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司机接到订单开始,到乘客下车并完成支付,整个过程存在大量人与人的触点。人的行为不像机器算法,我们不能期望所有人都按照设定的方式行动,于是,在双方交互过程中,就可能发生各式各样的纠纷。滴滴客服团队有近9 000名客服,7×24小时提供服务,日均处理30万进线,涵盖了超过2 600个不同场景的问题。面对大量的服务纠纷,平台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快速、准确的判责能力,这是网约车平台的常见难题。
我们先说一个典型的场景:司机和乘客都如期到达上车点附近,但因上车点复杂的交通状况,加上司机与乘客的方言口音问题,沟通不畅,双方多次通话后仍然找不到彼此,最终司机只能取消订单,乘客、司机均表示不满。此时,平台应如何判断责任归属?是否要惩罚责任方,补偿受损方?
站在司机和乘客角度,自己都按约定到达了上车点,且多次主动联系对方,均表现出了极强的履约意愿。此时,若乘客要求平台惩罚司机的“主动取消”行为,或司机要求乘客支付“空驶补偿”,平台就陷入了两难境地。滴滴每天有数千万订单,这种棘手情况并不少见。
有人提议按“顾客就是上帝”的原则来处理,司机有义务多付出一些:在没有接到乘客的情况下,都不能主动取消订单。但这显然是偷懒的决策,司机要赚钱,时间就是金钱,如果乘客未准时出现在上车点(司机到达后被乘客要求再等一会儿的情况很多,但大城市中很多位置是禁止司机停车等候的),要求司机无休止地等待乘客是不公平的。若如此简单决策,长此以往,司机群体必然怨声载道。
那应该如何思考这个同题呢?还是从矛盾根源入手。本质上这是一个“判责不清”的案例,惩罚任意一方都不公平。可见,通过惩罚一方来补偿另一方的方式,是我们陷入死结的原因,这是典型的“跷跷板”价值观,即“偏袒一方,另一方即受损”。
破局之道,在于将价值观从“跷跷板”改为“弹簧”。
首先,我们需要将双方的判责分离,即乘客无责不代表司机一定有责,反之亦然。这样,就在“司机有责,乘客无责”“司机无责,乘客有责”的结果之外,新增了一种“判责不清”(双方有责或双方无责)的情况。(www.daowen.com)
其次,通过引入“平台”这个角色,在判责不清时,由平台介入以承担补偿责任。如此,就赋予了判责系统弹性,一部分问题迎刃而解。在“判责不清,平台承担”的价值观指导下,滴滴相继推出多个判责、补偿相关产品。
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产品是“平台垫付”功能。在订单结束后,乘客可能不会及时打开App,会直到下次打车时才支付。在司机侧,就表现为订单完成后迟迟未收到车费,司机焦虑感强烈。平台推出的垫付功能,就是先将车费给到司机,再向乘客追要车费,时间差之内的资金成本由平台承担。
一段时间之后,平台将垫付订单比例提升到很高,只有极少量的订单因为风控等原因未行垫付。但即便如此,产品团队还是会收到大量司机“未收到车费”的抱怨。经分析,未垫付比例虽然降到很低了,但考虑到滴滴每个月有天文数字般的7亿订单,仍有大量司机在一个月内会碰到未垫付订单。此时,平台有两种选择:一是要求更多乘客在订单前支付,虽影响乘客体验,但可以大幅降低坏账风险;二是升级垫付标准,只要司机没有问题,即使订单已被明确识别为作弊订单,平台也将车费垫付给司机,由平台承担坏账。
因平台未能在乘客发单前识别坏账风险,属于“判责不清”的范畴,所以平台未及时拦截,导致司机承担后果。按照“判责不清,平台承担”的价值导向,最终由平台先承担这部分成本,再通过优化识别策略、模型,逐渐降低成本。
从平台角度来看,这种价值观虽然为平台增加了成本,但如果司机长期抱怨连天,一定会导致更多司机流失。所以,这个问题最后还是可以转化为效率、经济层面的权衡。最后,从结果上看,在这个价值观的指导下,在司机侧关于“规则公平性”的各项口碑、体验指标有了质的提升。
在此之后,滴滴内部还逐渐理解了“上游问题上游解决”“用户认为不公平就是不公平(以大众评价为参照系)”两个价值导向。以前者为例,通过分析判责不清的场景,我们发现其中的根因都来源于“上游”。举个例子,司机开错路导致迟到,不一定是司机主观恶意,有时可能是平台导航提醒不够及时。相比于平台承担判责成本,通过推动上游重视并解决问题,是效率更高的方式,这背后都是对成本的权衡。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平台承担了“判责不清”的代价,“上游”体验瑕疵背后的代价或改进收益忽然变得特别容易衡量。在此之后,要推动上游部门解决问题,也就容易多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