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决策目标:追求价值最大化

决策目标:追求价值最大化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后一类“完美新用户”感受到的新体验与旧体验差值特别大,往往会满怀感激和认同,对产品和公司品牌产生光环效应,有较高概率会成为最忠诚的用户,会主动进行口碑传播,未来还会充分信任和积极接受该公司的新产品,他们是公司的品牌价值和长期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来源。

决策目标:追求价值最大化

前文已讲过,用户价值=新体验-旧体验-替换成本,产品经理可以用这个公式,来指导决策

产品经理应追求新体验最大化

将新要素引入原有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如能有效应用,即可创造大量新价值——这也是创新的本质含义。历史上,计算机、互联网、智能手机、移动支付,都是重大新要素。产品经理的职责,就是加速新要素的应用与普及。

新要素不仅限于新技术,也包括新人群(如有些产品要下沉到三四线用户)、新渠道(如公众号、小程序、抖音)、新方法(如AB测试、产品驱动、数据中台等)、新工具(例如工作中用到的生产力工具,iPhone、钉钉、维基百科、谷歌等都可创造更好的新体验)等等。

新要素的影响可叠加。比如引入“流水线”这种新方法之后,汽车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汽车价格下降。用户的价格敏感度是呈金字塔形分布的,越往底部下沉,用户量越大,“流水线”这个新要素就带来汽车用户量的大幅提升。“汽车普及的浪潮”继而又成为新要素,使得开设在郊区的沃尔玛这种商业模式成为可能(市中心百货大楼的商品价格中很大一部分是租金,郊区租金很便宜,郊区沃尔玛的商品也相应地很便宜,但在汽车普及前这种模式不可能成立)。商家通过各种降低成本的方法,可以为用户提供性价比更优的商品,于是创造了更好的新体验。

新体验不限于新要素与旧要素的结合,旧要素与旧要素的新组合,也可以创造新体验。

产品经理应将旧体验最小化

旧体验是已发生的历史经验,或是别人的产品,产品经理当然没能力去改变旧体验。所以,产品经理将用户的旧体验最小化,靠的是选择特定情境下的用户和选择用户的参照系。用户不是自然人,而是需求的集合。需求是可以从各个角度无限细分的,将旧体验最小化,本质上是选择旧体验最差的被替代品的用户。

极端情况之一是产品面向整个行业的“完美新用户”,这类新用户没用过同类竞品,对于同类产品的旧体验为零,寻找这样的新场景和新用户是性价比最高的。此时,即使你的产品体验做得比竞品差也没关系,因为新旧体验差太大了。

举个例子,假设早期搜索引擎A与B竞争时,某个月A增长了200万新用户,其中100万是用过B或其他搜索引擎的,另外100万是从未用过搜索引擎的,但只有后者是“完美新用户”。这两类新用户反映在公司的业绩月报和财务报表上是一样的,都是增长了100万用户或增加了多少成交总额,但是,产品给这两类用户创造的用户价值却有天壤之别。

对于用过其他搜索引擎的新用户,他们感受到的新旧体验差是有限的(在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里,竞品的技术和产品一般是逐渐接近的,拉开的差距不会特别大,除非是新技术应用初期),他们对A公司的产品和品牌的认同度就不会高出很多。

而后一类“完美新用户”感受到的新体验与旧体验差值特别大,往往会满怀感激和认同,对产品和公司品牌产生光环效应,有较高概率会成为最忠诚的用户,会主动进行口碑传播,未来还会充分信任和积极接受该公司的新产品,他们是公司的品牌价值和长期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来源。

而且,一旦成为A搜索引擎的完美新用户,他下次再有机会用上B搜索引擎时,用户价值的感知是以A搜索引擎的旧体验为参照系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从日常简单搜索应用是很难感知出这个新旧体验差别的,于是这些新用户就很难再流失。A搜索引擎还可以在很多产品细节上做针对性的优化,让用户使用某类关键词搜索时认为A的体验明显比B好。

还有一个重要影响是,大众用户对于什么是搜索引擎的理解是市场建构的,并不会遵从工程师标准或媒体专家标准——如果大众用户先用到A,先体验到A的一系列垂直搜索和产品体验优化,先以A为标准建立了搜索引擎概念标准,当他们后来再用上B时,只会认为B这个搜索引擎好差,感觉哪里都不好。

“完美新用户”概念带给产品发展路径的一个方法是:一种全新种类的产品出现早期,不一定只能做首创发明者,即使是模仿者、后来者也会有机会。一旦产品的用户价值被验证(不要追求大版本和完美功能),应该最快速地提高市场渗透率,把所有“完美新用户”的新体验都变成旧体验,之后竞品再想抢市场就很难了,因为它会面临把“新体验与旧体验之差”做到大于“替换成本”的问题。

有同事提过一个产品方向决策问题,他发现某个新方向可能有不错的机会,但不能借力于现有成熟优势业务,企业的精力和资源有限。他应该选择围绕成熟优势去拓展业务,还是选择新方向、新产品?这个问题如果用“新体验—旧体验”的理论可以这么解释:如果潜在需求量较大,且看到有一种新要素(不论是降了某种成本还是提高了某种效用)导致未来市场是成长型市场,那么企业有没有优势不重要,只要去做了,先发优势就会成为最大的优势,可以把自己先变成旧体验。

