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颠覆者:扎克伯格创造Facebook的创业故事

颠覆者:扎克伯格创造Facebook的创业故事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7岁时,扎克伯格曾开发出一款MP3播放软件,既能记住使用者的音乐欣赏习惯,还能自动提供相应作品。到12月份,Facebook用户已超过100万。为了更好地管理Facebook,年仅19岁的扎克伯格开始思考退学的问题。同年9月11日,Facebook正式向所有互联网用户开放。有趣的是,奥巴马禁止未成年的女儿注册Facebook,因为他担心隐私泄露。2004年,肖恩·帕克加入Facebook,他用自己的经验教训保护了扎克伯格的股权,让他将57%的股份牢牢攥在手里。

2004年,全球互联网投机泡沫破灭留下的伤痕尚未痊愈,勇敢的互联网斗士已慨然上路,以“web2.0”概念卷土重来。相对于“web1.0”而言,它意味着互联网的内容很大一部分将由用户产生,而不像过去只靠网站推送内容。这意味着整个互联网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微软、苹果、Google、亚马逊等互联网巨头各领风骚,美国商业史精彩纷呈。

这一年,Facebook悄然诞生,它年轻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只有20岁。

见过扎克伯格的人对他的标准形象并不陌生:美国街头随处可见,一件灰T恤,蓝色牛仔裤和运动鞋,和邻家小哥没什么区别。在成为亿万富豪之后,他还和女友租住在一室一厅的小房间里,甚至在2007年的科技论坛上,他穿着阿迪达斯拖鞋登台演讲。据说微软高层想和他见面谈谈,他拒绝的理由竟是早上8点会面太早,无法战胜睡魔的侵袭。

天才总是与众不同,扎克伯格行事向来我行我素,他的计算机天赋同样令人印象深刻。10岁时,父母送给他一台电脑。第二年,父亲带他走进默西学院研究生的计算机课堂,老师要求父亲将孩子带出去,父亲只得说明儿子才是学员。12岁那年,扎克伯格已经开始编程,他给父亲的诊所开发出一款能够连接接待室和诊室的软件,接待员只需输入信息父亲就能收到病人来访的讯号。17岁时,扎克伯格曾开发出一款MP3播放软件,既能记住使用者的音乐欣赏习惯,还能自动提供相应作品。这让很多大公司对他刮目相看,纷纷伸出橄榄枝,其中就包括如日中天的微软。但扎克伯格并没有动心,而是去了哈佛攻读心理学

不过扎克伯格并没有完成学业,而是像比尔·盖茨一样退学创业。2004年2月,扎克伯格和达斯汀·莫斯科威茨、克里斯·休斯爱德华多·萨维林三位同学用一周时间创办了“The Facebook”。网站上线后风靡哈佛校园,到2月底就有一半以上的哈佛本科生注册使用。他们在这个免费平台上写入个人信息、贴上照片、了解朋友动态、结交新朋友。扎克伯格决定向更多学校进军,没过多久就在麻省理工学院、波士顿大学等知名学府引起关注。6月,扎克伯格将Facebook公司搬到硅谷小镇帕洛阿尔托市。到12月份,Facebook用户已超过100万。

其实,扎克伯格并非开创社交网站先河的领跑者。当时很多知名大学都有自己的小群体,但大都称不上专业。就美国而言,老牌社交网站Myspace虽然用户众多,但终究是虚拟账号,这点与Facebook的实名制有天壤之别。Facebook作为社交网站里的新星,之所以能够大放异彩,更多的是出于自身的优势而非市场空白。

一般而言,优秀的科技产品都有两个显著特质:“酷”和“易用”。很显然,Facebook这两方面的特质比同类产品更为优秀。独特的视觉感受和简易的操作让用户能够轻松上手。相比之下,斯坦福大学先于Facebook推出的社交网站Friendster,由于过多的功能导致服务器过载,虽然市场扩张速度不输Facebook,但其基础架构却无法承受其增速,用户一度出现无法登陆的局面。最终,追求实用和简洁的扎克伯格胜出,竞争对手的用户纷纷倒戈,加入到Facebook的大家庭里。

