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勘查成功的秘诀:经验还是科学?

勘查成功的秘诀:经验还是科学?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时的勘查主要依赖于找矿人的经验。找矿人或一些组织利用经验找矿一直持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个时期成功勘查的决定因素无疑是有找矿经验的“人”。中间为石英绢云岩化带,这是铜矿主要发育的区域。这些模式的应用实际上就是类比找矿法,非常有效,是科学和经验的有效结合。

大家都知道,我们开采的矿床通常有两种,一种是矿体出露地表或矿体上面覆盖的土层或岩石层较薄,矿体厚度大时可以剥掉矿体上面的盖层,然后采矿,这就是所谓的露采(露天开采);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矿体不太厚,矿体上面的覆盖层(不含矿的土和石头)厚度远远大于矿体厚度时,我们往往采取坑采(坑道采矿)的办法。

我国最大的斑岩型钼矿——金堆城钼矿的露天采场规模宏大,其长1 800米,宽800米,面积1.44平方千米。实际上采坑并不代表矿体的大小,金堆城钼矿的矿体在平面上呈近似椭圆形的扁豆体,长为2 200米,矿体厚500~700米。北段和中段较宽大,裸露于地表,南段隐伏于地下,实际上露出地表的矿体面积不到1平方千米。要在数以万平方千米的秦岭山区找到这个不足1平方千米的矿体就好像大海捞针,可见找矿的难度之大。

其实,早在1900年前后,找矿工作的确是采用大海捞针法。西方国家19世纪的工业革命带动了对矿产的需求,当时主要是铁矿、铜矿、煤矿和金矿,那时候地质理论尚不成熟,更没有找矿理论和勘查技术。于是,一种“找矿人”出现了。“找矿人”以找矿和开矿为生,他们从未受过地质和采矿方面的教育和培训,没有任何仪器。他们背着背包带上狗在广阔的原野上行走,试图发现矿化的踪迹。当时的找矿人是依据地表红红的铁帽(地质术语为矿化露头)来进行地表取样、挖浅井和打坑道来找矿的。此时的勘查主要依赖于找矿人的经验。这个阶段发现的矿床也较多,加拿大地质学家拉兹尼卡(P.Laznicaka)在1997年对从1636—1995年间全球337个巨型和超巨型矿床的发现时间做了统计,1945年前发现的矿床有169个,占总数的50%。有些矿床构成了世界上著名的矿带。看来,这个时期是寻找地表露头矿的黄金时期。

1882年找矿人乔治·哈瑞什(George Harrison)在南非首先发现了金矿标志而发现了威特沃特斯兰德(Witwatersrand)盆地中的中兰德金矿,后来这里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金矿带。如果你有机会去南非旅游,在约翰内斯堡可以看到当年的这个矿床,现在已经成为一个金矿山旅游地,可以聆听导游给你讲述当年的故事。

1893年找矿人帕崔可·汉南(Patrick Hannan)在西澳大利亚发现了卡尔古利(Kalgoorlie)金矿,1923年由艾德·霍恩(Ed Horn)发现了加拿大魁北克省诺兰达矿区的霍恩铜金矿……现在如雷贯耳的著名矿床大多是在这时候发现的,如:美国宾厄姆铜钼矿、雷伊铜矿、圣里达铜矿、苏比利尔大铁矿;加拿大拉布拉多铁矿、多母金矿、凯尔安德逊金矿;澳大利亚芒特艾萨银矿;南非除了中兰德金矿,还有布什维尔德铂矿、布什维尔德铬矿、布什维尔德铁矿;刚果(金)—赞比亚巨型铜矿带,包括恩强加铜矿、巴卢巴铜矿、恩卡拉铜矿、孔克拉铜矿、科尔韦吉铜矿等大于500万吨铜金属的矿床14个。

在漫长的“大海捞针”法似的找矿过程中,找矿人认识到可以利用“学院派”总结的岩石矿物学知识缩小找矿区域,地质填图成为了1945年前后经验勘查最重要的方法,这个方法一直延续至今,甚至到目前仍无法取代。

找矿人或一些组织利用经验找矿一直持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个时期成功勘查的决定因素无疑是有找矿经验的“人”。

1946—1995年发现的巨型和超巨型矿床有168个,接近总数的50%,如果加上数以万计的大、中、小型矿床,实际上远远大于1636—1945年310年间的找矿成果。找矿节奏明显加快,主要是科技创新改变了地质找矿的节奏。

第一项技术创新是航空电磁法测量探矿技术。

20世纪40年代后期,饱和式磁力仪的发明与应用,使找矿开始有了技术的气息。50年代加拿大出现了航空电磁法测量技术,到60年代该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推广。60年代加拿大利用这个方法找到了16个大型矿床。之后,又有很多电法勘探应用于地质找矿中,它们在隐伏矿找矿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第二项技术创新是地球化学测量探矿技术。

