于一个经济地带”;提出了“东引西进”的建议,提出了“从东部发达地区引进技术,在本地发展加工业,向西开辟市场,为牧区服务”;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左右开弓”的主张,“以多民族经济开发区为起点,重开现代的‘丝绸之路’,瞄准正在连通中的欧亚大陆桥,发展西部的外向型经济,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等等。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司长范恒山曾撰文说,区域问题对一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整体竞争力有着直接影响。地区差距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和社会问题,不可等闲视之。值得注意的是,当地区差距过大问题与民族问题、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时,往往成为一些国家社会动荡、甚至国家分裂的诱发因素。由此,“黄河上游多民族生态经济区”的设想亟待认真研究,积极争取。

第十,借“甘肃被确定为世行社会救助瞄准项目试点地区”的机会,强化甘肃与世界银行的联系,加大金融扶贫力度。世行很早就帮助甘肃的扶贫,并对甘肃的扶贫成绩高度赞赏,印象很好,但我们缺乏及时的归纳总结,使之上升为模式经验,建议省委组织专门力量,与世行、世行学院、国家扶贫办、财政部等相关机构或部门合作,以《变迁:甘肃精准脱贫的实践与经验》为主题编辑出版甘肃扶贫专辑(2005年青海省与财政部共同编辑出版青海扶贫专辑《家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