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推进农村绿色发展,优化生态环境

推进农村绿色发展,优化生态环境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加强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建设,落实县乡农村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普遍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化肥统配统施、病虫害统防统治,以水果、蔬菜和中药材为重点推行有机肥替代化肥和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2018年化肥农药使用量分别降低6万吨和1600吨。加快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机制。协调建立密云水库上游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落实引滦入津生态补偿机制。

推进农村绿色发展,优化生态环境

1.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分类有序退出超载产能。完善耕地休养生息财政补贴制度,休耕试点规模保持在200万亩以上。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推进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技术应用试点。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加强排污口监管和河流断面水质监测,对各类纳污坑塘和河渠进行专项整治。科学划定江河湖海限捕、禁捕区域,加强白洋淀衡水湖等湿地保护修复和北戴河近岸海域综合治理,推进湿地自然保护区及湿地公园建设。实施国土绿化三年行动,重点抓好燕山—太行山张家口冬奥绿化和雄安新区森林城市建设,2018年完成营造林917万亩。继续实施草原生态保护奖励补助政策,严格草原禁牧休牧轮牧,2018年重点建设9个万亩以上草原生态保护示范区,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71.6%。加强重点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水生态修复治理。严禁工业和城镇污染向农业农村转移。加强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建设,落实县乡农村环境保护主体责任。

2.推进农业节水节肥节药。开展农业节水行动,扩大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范围,全面推广结构节水、工程节水、农艺节水和机制节水,推广小麦节水品种和节水技术,推行“定额管理”“超用加价”“终端水价”等水价管理模式,2018年节水小麦品种及配套技术实施面积新增500万亩,累计达到2700万亩。普遍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化肥统配统施、病虫害统防统治,以水果蔬菜中药材为重点推行有机肥替代化肥和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2018年化肥农药使用量分别降低6万吨和1600吨。规范使用饲料添加剂,减量使用兽用抗菌药物。

3.加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在34个畜牧大县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行动,加大省级财政支持力度,分批次支持规模养殖场建设粪污处理设施,鼓励养殖密集区建设粪污集中处理中心,引导第三方开展粪污专业化治理,重点发展沼气、生物天然气和农用有机肥,2018年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90%,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0%以上。落实沼气发电上网政策,省级水污染防治资金继续支持畜禽污染防治。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装备纳入农机补贴范围,实行敞开补贴。严格落实秸秆禁烧制度,建立秸秆收储运体系,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5%以上。以县为单位开展废弃农膜全回收利用试点。探索种养结合、绿色循环生产模式,建设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www.daowen.com)

4.建立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落实农业功能区制度,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加快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机制。协调建立密云水库上游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落实引滦入津生态补偿机制。把所有天然林纳入保护范围,在重点生态区位推行商品林赎买制度。探索建立生态产品购买、森林碳汇等市场化补偿机制。推行生态建设和保护以工代赈做法,提供更多生态公益岗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