为了更好地管理Facebook,年仅19岁的扎克伯格开始思考退学的问题。就在这时,曾经的辍学生比尔·盖茨受邀回母校演讲,内心挣扎的扎克伯格很想听听过来人的说法。有人问他有没有想过“如果微软没有成功该怎么办”,盖茨轻松回答:“如果失败了,就再回到哈佛上学。”

得到校友前辈的鼓励和指点,扎克伯格不再纠结,毅然辍学创业。2005年末,Facebook共有超过2 000所大学和高中的用户群,并在全球范围内遍地开花,从欧洲到大洋洲,每一所知名学校的学生都能在Facebook找到归属感。2006年1月,刚刚成立两年的Facebook的访问量就已经超过亚马逊、迪士尼等热门网站。同年9月11日,Facebook正式向所有互联网用户开放。虽然争议不止,但扎克伯格依旧坚持开放,将更多的人连接在一起。

全民开放之后,Facebook一度成为政治秀场。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时,奥巴马就在Facebook上开设个人账号以吸引年轻选民。成功当选后,奥巴马曾盛邀扎克伯格等硅谷精英共进晚餐。有趣的是,奥巴马禁止未成年的女儿注册Facebook,因为他担心隐私泄露。而关于用户隐私保护问题也是Facebook饱受争议的地方。

在扎克伯格看来,钱从来都不是应该考虑的重点,重点在于他要亲手“养大”Facebook。2007年,微软宣布将收购Facebook的部分股份,因为扎克伯格想要保持公司独立,完全收购毫无可能。其实早在2005年,MTV网络就开出7 500万美元的价格,到第二年,这个价格被雅虎CEO直接抬升到10亿美元,但结果显而易见,扎克伯格直接回应:“不是价格的问题,我只想靠自己将我的孩子养大。”其实,扎克伯格“最初就不希望组建成一家公司”,他只希望通过Facebook完成创业初心。

在硅谷,很多中小创业公司的经营历程是模式化的,创始人用技术打出一片天地,再雇佣其他专业管理人员开始商业化经营。事实证明,这样的方式未必能得到一个好的结果,因为只有创始人才知道公司的下一个目标在哪里,而不是止步于眼前的利益。当然,扎克伯格或许没有意识到绝对掌控力对Facebook有多么重要,他只是坚持做最喜欢的事。Facebook不断创新,从图片功能到开放平台,从几百万用户到全球5亿人口,扎克伯格引领着Facebook开疆拓土,走向辉煌。

作为一名年轻的管理者,扎克伯格早在2007年就停止了写代码的工作。2012年,为了和员工更亲近,他重新拾起键盘,再次开始代码生涯。这说明他在管理上愈加成熟老练。

不得不承认,离开Facebook的人对扎克伯格的印象并不好,大多数人认为他冷酷无情、过河拆桥。但从管理角度而言,大多数领导无法做到在特定时期用特定人才,这也是扎克伯格最可贵的优点。2004年,肖恩·帕克加入Facebook,他用自己的经验教训保护了扎克伯格的股权,让他将57%的股份牢牢攥在手里。这么高的创始人持股比例在华尔街实为罕见,这也意味着所有投资人都不能对Facebook产生实质性干扰,因为扎克伯格才是老板。

在技术日益成熟的时期,公司需要一个能让商业引擎正常运转的人,范纳塔旋即顶替肖恩的位置,Facebook的营收从此由100万美元飙升到1.5亿美元以上。扎克伯格无疑找到了最好的管理者,范纳塔对运营创业公司可谓行家里手,成为Facebook爆炸式增长的功臣。但到了2008年初,范纳塔推出“Beacon”的广告产品受到外界铺天盖地的批评,他只好卸任以承担责任。

扎克伯格将目光投向谷歌运营和销售部门副总裁雪莉·桑德伯格身上。为了和这位女强人有更多接触,扎克伯格甚至登上谷歌的专属飞机——“谷歌一号”和雪莉交谈。如此光明正大的挖墙脚行为实属罕见,但也正是这样的勇气让他得到了不可多得的人才。这对黄金搭档在此后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公司的营收暴涨到近40亿美元,由此开创硅谷科技公司的新模式:双巨头联合经营。

