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精品村落:日本一村一品运动

精品村落:日本一村一品运动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持续推进农业产业融合关于农村产业融合,日本走出了两条独具特色的道路,一是实施“一村一品”农业产业发展模式,二是推进“六次产业化”行动。1979年,日本大分县知事平松守彦最先提出开展“一村一品”运动,目的是转变家乡日益衰落的趋势。大分县“一村一品”活动,积累了经验,成为成功的案例,在全国掀起了建设“一村一品”的热潮。发散思维,集中智力,创新性的措施最终推动“一村一品” 运动的持续深入。

精品村落:日本一村一品运动

日本的现代化进程可追溯到19世纪,在20世纪中期,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短短30年内,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工业革命的开展,使日本迈入发达国家的行列,但在其工业化过程中出现了与其他国家相同的问题,农业及其关联产业发展的滞后,带来不平衡、不协调发展,整个社会出现诸多矛盾。如何扭转农业农村衰落趋势、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成为摆在国家面前的首要问题。日本农村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6年至1960年,主要目标是完善农业相关制度体系的建设,促进粮食增产,降低对粮食进口的依赖。第二阶段是1961年至1975年,主要的目标是振兴乡村经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这一阶段,多部法律出台,对农业生产进行宏观调控,对耕地严格把控,保护了土地资源,此时城乡差距不断缩小。第三个阶段是1976年至今,主要的任务是开展“一村一品”运动,实行以“六次产业化”为特征的农业产业融合,着力开发农业的多功能性。

(一)进行“市町村”大合并,扩大村庄规模

日本的“市町村”合并有特殊的历史背景。首先日本推行地方行政分权,小规模分散的村庄,行政管理困难,难以应对逐渐扩大的工作范围与工作业务,市町村的合并,可以带来规模效应。其次,政府财政状况日益严峻,负债率高,扩大市町村的规模,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增加税收的同时节约管理成本。1953年,日本发布《町村合并促进法》,以立法的形式推进市町村合并,短短的三年间,日本市町村的数量减少了大约三分之二。1965年之后,日本又开展市町村的自主合并,此后的市町村在结构上发生较大变化,但在数量上保持稳定,市的数量不断增加、町和村的数量在不断地减少。市町村合并过程中,地方政府十分尊重村民的意愿,村民拥有足够自由选择的权利。设立严格的相关程序,在地方法律规定的前提下成立“合并协议会”,由协议会负责整个合并的过程,负责向村民披露各项信息,召集村民对重大决策进行投票表决。日本这一举措,推进了农村城市化,扩大城市圈,给居民生活带来便利。

(二)持续推进农业产业融合

关于农村产业融合,日本走出了两条独具特色的道路,一是实施“一村一品”农业产业发展模式,二是推进“六次产业化”行动。1979年,日本大分县知事平松守彦最先提出开展“一村一品”运动,目的是转变家乡日益衰落的趋势。他通过实地走访考察,为村民详细讲解“一村一品” 的内容,利用各种媒介扩大宣传。这个运动的实质是划定某个村或某个地区为重点区域,充分挖掘该区域的独特自然资源,发挥优势,打造一个独一无二的品牌向全国甚至是全世界推广,提升品牌知名度。大分县走在“一村一品”建设的前列,在宣传方面,设立“一村一品馆”邀请各地人民参观,在各大媒体展出该地区的特色产品。搭建大城市平台,在东京举办大分市场,让社会各界人士品尝当地特色农产品制作的食物。在动员村民方面,大分县打破常规,发挥基层官员的带头人作用,与村民直接对话,取得民众支持,对有想法的农民提供培训与指导。大分县“一村一品”活动,积累了经验,成为成功的案例,在全国掀起了建设“一村一品”的热潮。发散思维,集中智力,创新性的措施最终推动“一村一品” 运动的持续深入。(www.daowen.com)

20世纪90年代日本学者今村奈良臣提出了“第六产业”的概念。在今村奈良臣看来,“六次产业”有两种效应,一是1+2+3实现加法效应,延长农业产业链,对农产品进行深精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二是1×2×3实现乘法效应,其原因是要在产业融合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实现价值增值,一旦某个环节的效益为零,整个产业链的效益乘积也为零。根据“第六产业”的理念,日本最先开展以“六次产业”为核心的“六次产业化”行动。旨在搞活农村经济,将外部价值内在化,实现农业的价值增值与农民的增收。由政府牵头,完善对农村“六次产业”的政策支持体系,在法律上,日本农林水产省在2011年实施了《六次产业化法》,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促进农林水产品的“地产地销”,即在本地生产与本地销售,有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发挥本土市场的作用。不仅如此,政府还设立专门的部门对“六次产业”进行规划、政策推进、效果评估等方面的工作。设立“六次产业”专项基金,支持农业产业发展融合。

(三)多样化的政府补贴,鼓励从事农业生产

日本国土面积狭小,耕地面积仅有12%,资源禀赋较差,分散的土地经营模式无法满足国内需求的增长。集中经营对小农户来说难以实现。日本实行多样化的财政补贴,给予农民支持。日本的农业是公认的补贴型农业,最主要的补贴有四种:一是农业补贴,是最重要的补贴也是份额最大的补贴,对农村生活基础设施与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保险、农业贷款、先进设备的购买等进行补贴,最高补贴额达到50%。二是针对贫困山区的直接补贴政策,实行两分法,一半补贴面向村庄,用于提高村庄整体发展水平,一半补贴直接用于增加农户收入。2000年出台《中山间等地区直接支付制度》,对农户承租土地的不同状况实行差别化的补贴,近几年该项补贴的标准提高并细化。三是为环保型农业发放的现金补贴。2011年日本制定“环境保全型农业支付制度”,对减少一半以上化肥农药使用量的农户提供现金补贴,优先提供国家扶持资金和中长期低息贷款,2014年这项直接支付被纳入法律,严格规定与执行。四是平地整理费和流转促进补贴。农民独自承担平整土地的费用较高,且土地流转缓慢,政府提供补贴之后,农民的负担减轻。政府介入土地流转成立中介机构,承担土地整理、平整、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费用,农民不再承担任何费用,有效促进了土地流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