地球化学探矿方法(简称地球化学勘探)是20世纪地球科学最伟大的应用技术。它于20世纪30年代在前苏联和北欧发展起来,但真正得到各国普遍重视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我国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直到现在地球化学勘探依旧是新区找矿最有效的技术方法。前面讲过,要找到一个面积很小甚至没有露头的矿床,如何把有矿化的区域找出来,行业术语称之为圈定靶区。比如,秦岭有8万平方千米的山区面积,如何快速找到有矿化的靶区,先用小比例尺如取1/20万,在水系中按4平方千米1个样品采集水系沉积物(泥样)进行金属元素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圈出元素高值异常区,如果异常区面积还是太大,可以把有异常的这部分面积再加密采样,密度可以是每平方千米1~8个样品。国外所做的地球化学勘探没有比例概念,全部取决于水系发育程度,一般取到3~4级水系。

我国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找矿成果多与此项技术有关。

第三项技术创新当属矿床模式找矿技术。

最典型的要算斑岩型矿床(铜矿、铜钼矿和钼矿)模式了。从20世纪60年代直到现在,按照该模式在全球范围内找到了一大批储量巨大的斑岩铜矿,包括美国西南部亚利桑那州等地的斑岩铜矿集中区、智利—秘鲁安第斯斑岩铜矿带、西南太平洋斑岩铜矿带、特提斯斑岩铜矿带以及中亚—蒙古斑岩铜矿带。世界上两个最大的斑岩铜矿,一个是智利的楚基卡马塔(Chu quicamata),储量达6 935万吨;另一个是智利的埃尔特尼恩特(ElTeni ente),储量达6 776万吨。我国在全球寻找斑岩铜矿的热潮中,亦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发现了江西德兴斑岩铜矿床,储量达961万吨;西藏玉龙斑岩铜矿床,储量达650万吨。(www.daowen.com)

图2-4为典型斑岩铜矿分带模式图,左图为蚀变分带,右图为矿化分带。最外围为青盘岩化带。中间为石英绢云岩化带,这是铜矿主要发育的区域。内带为钾化带,一些低品位矿就产于这个区域内。最下面的区域是没有蚀变的斑岩体。

目前已经总结出大量的矿床模式,如1980年加拿大发表了12种矿床模式,美国于1986年发表了85个描述性矿床模式。这些模式的应用实际上就是类比找矿法,非常有效,是科学和经验的有效结合。

第四项技术创新是地质理论中的板块构造理论、层控矿床理论、火山构造控矿理论,都被大家所接受,成为了地质找矿的理论依据。

第五项技术创新是金刚石小口径钻进技术、绳索取心钻进技术、定向钻探技术、空气钻进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勘探效率

图2-4 典型斑岩铜矿分带模式图

由上可以看出,科技创新对提高矿产勘查效率非常重要,尤其是对隐伏矿和半隐伏矿。在此是不是就可以下结论说经验不重要了呢?成功勘查除了科技创新还需要什么?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施俊法教授在他的著作《信息找矿战略与勘查百例》一书中收集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到2000年共100个大型以上规模的矿床,研究它们被发现的历史,总结成功勘查的关键因素。对100例矿床勘查过程中所涉及的关键性的工作方法进行了统计,发现地表地质填图在矿床发现中起作用的占77%,地球化学方法占69%,地球物理方法占47%,理论找矿模型占24%,遥感占12%和岩芯钻探占11%。

在100个矿床发现的关键因素中,地表地质填图与地球化学勘探方法在矿产勘查中起作用的比例最大,分别占77%和69%。地质填图主要是指野外矿化露头的追索,获取的是直接信息。地球化学勘探方法主要依据拟寻找矿种的指示元素勘查隐伏矿床。地质填图和地球化学勘探方法提供的信息主要是直接信息。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对于块状硫化物矿床的勘查起作用的占100%,这是因为块状硫化物矿床的物性极为敏感。

由此可知,深入现场做地质填图说明经验在勘查中依然起着重要作用。但这并不是唯一的,综合各种关键方法是成功勘查的钥匙,其中起作用的是“人”,而且是与1900年前后的所谓“找矿人”不一样的人。

澳大利亚西部矿业公司总地质师R.伍德尔的文章《矿产勘查的成功——关键在于“信”》,笔者印象很深。世界上最大的铀矿床——伊利列铀矿床和世界上最大的铜—铀矿床——奥林匹克坝矿床都是这个公司勘查的杰作。他总结了成功勘查的要素,而其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人的因素又在于一个“信”字,野外的任何环节都需要亲自去做。这就要求地质人员用腿到野外去找矿,用眼去观察和发现。

坚持长期的野外实践是找矿成功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找矿既需要一批脚踏实地的苦干家,更需要有智慧、有远见的带头人,即在实践中磨炼出来的找矿专家。

澳大利亚西部矿业公司负责地质勘探工作的领导人R.伍德尔说明了野外观测的重要性,他指出:“勘查的成功特别取决于两种技能:观察和解释。勘查,不管是老式的找矿还是现代科学勘查,都得靠看,用各种可能的手段去看。有的人看起来是看了,但没有看到;或者也看到了,但不了解或者不理解观察结果的意义,即缺乏解释技能。矿床发现者可以是首次看到找矿线索的人,但更可能是别人看到的他也看到了,而别人没有想到的他都想到了。”

找矿成功的因素很多,有理论、经验、技术方法、个人能力,也有偶然,经验与理论、科学与技术的交叉与融合是通向矿产勘查的成功之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