2010年,年仅26岁的扎克伯格当选《时代》周刊年度人物,这家全球最有影响力的人物杂志对他不吝赞美之词:“他完成了一项此前人类从未尝试过的任务:将全球5亿多人口联系在一起。”作为最年轻的年度人物,扎克伯格在接受采访时说起创办公司的初衷:“我只想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开放。”

从20世纪80年代到2015年,美国互联网行业已发展了30多年。行业格局被洗牌,商业模式被颠覆,在经历草莽生长、战国争雄之后,已进入巨头垄断阶段,幸存者要么站队投靠、要么入伙并购、要么淘汰消亡,再无第四条道路。然而,互联网瞬息万变,日新月异,一切犹未可知,英雄谁属仍无法预料。

1995年3月,草长莺飞,繁花似锦。在斯坦福大学的校园里,一位刚入学的研究生却无心观赏美景,尽管这是他向往已久的学校,但是对新环境的不适应让他忍不住向身旁的学长抱怨起学校的种种不好。学长皱着眉头,明显对这位喋喋不休的学弟产生了反感,只是出于礼貌而竭力压抑着内心的不耐烦。不过,这点不愉快被共同兴趣爱好——上网冲浪所消弭。两人的“革命友谊”也在参加各种科技展览会、浏览网上信息中慢慢建立起来。这位学长叫谢尔盖·布林,学弟叫拉里·佩奇

佩奇出生在犹太人家庭,父母都是大学计算机教授。自幼耳濡目染,佩奇从6岁起就对计算机表现出浓厚兴趣,大学期间除学习计算机之外,佩奇还有意识地选修商业课程,为未来创业做充分准备。而出生于苏联的谢尔盖·布林很早就展露出计算机天赋,因为才华出众,斯坦福大学允许他直接从本科跳读计算机博士学位。期间,布林发明了一种超文本语言格式的搜索系统,在学校内部迅速流行,斯坦福大学还专门为这项技术申请了专利

两位超级计算机天才碰撞在一起必然产生智慧火花。一天早上,佩奇告诉布林:“我做了一个梦,在梦中我将整个网络下载下来,以便查看不同页面上的链接,从而以一种全新的方式了解全球信息。”听完佩奇的话,布林沉思了一会,然后很肯定地告诉他,这个梦靠我们就能成真。

两个年轻人趁热打铁,当天晚上就合作写出可以为互联网页面优先排序的代码,并命名为“Page Rank”。不久,两人进一步开发出可以支持互联网搜索的引擎“Back Rub”,谷歌搜索初具雏形。

当然,索引擎并不是佩奇和布林的首创发明,当时市面上已经有雅虎、Excite、Infoseek和Lycos几大搜索引擎,但是这些引擎都用是关键字来排列搜索结果,总是显示不相关的网页。佩奇和布林的搜索引擎解决了这个难题,页面列表根据搜索内容关联性大小进行排列,用户能够更快捷地找到想要的东西。

随着Back Rub受欢迎度越来越高,佩奇和布林就想把更多页面加入搜索中,这需要更多的计算机,但是两人没有足够多的资金,他们时常从学校仓库“借用”无人认领的电脑、校园宽带等免费资源。此时,斯坦福大学的包容性凸显出来,校方并没有因为佩奇和布林的无偿借用而苛责他们,佩奇的导师也十分支持学生创业。

在向家人、亲友、导师借到100万美元启动资金后,1998年9月,Google在加利福尼亚州曼罗帕克的一家车库正式成立。佩奇担任CEO,布林以联合创始人的身份担任技术总监。Back Rub随之更名为Google。不久,谷歌的日均访问量高达1 800万次,如此庞大的访问量大大超出佩奇的预期。尽管如此,在谷歌成立初期,依然面临资金匮乏、人才缺失的窘境,以至于差点夭折。直到1999年6月,谷歌得到红杉资本与另一家风基金的2 500万美元投资,才迎来爆发式增长。2000年,谷歌已经可以索引10亿个网页,支持汉语、德语、法语等15种常见语言。就在这一年,昔日巨头雅虎将Google作为默认搜索结果供应商

