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一 创建工作分解结构(WBS)是把项目可交付成果和项目工作分解为较小的、更易于管理的组件的过程。本过程的主要作用是,对所有要交付的内容提供一个结构化的视图。(《PMBOK®指南》第125页)
解读 创建WBS就是把项目范围说明书分解成可估算、可分工、可控制的可交付成果。三个条件任何一个不满足,都必须进行进一步分解。
知识点二 创建WBS过程的输入:范围管理计划、项目范围说明书、需求文件、事业环境因素、组织过程资产;工具与技术:分解、专家判断;输出:范围基准、项目文件更新。(《PMBOK®指南》第125页,该过程的输入、工具与技术和输出见《PMBOK®指南》第125页图5-9,该过程的数据流向图见《PMBOK®指南》第126页图5-10。)
解读 范围基准包括项目范围说明书、WBS和WBS词典。范围基准是创建WBS的输出,不是定义范围的输出。
知识点三 WBS最底层的组件被称为工作包,其中包括计划的工作。工作包对相关活动进行归类,以便对工作安排进度、进行估算、开展监督与控制。在“工作分解结构”这个词语中,“工作”是指作为活动结果的工作产品或可交付成果,而不是活动本身。(《PMBOK®指南》第126页)
解读 工作分解结构中所有层次上的元素都被称为WBS元素,只有最底层的WBS元素才被称为工作包。
知识点四 分解是一种把项目范围和项目可交付成果逐步划分为更小、更便于管理的组成部分的技术。(《PMBOK®指南》第128页)
解读 工作分解结构是以可交付成果为导向的工作层次分解,因此被分解到最低层的工作包一定是可交付成果,而不是需要执行的活动(需要执行的活动是项目时间管理知识领域中的定义活动过程的输出)。
知识点五 要把整个项目工作分解为工作包,通常需要开展以下活动:识别和分析可交付成果及相关工作;确定WBS的结构和编排方法;自上而下逐层细化分解;为WBS组建制定和分配标识编码;核实可交付成果分解的程度是否恰当。(《PMBOK®指南》第128页)
解读 识别和分析可交付成果及相关工作、确定WBS的结构和编排方法、自上而下逐层细化分解、为WBS组件制定和分配标识编码、核实可交付成果分解的程度是否恰当,这五项工作应该依次完成。因此,创建WBS的最后一项工作应该是核实可交付成果的分解程度是否恰当。
知识点六 WBS可以采用提纲式、组织结构图或能说明层级结构的其他形式。通过确认WBS下层组件是完成上层相应可交付成果的必要且充分的工作,来核实分解的正确性。(《PMBOK®指南》第131页)(www.daowen.com)
解读 工作分解结构包含了完成项目所必要且充分的工作,既不多也不少;项目范围必须体现在工作分解结构中,工作分解结构中没有的工作不属于项目的范围。
知识点七 过细的分解会造成管理努力的无效耗费、资源使用效率低下、工作实施效率降低,同时造成WBS各层级的数据汇总困难。(《PMBOK®指南》第131页)
解读 管理工作就是要追求投入产出比最大化,因此分解的粒度要适可而止,过细的分解容易造成管理浪费;当然分解粒度过粗,又达不到最佳的管理效果。
知识点八 WBS包含了全部的产品和项目工作,包含项目管理工作。通过把WBS底层的所有工作逐层向上汇总,来确保既没有遗漏的工作,也没有多余的工作,这有时被称为100%规则。(《PMBOK®指南》第131页)
解读 工作分解的100%规则就是不多不少,刚刚好。
知识点九 把每个工作包分配到一个控制账户,并根据“账户编码”为工作包建立唯一标识,是创建WBS的最后步骤。控制账户是一个管理控制点,在该控制点上,把范围、预算、实际成本和进度加以整合,并与挣值相比较,以测量绩效。控制账户设置在WBS选定的管理节点上。每一个控制账户包括一个或多个工作包,每个工作包只属于一个控制账户。(《PMBOK®指南》第132页)
解读 “账户编码”是一个数字序列(如1.1.1.1),用来唯一标识每一个WBS元素。“账户编码”有两大好处:①唯一标识每一个WBS元素;②通过账户编码能快速找到对应WBS元素所在的位置。控制账户是一个管理控制点,项目管理人员一般把控制账户下的所有工作包(一个或多个)当作一个整体进行管理和控制,而不针对每一个工作包进行管理和控制。
知识点十 一个控制账户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规划包。规划包也是WBS的组件,位于控制账户之下,工作内容已知,但详细的进度活动未知。(《PMBOK®指南》第132页)
解读 “规划包”符合项目范围渐进明细的理念,那些工作内容暂时只能大致明确无法进行详细进度安排的工作事项就可以作为“规划包”,等条件成熟时,再把“规划包”分解到“工作包”。控制账户和规划包统称为规划要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