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确认范围:项目成果验收与质量控制的不同

确认范围:项目成果验收与质量控制的不同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知识点一 确认范围是正式验收已完成的项目可交付成果的过程。解读 确认范围就是让客户验收和接受可交付成果。知识点三 确认范围过程与控制质量过程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关注可交付成果的验收,而后者关注可交付成果的正确性及是否满足质量要求。知识点五 检查是指开展测量、审查与确认等活动,来判断工作和可交付成果是否符合需求和产品验收标准。

确认范围:项目成果验收与质量控制的不同

知识点一 确认范围是正式验收已完成的项目可交付成果的过程。本过程的主要作用是,使验收过程具有客观性;同时通过验收每个可交付成果,提高最终产品、服务或成果获得验收的可能性。(《PMBOK®指南》第133页)

解读 确认范围就是让客户(或发起人)验收和接受可交付成果。

知识点二 确认范围过程的输入:项目管理计划、需求文件、需求跟踪矩阵、核实的可交付成果、工作绩效数据。工具与技术:检查、群体决策技术。输出:验收的可交付成果、变更请求、工作绩效信息和项目文件更新。(《PMBOK®指南》第133页,该过程的输入、工具与技术和输出见《PMBOK®指南》第133页图5-14,该过程的数据流向图见《PMBOK®指南》第133页图5-15。)

解读 既然是让客户(或发起人)验收和接受可交付成果,那么“验收的可交付成果”当然就是本过程的输出。提交给客户(或发起人)验收的可交付成果必须经过项目承建方内部先行检测把关,因此“核实的可交付成果”自然就成为了本过程的输入。

知识点三 确认范围过程与控制质量过程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关注可交付成果的验收,而后者关注可交付成果的正确性及是否满足质量要求。控制质量过程通常先于确认范围过程,但二者也可同时进行。(《PMBOK®指南》第134页)

解读 确认范围过程和控制质量过程主要存在三方面的不同:①主导对象不同,确认范围的主导对象是客户(或发起人),控制质量的主导对象是QC(质量控制人员);②目的不同,确认范围的目的是让客户(或发起人)验收可交付成果,控制质量的目的是确保可交付成果与质量标准相一致;③实施的时期不同,一般来说,质量控制在前,确认范围在后。(www.daowen.com)

知识点四 核实的可交付成果是指已经完成,并被控制质量过程检查为正确的可交付成果。(《PMBOK®指南》第135页)

解读 核实的可交付成果是控制质量过程的输出。

知识点五 检查是指开展测量、审查与确认等活动,来判断工作和可交付成果是否符合需求和产品验收标准。检查有时也被称为审查、产品审查、审计和巡检等。(《PMBOK®指南》第135页)

解读 检查是客户验收可交付成果的手段之一。文件审阅、产品测试、委托第三方检测等都是检查的手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