然而,红杉资本并非完全无条件支持谷歌,当时双方达成了一个交易条件:佩奇和布林依然持有谷歌绝大部分股份,但佩奇必须让出CEO职位,接替者是曾在美国网威、太阳能微系统等名企担任过高管的埃里克·施密特。2001年8月,施密特正式担任谷歌CEO,佩奇成为产品总监,布林依然是技术总监,谷歌的三驾马车正式聚首。

施密特为谷歌带来不少新变化。在他的主持下,一支强大的销售队伍建立起来,谷歌因此成为全球互联网广告公司的领头羊,广告也成为谷歌的主要收入来源。2004年,在施密特的领导下,谷歌成功地在纳斯达克上市,每股发行价格85美元,到年底就飙升至每股195美元。2005年施密特亲自督办成立谷歌中国研发中心,首创“谷歌”中文概念。2006年,谷歌收购全球著名视频分享网站YouTube,一夜之间成为视频网站领导者。

摆脱管理俗务以后,佩奇时常带着照相机开车在加州帕洛艾托城闲逛,每走几英尺都会拍一些照片,回家上传到电脑上。佩奇由此产生一个大胆的想法,谷歌可以在大量的汽车上安装照相机,拍下世界各地大街小巷的面貌上传到谷歌页面,使用户足不出户也能看到世界的真实面貌。在这一伟大构想的激励下,“Google街景”于2007年问世,供全球用户浏览各国实景。

在此期间,谷歌最著名的项目Android手机操作系统成功问世。最开始,佩奇想让每个人都有一个微小型计算机,以便将谷歌服务装到口袋里,随时随地使用。就在此时,佩奇得知苹果公司前高管安迪·鲁宾的安卓公司正在开发手机操作系统,佩奇欣喜若狂,他成功说服鲁宾以5 000万美金的价格将公司卖给谷歌。但是,在真正的产品出来之前,佩奇并没有将此次收购告诉施密特。他还给予鲁宾最大的自由决策权,安卓丝毫不受谷歌干涉,谷歌的普通员工即便有工作证都不能进入安卓的独立办公楼。佩奇为此倾注了大量心血,每天和鲁宾一起参与安卓系统的研发。

2007年1月,乔布斯正式发布苹果iPhone第一代手机,采用独创的IOS系统,开启智能手机时代。到了年底,安卓系统正式问世。谷歌做出一项惊人决定:以Apache开源许可证的授权方式发布Android源代码。第一部安装Android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于2008年10月推向市场。从此,以iPhone为代表的IOS封闭系统和以谷歌为核心的安卓开放体系分庭抗礼,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双雄并立。与此同时,佩奇带领团队推出免费邮箱Gmail,并迅速成为全球第一大电邮网站。

然而,谷歌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让施密特疲于应对。这一时期,谷歌除了安卓系统、Gmail、Google街景外,鲜有具备市场影响力的新产品问世。随着公司规模扩大,谷歌官僚作风盛行,众多优秀人才流失跳槽到竞争对手麾下。而外部环境也变得日益严峻,苹果与微软分别以窃取专利和破坏用户隐私等丑闻向谷歌发起攻势。

面对内忧外患,施密特决定“还政”于佩奇。

2011年,佩奇重新掌权。他重新整合谷歌,将公司划分为七大事业部:搜索部、广告部、YouTube部、安卓部、Chrome浏览器部、商务部和社交部。七名事业部负责人组成谷歌核心领导层,每个负责人只对本部门负责,拥有自主决策权,启动新项目无须征得公司高管同意,以此提高业务创新效率。

随后,佩奇大胆砍掉偏离谷歌主营业务或没有成功的项目、产品,其中就包括Google Buzz、Google Talk、Google Reader等已在业内小有名气的产品,以便让谷歌更加专注于搜索、广告、安卓等领域的开发创新。此外,针对Facebook的巨大威胁,2011年6月,谷歌有针对性地推出Google+社交网络,重点加强隐私管理,直击Facebook软肋。遗憾的是,Google+最终敌不过Facebook的强劲势头。

