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近期产业结构变动的研究

近期产业结构变动的研究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内90年代以来对于产业结构问题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关于我国产业结构特征及趋势。关于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分析。关于产业结构优化、合理化和高度化的过程及其相关问题。关于产业结构调整战略问题。主要是针对我国长期发展战略、经济和社会中出现的问题,赋予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但目前,国内对产业结构问题与市场结构的研究还处于分离的状态,两者的有机结合研究得还比较少。

近期产业结构变动的研究

国内90年代以来对于产业结构问题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

关于我国产业结构特征及趋势。比较早的有如刘鹤(1991)、江小涓(1995)、郭克莎(1998)、李铁军(1999)、王岳平(2002)等根据产业结构演变规律或者国际上有关“标准模式”,判断我国产业结构存在偏差和问题等。近几年来的研究有李金华(2007)[45]运用1952—2005年的社会总产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以及行业从业人数资料,对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变轨迹进行了测度和描述。张平(2007)[46]从产业结构水平、产业结构效益、产业构成和区域产业布局和转移4个方面分析中国东、中、西产业结构的差异及变化。郑适等(2007)[47]利用行业集中度和HHI指数,对2000—2005年我国主要行业的产业集中度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和描绘,并且分析了近些年来我国产业集中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国有企业改革、全球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产业政策以及反垄断立法的实施。

关于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分析。在供给、需求因素产业结构变动研究的基础上,相当多的研究文献进一步从具体的影响因素如从技术、外资等分析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如王岳平(2004,2005)研究了工业结构升级的动力因素、技术升级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吴凡(2007)研究了外资对我国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关于产业结构优化、合理化和高度化的过程及其相关问题。如周振华(1992)、李悦(1998)、苏东水(2000)、黄继忠(2002)等众多学者则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两个方面提出了产业结构优化的评价标准,这些评价标准归纳起来主要包括标准模式结构、产业平衡、供需结构关系、结构效应等内容(吴凡,2007)。

关于产业结构调整战略问题。主要是针对我国长期发展战略、经济和社会中出现的问题,赋予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如刘国光80年代初期对我国发展战略问题的研究,胡春力(1998,2006)主要从战略的高度研究工业结构低度化和装备制造业发展问题;更多的学者是针对单一的战略问题和重要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如自主创新能力问题、贸易条件恶化与出口结构升级问题、就业问题、重化工业化与能源资源支撑能力和污染压力等。(www.daowen.com)

少数进行比较综合的研究,但囿于模型的形式,而战略性不突出,如原毅军、董琨(2008)根据主导产业选择基准来作为确定有关产业结构战略重点的研究,提出了相应的产业结构优化目标,并建立了以高增长、高就业、低能耗、低污染为目标的产业结构优化模型。但该模型实际上只是研究了产业结构合理化问题,对于产业结构高度化问题并没有考虑。郭树言等(2008)就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经济运行与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与维护产业安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依据与实现方式、产能过剩行业的结构调整、新型工业化与服务业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与中小企业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在区域结构和产业组织结构方面,王业强等(2007)[48]对1980年以来我国制造业的地理集中变化进行了统计描述。1980—1991年,制造业地理集中度没有明显变化;1992—1996年,制造业地理集中程度上升比较明显;1997年以后,制造业地理集中度以一种平稳的趋势逐步提高;1980—2003年间,明显表现出向东部集中的趋势,而在东北、中部和西部,制造业所占份额逐年下降,该时段中国制造业的集中是一种增量的集中而非存量的转移。熊必琳等(2007)[49]分析了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特征。认为中国区域产业转移的阶段特征是:大部分工业行业还处在从产业扩散到产业集聚的阶段,现阶段的产业转移总体上是一种集聚式的转移。中国区域产业转移的区域特征: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的产业梯度势差明显,已经具备了转移的基础条件。但目前,国内对产业结构问题与市场结构的研究还处于分离的状态,两者的有机结合研究得还比较少。

关于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从三次产业比例关系,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大而不强,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产业发展模式粗放等方面进行研究。李京文(1998)[50]认为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有:1.第一产业的比重明显高于其他收入水平大体相同的国家,但农业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逐步下降;2.工业比重虽然很高,增长速度较快,但工业内部结构仍很不合理;3.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特别是第三产业中的第一个层次和第三个层次数量少、质量低;4.产业素质低,组织结构不合理;5.人口与就业巨大压力和劳动力素质低下并存,加重了结构转换的难度;6.地区产业结构趋同问题十分突出;7.产业结构的问题,归根结底是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不相适应,产业结构变化跟不上市场需求的变化。郭克莎(1999)[51]通过对1980—1997年我国产业结构变动的分析,认为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有:1.第二产业比重过高而第三产业比重太低;2.三次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差距过大;3.投入结构变动对产出结构变动的作用不明显。江小涓(1999)[52]认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产业结构与“一般模式”相比,仍有较大程度的偏离,就业结构的偏离要明显大于产值结构的偏离。江小涓(2005)[53]认为,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突出问题:1.自主创新能力不足;2.资源消耗仍然偏高;3.服务业发展明显落后,占GDP中的比重小、供给能力低、服务质量差。张玉春等(2006)[54]认为,我国工业结构升级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工业结构的实际高度化水平偏低,工业生产技术结构低,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差,资源利用率低,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产业集中度低,出口结构不合理,工业产品国际竞争力低。吕政(2007)[55]认为,当前我国工业结构调整与升级需要解决三大矛盾,即工业不断增长与农业滞后的矛盾、工业品相对过剩与局部短缺的矛盾、工业生产能力大与规模不经济并存的矛盾。陈英(2007)[56]认为,从工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看,我国是“工业国”,但是从生产力水平来看,我国与发达国家当时的“工业国”水平还有很大的距离,主要问题为:1.我国在“工业化”的同时没有出现生产率增长率的不断提高,甚至近年来还有下降的趋势;2.各地重复建设、重复生产、恶性竞争等现象比较严重;3.我国逐渐成为资源消耗高、污染高,但附加值低的加工基地,短期看虽然对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有贡献,但长期看会造成严重的阻碍。谭顺福(2007)[57]认为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1.生产结构不合理,生产供给结构不能适应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变化,一方面表现为低消费水平下地区性过剩,另一方面又表现为低配置下的高成本和低效益;2.产业结构比较粗放和落后,第一产业现代化程度很低,第二产业比重过高,但内在水平不高,低水平重复多,第三产业发展快,但水平不高,不能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3.各类产业内部“大而全”、“小而全”问题突出;4.地区之间产业结构趋同化严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7)[58]认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压力有:1.消费结构的升级对中国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带来新的压力;2.产业结构不合理既是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的表现,也是造成粗放型增长方式的重要原因;3.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和不合理的农村经济结构影响了国民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4.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和良性互动机制尚未形成;5.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快速上升;6.人口老龄化超常加快;7.中国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国内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8.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进行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9.消费未能有效引导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10.关键领域的改革滞后。王岳平(1997,2008)[59]认为结构升级的核心是加快技术进步,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率。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的主要矛盾由过去部门之间的不协调,转向研发设计、营销、品牌、供应链管理等关键环节和生产性服务业的滞后所导致的增长方式粗放、附加价值低(长期处于价值链低端)的制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