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产业结构定量化研究方法总结

产业结构定量化研究方法总结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李博等[65]在定义理想情况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最优路径基础上,建立一套基于静态投入产出模型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测度方法,并利用1997年、2002年和2005年全国投入产出表提供的数据具体测度这一时期中国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水平和合理化程度,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趋势进行分析。此外,中国在转型时期,如何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以及在新时期产业政策的有效性问题也是有待研究的重要问题。

产业结构定量化研究方法总结

关于产业结构定量化的研究,主要从产业结构如何优化、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出发,主要的研究有:姜照华等(1999)[60]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四个基本要求(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充分就业、资源的节约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建立起产业结构的Lagrange函数及其优化模型,并给出了求解方法。宋锦剑(2000)[61]认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永恒性统计规律,并从统计的角度对产业结构的演进和调整作了全面的探讨,构建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测度指标群,分别是产业结构高度化程度的指标体系、产业地区结构状况指标体系、产业组织结构监测指标体系、行业寿命周期状态指标体系,并对指标体系中的各指标给出具体的测度方法。邬义钧等(2001)[62]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程度不仅作了定性、定量分析,还建立了测度合理化水平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反映资源利用水平的指标、反映各产业部门协调发展的指标、反映满足最终需求的指标、产业技术进步指标和体现生态环境质量的指标共5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潘文卿(2002)[63]以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背景,提出一个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调整的优化模型,从经济、社会与环境三个方面设计了目标泛函,并以此为基础,对中国在21世纪20年的中长期发展中,经济增长、就业变化、污染控制以及产业结构转换与调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模拟与展望。刘思峰等(2004)[64]首次提出产业结构有序度概念,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相对于目标结构的接近程度,可作为测量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的定量指标。并测算1999—2002年全国及各省市区的产业结构有序度,分析认为应根据不同类型地区产业结构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产业结构调整策略,经济成长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产业结构由无序到有序,由低级有序到高级有序的螺旋式上升过程,增长无穷尽,调整无止息。李博等(2008)[65]在定义理想情况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最优路径基础上,建立一套基于静态投入产出模型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测度方法,并利用1997年、2002年和2005年全国投入产出表提供的数据具体测度这一时期中国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水平和合理化程度,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趋势进行分析。

总体来看,我国产业结构研究处于亟待创新和发展的状况。一是产业结构升级战略上是采取赶超型发展战略还是比较优势渐进战略?经济发展中面临传统重化工化难以为继,现实中提出了不能走传统工业化道路而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但在理论上还处于重化工化的必然性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要性之争,对如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尽管已经有很多研究成果,但多数理论与实践脱节,缺乏有说服力的分析研究。二是我国过度依赖第二产业,而第三产业长期滞后的矛盾,迫切要求加强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但是,现在多数研究还只是单纯地就工业或服务业进行研究,没有根据产业发展形态新的要求、全球竞争和分工形势,来剖析企业和产业分工深化等内在要求、制造业与服务业内在关联。三是在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融入全球分工方面,迫切要求改变我国面临国际贸易摩擦增加、贸易条件恶化、处于国际分工低端的状况,而理论研究还是从一般贸易理论出发,对我国的大国特征和不同产业的国际市场结构特征考虑得不够。此外,中国在转型时期,如何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以及在新时期产业政策的有效性问题也是有待研究的重要问题。(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