着眼未来,佩奇组建了Google X实验室,向人工智能领域进军。这是谷歌最神秘的部门,具体运行方式只有几位核心高层知晓。实验室由布林亲自带队,实现100个震撼世界的创意,其中包括可搭载宽带的高科技气球、智能机器人、可供医生“读取”疾病信息的纳米粒子等。这些只能在科幻电影中看到的物品正一点点变成现实。

2012年,谷歌发布谷歌眼镜,它具有拍照、视频、上网、处理邮件等与智能手机一样的功能。2014年谷歌推出无人驾驶汽车,方向盘和刹车已消失,代之以软件和传感器操作。2016年,由谷歌旗下Deep Mind公司研发的一款围棋人工智能程序Alpha Go战胜围棋冠军李世石,举世震惊,万众恐慌,“机器人取代人类”的讨论在世界每个角落引发忧思。

作为全球最有野心的CEO,佩奇继续与挚友布林一起向未来发起挑战。

拉里·佩奇曾说过,他死后宁愿把财产捐给像埃隆·马斯克这样的人,让他去改变世界,也不愿捐给慈善机构,因为他很欣赏马斯克的火星移民计划。

17岁那年,马斯克做出人生中第一个重大决定,带着弟弟离开故土南非,去往遥远的加拿大寻找新生。他就读于皇后大学,后来转学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并拿下经济学和工程学双学位。期间,马斯克经常思考人类哲学的终极命题:人应该去往何方,做什么事情能影响人类的未来。

马斯克想到的是互联网、可持续能源、太空探索、人工智能以及人类基因编码。他把互联网和可持续能源定为第一目标,1995年,马斯克去硅谷的摇篮——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主修材料科学和应用物理,以寻求比传统电池更有效的能量储存方式。

入学第二天,马斯克做出人生第二个重大决定,退学创业。他和弟弟用仅有的2 000美金创办了Zip公司,主营媒体电子业务,通过自创的网站给传统纸媒提供城市服务指南。1999年,Zip被IT巨头康柏电脑公司收购,代价为3.07亿美元外加3 400万美元股票期权。这一年马斯克刚刚28岁。拿到第一桶金后,马斯克买了一辆当时最贵的跑车自我奖励,赛车成为他工作之外的主要爱好。

急流勇退并非马斯克的性格,他随后创办互联网支付公司X.com,于2000年收购Confinity之后更名为Pay Pal(贝宝,地位相当于中国的支付宝)。2002年,eBay以15亿美元收购Pay Pal,马斯克因此拥有2亿美元。

被称作“硅谷钢铁侠”的马斯克向来特立独行,野心超越人类想象极限。他不为腰缠万贯,而是想改变世界。他的终极理想是让人类拥有更美好的未来。(www.daowen.com)

2002年,马斯克创办全球首家私人航天公司Space X,制造火箭及宇宙飞船,并以中国传统精神图腾“龙”为飞船命名。“龙”外形像一颗“子弹”,是世界上第一艘由私人公司研发的航天飞船。马斯克希望不断降低人类移民外太空的成本,让人类突破地球局限,自由移民到其他星球。为此,他阅读了大量火箭和飞船建造书籍,并参与Space X火箭的架构设计和建造。

2003年,马斯克成立全球首家纯电动汽车公司——特斯拉,希望通过发展电动汽车彻底改变全球汽车行业。电动汽车并非马斯克首创,早在1991年,通用就推出了第一款量产电动汽车。马斯克的创新之处在于以IT理念改造电动汽车,不仅要改变汽车的动力来源,更要让电动汽车跑得比跑车还要快。马斯克亲自担任产品经理,监管产品的开发与设计,并高薪聘请亨里克·菲斯科作为特斯拉电动汽车的设计师,此人曾为宝马和阿斯顿马丁设计过多款经典车型。但是,菲斯科的设计并没有达到马斯克对“艺术+技术”完美融合的要求,马斯克不得不推倒重来。

