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播媒体的现状
在电视媒体尚未兴起以前,广播媒体经历了一段辉煌的发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初,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渠道依次为广播、报纸、电视。90年代电视媒体兴盛起来以后,受众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渠道发生了很大改变,依次变为电视、报纸、广播。电视的普及使广播陷入了低潮。随着互联网向传统的大众媒体(报纸、广播、电视)发起的冲击,广播媒体更加受到冷落,甚至陷入了困境,广播媒体在发展过程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20世纪上半叶的辉煌时代不可同日而语。
广播媒体作为传统媒体中唯一的非视觉媒体,经历了近百年的沧桑发展。从听众的角度来看,广播可谓是“无处不在”,听众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局限,不受工作和休闲的限制,不受地点的约束,随时可以收听广播,可以在流动中收听是广播的一大特点,也是广播的优势,广播媒体因此被称为“移动”媒体。这些年城市人在户外活动的时间加长,对信息需求的渴望度增强,生活节奏加快,车辆增多,广播媒体作为适合市场需求的“移动”媒体,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关注。随着众多受众的回流,广播机制的改革,广播媒体在众多媒体激烈竞争中飞速发展,我国的广播事业也迎来了新的生机。
(二)广播公益广告的传播特点
广播的发展意味着广播公益广告的发展,广播的发展优势尽可以转化为广播公益广告的传播优势。
1.广播公益广告是流动的,收听方便
广播是一种个人化、一对一的媒介。市场经济环境下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广播能够帮助人们在动态中获取信息,它携带方便,速度快,灵活性大,在接触不到其他媒体的环境中也能利用它接收、了解外界信息。广播公益广告是流动的,这是其独特之处:一是因为收听广播公益广告的工具携带方便;二是广播传送的是声音,人们仅通过耳朵就可以接收信息,不会影响人体其他部位和器官的功能和运动。广播公益广告有着占领传播流动空间的得天独厚的条件,人们可以在各种状态下接收广播公益广告。(www.daowen.com)
2.广播公益广告可以调动听众的想象力
人的听力系统不但能够记录瞬间即逝的声音,还能由此联想到与过去和未来相关的事物。声音能够赋予听众以想象的余地,广播是属于个人的传播媒介,它可让人们自由地想象。所以,广播常被人们称誉为“脑海中的剧院”。广播只作用于人们的听觉,它采用的基本传播手段是语言、音乐、音响,语言和音乐具有传情性强的特点,音响具有传真性强和现场感强的特点,它通过调动听众的想象力,给人一种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感觉。广播公益广告可以通过播报的语言、气息、情感等声音的多种表达技巧的巧妙结合,营造出某种意境,激发听众的想象力,赋予人们广阔的想象空间,尤其是音乐和音响等声音的运用,可以将听觉感受转化为视觉感受,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没有形象的缺陷,从而激发感情,使听众产生无限的想象,在脑海中建构画面。
3.广播公益广告覆盖面广,受众广泛
广播的覆盖面广,几乎不受空间的限制,听众无论在乡村或在城市,无论出行还是在家,只要拥有接收设备,就可以方便收听到广播公益广告;而且目前广播技术飞速发展,能够顺利地把广播信号直接传送到环绕地球的通信卫星上。从传播方式上讲,广播的快捷方便是报纸、电视等媒体无法比拟的,所以广播公益广告可以迅速传播。广播公益广告传播的对象广泛,只要有听力,能听懂广播,就可以收听广播公益广告。
4.广播公益广告制作容易,费用低廉
广播公益广告在制作上需要的设备和技术相对简单,制作费用低廉,发布成本也不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