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方案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方案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把山水林田湖草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方案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把山水林田湖草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补齐生态短板,增强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实现乡村生态宜居,这对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意义重大而深远。

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分类有序退出超载的边际产能。扩大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科学划定江河湖海限捕、禁捕区域,健全水生生态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开展河湖水系连通和农村河塘清淤整治,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加大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力度。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继续开展退耕还湿。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把所有天然林都纳入保护范围。扩大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建立成果巩固长效机制。继续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等林业重点工程,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继续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有效防范外来生物入侵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是补齐乡村振兴生态短板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绿色发展,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普遍共识。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变革,推动了产业升级,也助推了“绿色革命”。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也把生态文明建设与广大群众的民生问题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对乡村生态文明道路提出了具体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乡村生态文明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长期以来,为解决农产品总量不足的矛盾,我国拼资源拼环境,农业发展方式粗放、资源过度开发,导致一些地区农业农村生态系统退化、生态服务功能弱化,农村生产生活生态受到严重影响。由于没有同时、同步、系统保护好农业农村田、林、土、水等自然生态空间,森林质量不高、耕地质量退化、草原生态系统脆弱、渔业物种资源保护形势严峻、沙化土地面积较大、湿地侵占破坏严重等问题突出,生态保护和修复的效果不尽理想。生态环境脆弱,直接影响到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和全体人民身体健康,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走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协调发展共赢的绿色发展之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既是破解农业农村发展瓶颈的客观需要,又是党中央深刻综合把握“三农”发展新形势,顺应广大人民群众殷切期盼所做出的重大决策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核心是要在乡村振兴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把乡村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乡村振兴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要完善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严格保护乡村生态环境,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的生态基础。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的乡村环境,保留乡土气息、保存乡村风貌、保护乡村生态、治理乡村生态破坏,让乡村有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生态环境,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完善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严格保护乡村生态环境,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的生态基础。打破分割的生态管理体制,统筹兼顾农业农村各生产要素、自然生态空间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针对农业农村发展的突出问题不断创新机制,既有利于美好生态环境的实现,又有利于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自我调节、自我循环。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乡村振兴的突出位置,有序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全面兼顾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准确把握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坚持绿色兴农发展理念,按照系统工程思路加强乡村生态保护修复,不断提升乡村自然生态承载力,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满足人民亲近自然、体验自然、享受自然的需要。(www.daowen.com)

一是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统一保护、统一修复乡村自然生态系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从根本上扭转忽视生态和可持续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二是要确立发展绿色农业就是保护生态的观念,突出降低农业农村群众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做到取之有时、取之有度,坚定不移推动农业农村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增强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是要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维护乡村生态优势,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

新时代中国特色农业绿色发展道路,一是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划定和保护好生态红线,提升农业农村自然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二是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扩大退耕还林还草,强化湿地保护和修复。三是严格保护耕地,扩大耕地轮作休耕试点,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