此后,马斯克投资成立太阳能全服务供应商Solar City(太阳城),他希望在千家万户安装一种大型、分布式的太阳能面板系统,改变目前人类对高耗能、不可再生的石化燃料的依赖。一旦安装太阳能板像装电脑一样方便,不仅环境问题能够轻松解决,人类也能更快地进入可持续能源时代。

理想丰满,现实骨感,即便强大如马斯克也未能躲过现实的重压。2007年,在没有真正解决电动汽车电池续航能力及成本问题前,特斯拉已经烧光所有资金。而那些注重商业回报的风险投资家们却不再追加投资。马斯克只好把早年创业积累的全部财富投入其中,以解燃眉之急。但这并非长远之计,马斯克跑到德国,向戴姆勒奔驰集团推销特斯拉电池系统,几经周折,总算拿到奔驰电动汽车Smart的7 000万美元订单。

遗憾的是,2008年,马斯克因为对事业过度投入导致婚姻破裂。祸不单行,不久,Space X公司的火箭发射失利,特斯拉Roadster因成本高出预期只得提高售价,引起预订顾客不满,特斯拉陷入困境;同时,太阳城公司也问题不断。

2008年的经济寒冬似乎格外长、格外冷。马斯克曾回忆,那个时候常常半夜醒来,发现枕头已湿。然而,作为超级英雄,暂时的困境只会让他更加坚定信念。马斯克将手中最后的4 000万美元投到特斯拉,以维持特斯拉的正常运营。

春天很快来临。随着Space X火箭第三次发射成功,美国航空航天局给了马斯克16亿美元的大订单。2012年5月,Space X研制的可回收式中型运载火箭“猎鹰9号”将“龙”飞船成功送入太空。2013年,Space X成功向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发射了通信卫星,由此成为美国第一家进入商业卫星发射领域的私人企业。虽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有爆炸事故出现,但科技都是在失败中不断进步。更重要的是,马斯克的出现,打破了国家对火箭、飞船等高新技术的垄断,并使移民火星的计划往前迈进了一大步。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8月,马斯克表示自己从电影《钢铁侠》的3D全息影像操作实验室获得极大灵感,准备和Space X团队一起将这个实验室变成现实。一个多月后,马斯克通过手势操作3D火箭零件设计图,借助体感装置凭手上动作旋转、缩放、修改设计图,然后用3D打印机迅速打印出一个火箭零件。虽然这个体感交互操作系统与真正的钢铁侠实验室相距甚远,但是马斯克再次让不可能变成可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颠覆工业设计和制造的技术一定会出现。

特斯拉电动汽车也迎来春天。2009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和能源部部长朱棣文参观特斯拉工厂,特斯拉获得美国能源部4亿多美元的低息贷款,用于汽车量产。2010年,特斯拉成功登陆纳斯达克,成为唯一一家在美国上市的纯电动汽车独立制造商。2013年,特斯拉首次盈利,再次成为行业焦点。特斯拉电动汽车因超强续航能力和时尚性迅速成为精英们追捧的对象。太阳城公司也成为全美最大的科学太阳能服务供应商。

因为心怀梦想,所以从未止步于当下。面对荣耀、财富和地位,马斯克从未自满,而是继续在科技海洋中乘风破浪。无论是移民火星的十年计划还是设计制造可以垂直起降的超音速电动飞机,抑或被称作“第五种交通模式”的超级环路——以太阳能为动力、封闭的双向高架管状交通系统,看来像天方夜谭,但是马斯克却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个世界没有不可能。

“在科技发达的世俗时代,我们同样渴望英雄和神话,依旧需要信仰和意义。英雄的意义不仅仅是拯救世界,而是让我们更超凡出尘。”作为超级英雄的马斯克不断颠覆传统,改变着世界。

如今,靠互联网创业成功的科技新贵屡见不鲜,长期亏损却始终在纳斯达克活跃的企业也不少见。但是,连续20多年保持低增长却成为全球最大电子商务帝国的公司就极为罕见了。杰夫·贝佐斯创办的亚马逊就是这样独具魅力的奇特公司。

