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构建生态宜居的乡村发展新格局,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构建生态宜居的乡村发展新格局,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农村社会文明和谐,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先锋战和突破口。要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推动房前屋后整治,大力开展农房规范行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支持。提高对农村公路建设,污水、垃圾处理及美丽乡村建设的补助标准。

构建生态宜居的乡村发展新格局,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农村社会文明和谐,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先锋战和突破口。近年来,各地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中央和各地不断加大投入扶持,计划“十三五”期间全国建成6000个左右美丽乡村;目前全国通公路、通电、通电话的村基本实现了全覆盖,接近90%的农村通上宽带互联网;所有省份都提出了到2020年前完成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目标的计划,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行动建立了逐省验收制度;全国53.5%的村完成或部分完成改厕。但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状况仍很不平衡,脏乱差问题在一些地区还比较突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短板。要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

(一)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着重对重要通道沿线、重要流域沿线、重点区域周边和具有特殊意义的村庄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大力推广美丽乡村建设的“浙江经验”,不同条件的地区因地制宜,根据自身实际打造美丽乡村初级版、高级版、升级版。要大力建设、提升一批美丽乡村示范县、示范乡镇,重点打造一批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指导培育一批可借鉴推广的示范典型乡村(生态保护型、文化传承型、休闲旅游型、环境政治型等),“串点连线成片”打造一批美丽乡村景观带。实行全域规划、全域提升、全域建设、全域管理,推进美丽庭院、精品村、风景线、示范县四级联创,构建“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线一风景、一县一品牌”的大美格局。健全工作机制,建立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清单和督查考评机制,组建协调领导小组,构建城乡互联网互通投资创业就业和消费新机制,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保障。

(二)加强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厕所革命。一是扎实推进农村垃圾处理行动。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建立健全符合农村实际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推行生活垃圾就地化、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分类处理,努力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全覆盖。二是有序推进农村污水治理行动。加快建设乡镇污水设施配套管网,并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覆盖;推广低耗高效的污水处理技术和生态处理工艺;实施房前屋后河塘沟渠清淤疏浚,逐步消除农村黑臭水体。三是大力开展农村厕所革命。引导农村新建住房配套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在人口规模较大的村镇配套建设公共厕所,在环境容量较小的村镇加快推进户用卫生厕所建设和改造。(www.daowen.com)

(三)提升村容村貌。推动房前屋后整治,大力开展农房规范行动。推动各县区选取一批中心村开展规范农房整治试点工作,编制农房建设导则和农房建设通用图集,强化农房建造技术服务和指导,加强农村建筑工匠管理,引导各县区建设一批农村住宅小区和农民示范房。大力提升农村建筑风貌,突出乡土特色和地域民族特点,加大传统村落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力度,提升田园风光品质。实施沿路沿江整治行动,开展拆除违建乱搭、装饰建筑立面、新建绿地绿化带、修复治理已毁山体、整治沿线环卫、落实文明施工等整治工作,提升沿路沿江的村容村貌。

(四)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支持。要发挥各级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创新财政涉农资金使用方式,因地制宜推行一事一议、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贷款贴息等,引导不同经济成分和各类投资主体以独资、合资、承包、租赁等多种形式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支持民间资本以BT、BOT等形式,参与农村安全饮水、污水治理、沼气净化等工程建设。提高对农村公路建设,污水、垃圾处理及美丽乡村建设的补助标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