极端情况之二是垄断。用户没有别的选择,相当于旧体验为零。此时,即使大家都在骂这个产品难用,也依然会用。不是只有市场份额的独家垄断或寡头垄断才叫垄断(为便于大众理解,这里依然沿用市场份额的伪垄断定义,但学过经济学就会明白,除了垄断行为,只有强制准入限制才是真垄断),因为产品有情境性,所以在任何场景下只要让用户没有选择,就形成了局部垄断,创造了旧体验为零的场景。比如,本来你在货架上的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中选一种时,获得的是心理上的两者体验差值,但当一个加油站连锁超市或者一个连锁餐饮店只卖百事可乐不卖可口可乐,这就形成了局部垄断,这时你只能选择喝百事可乐或不喝可乐,这个用户价值的差值是巨大的,用户难以拒绝。

产品经理应将替换成本最小化

最常见的替换成本是认知成本、获取成本、使用成本,而广义来说,价格和所有交易成本也都是替换成本。一般来说,产品经理要么降低自己用户的替换成本,要么提升自己用户的流失成本(相当于提高了竞品的替换成本)。(www.daowen.com)

认知成本包括品类认知(如了解触屏手机)成本、品牌认知(如了解苹果华为小米)成本、美誉度认知(如口碑评价)成本等等。

获取成本包括渠道(如公众号、小程序、App、二维码)获取成本、下载成本(如减少安装包大小)等等。一个极端的例子是捆绑安装,此举大幅降低了替换成本,但依然受新旧体验差影响(若产品太烂,相对市场平均水平是负体验,用户还是会走)。

交互视觉成本就属于使用成本。越简洁易用,使用成本越低;越沿袭原有用户的习惯,使用成本越低;极端情况下,有些产品直接复制行业已有的交互,使用成本几乎为零。又如,某些产品随使用时间的延长,体验变好(如个性化推荐型产品),此时用户切换到其他产品的成本就会升高。

产品经理应根据上述公式去考虑产品相关的用户

上述公式有较强的通用性,除了用于分析作为使用者的用户,还可以用于分析产品价值链上的其他各种角色,包括但不限于客户、政府、大型互联网公司、员工、股东供应商和合作伙伴、替代品和被替代品、受外部影响的第三方等。在做决策前,把以上每个角色当作用户,套用该公式思考,有助于提升预判和决策的准确性。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这个公式其实大致可以看作“净收入=毛收入-机会成本-交易成本”。但站在产品经理的角度,用“体验”这个词强调了用户的非货币成本,方便互联网人群理解,所以在实践中被不少人接受和应用。

这个公式是一个主观价值判断的辅助工具,不是一个真的可以用加减法运算的公式。举个例子,比如贸易制裁,不论是限量、加税、不买你的、不卖给你中的哪一种,那些被减少的交易,都会造成己方损失,可以看作用“己方损失”这个货币,购买了“对方损失”这个商品。是不是一定要让己方损失小于对方损失才是正确的决策?不一定,因为这些价值里,货币损失相对容易衡量,但还有很多无法客观度量的非货币成本和非货币效用,受益者和受损者也是一个差异化的分布模型,所以最终只能取决于决策者的主观价值判断。

用户价值判断的权衡视角

这些千变万化的价值判断,不少是难以准确度量的,有几个常用权衡视角可以辅助提高主观判断质量。

对自我认知的认知:做这个判断所需的完备信息,我的认知程度可以打几分?可能用什么方法,值得付出多少成本,来获取哪些信息?我可能存在哪些认知偏差?概率思维和克服我方偏误,仅仅这两点就能大幅降低认知偏差发生率,就像饭前便后洗手降低疾病率一样。

对给定目标的批判性思考:我做这个判断的目标是什么?我的目标(或任务)理性吗?为什么不能是其他目标呢?从确定这个目标到现在,有什么关键变量(约束条件)已发生变化或将会发生变化?

参照系:参照系严重影响用户价值大小。怎么定义新体验、旧体验?这里有哪些参照系相关的认知偏差,会怎样影响我、影响用户、影响各方关联人?人们觉得不公平、不满意、满意时用的参照系是怎样的?

成本:谁在分析问题时只谈收益或只谈成本,那他不是骗子就是傻瓜。一个有意识的行为,成本和收益必须一起考虑。直接成本、交易成本、机会成本、风险成本(行为会引入什么新风险)分别是什么?

不确定性决策:尊重和敬畏这个世界的不确定性,很多决策的结果取决于无数个体和群体的未来决策或超越已知规律的未来变化。

概率(风险决策):这件事按照预期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同时考虑收益和成本依然不够,还要预判发生概率,得出预期效用(决策备择项)这个可以真正用来判断比较的价值:(收益-各种成本)×概率=预期效用。

非货币价值(跨效用决策):人的欲望是无穷的,约束条件也是变化无穷的。不能只考虑货币价值,效用是需要跨属性权衡取舍的。比如找工作时只考虑工资,哪怕还考虑了奖金、期权也是低质量决策,可以考虑的包括但不限于业务成长前景、团队氛围、领导情况、升迁机会、公司声誉、学习环境、所在城市、离家远近、上下游协作方、加班情况、出差频率、管理制度、行业前景、福利、价值观、稳定性等。

外部性:企业或用户的目标有外部性,需要以更广的视野权衡取舍。一个用户的多个目标(期望价值)可能互相冲突,一个用户与另一个用户的目标也可能冲突,用户目标与受产品影响的各种第三方也可能互相冲突。

时间性(跨期决策):价值判断的对错受时间影响巨大。一个产品增长策略以3个月为时间标准进行衡量是对的,但以3年为时间标准来衡量却可能是错的。那么,你的决策者会选择3个月还是3年?比如一个用户抽烟、暴食或长时间沉溺于游戏、小视频、公众号,从短期来评价他是自愿的、快乐的、获得较大效用的,从长期来评价,他未来很可能后悔。作为产品经理,要怎么选择尺度,怎么细分用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