贝佐斯最初的兴趣点并不在计算机上,他更痴迷太空与宇宙,曾经梦想当一名宇航员或物理学家。直到进入普林斯顿大学主修计算机科学,他与互联网的情缘才真正开始。此时,以计算机为主导的信息技术革命正如火如荼,贝佐斯坦言:“我已经陷入计算机不能自拔,正期待着某些革命性的突破。”

1986年,贝佐斯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他拒绝英特尔与贝尔实验室的高薪聘请,而是选择年轻的高科技公司Fitel,从事计算机系统开发。之后跳槽到纽约一家定量对冲基金公司,后来又与人一起组建套头基金交易管理公司,不到30岁就成为公司副总裁。

此时,贝佐斯已小有成就,衣食无忧。1994年,他偶然在网上看到一组数据——网络用户正以每年2 300%的惊人速度增长。贝佐斯列出20多种可开发的商品,逐项淘汰后只剩下图书和音乐制品。几番思量,他最终决定将图书作为首个创业项目。当时美国出版的图书有130万种之多,而音乐制品才二三十万种。图书发行市场巨大,年销售额高达2 600亿美元,而即便美国最大的连锁书店年销售额也只占12%。同时,图书十分适合在网上展示,当时人们还没有意识到网上卖书会创造巨大的市场空间。

1995年,贝佐斯举家搬到西雅图,这里有大量技术人才,而且距离大型渠道分销商Ingram图书部的俄勒冈仓库不远。有趣的是,贝佐斯的创业计划是在搬家路上匆匆书写的,而且他给网店注册的名字叫Cadabra,由于Cadabra的发音与cadaver(尸体)十分接近,很多接到推广电话的客户误以为这是一家殡葬服务公司。贝佐斯只好另选名字,改用世界著名的河流“亚马逊”来命名,希望亚马逊能成为网上最大的零售公司。

当时贝佐斯只有30万美元启动资金,只能在西雅图郊区租一间车库作为办公场所,由太太担任会计,再雇请两名程序员。创业初期亚马逊生意十分冷淡,为提振士气,贝佐斯命人编写了一个程序,每当有订单就响铃一次。幸运的是,没过几天,雅虎创始人杨致远打电话给贝佐斯,称赞网站不错,愿意为亚马逊做宣传。在杨致远的协助下,亚马逊的业务量猛增,响铃不断,只好撤掉。亚马逊仅运营一个月业务就覆盖了全美50个州和全球45个国家。

为进一步扩大知名度,贝佐斯于1996年夏推出新政策:如果其他网站把顾客推荐到亚马逊买书就可以拿到8%的佣金。这不仅为亚马逊创造了一个数十亿美元的产业,而且让亚马逊迅速成为各大网站的宠儿,知名度再次提升。1997年,亚马逊成功上市,仅用一年时间市值就由4.29亿美元上升到105亿美元,并成为全球最大、最知名的网络书店。更重要的是,亚马逊不像传统书店那样受中间商抽成剥削,几乎每天都在打折促销,即便一些最新畅销图书也能降到五折优惠。这种价格优势迅速击败大批实体书店,就连美国最大的实体连锁书店巴诺书店也受到巨大威胁,在1997年开设了网上销售渠道。

1998年,亚马逊音乐商店上线。一年后,亚马逊投资药店网站、宠物网站、家庭用品网站。为吸引更多用户,2000年又与网络快运公司合作,使用户在一个小时内收到所订购的商品,用户随之突破1 500万。经过快速扩张,亚马逊由纯网上书店变成全能网络超市,图书、服装、母婴用品、体育用品等各色商品一应俱全,用户还能享受到酒店预订、旅游指南等服务。

然而贝佐斯并不满足于网络零售商的成就,他计划实现AWS(亚马逊云端储存业务)的成功运营。早在2006年贝佐斯就提出了这个业务构想,尽管被批评为“不务正业”,但他却创造了整个世界获取计算资源模式的云时代。在AWS的云服务下,企业不必关注和业务创新无关的底层技术,无须估算IT系统的容量,只要拿出信用卡在云端注册账号开启云服务,即可按实际使用量支付费用,“随用随付费”。以往企业要试验一项新技术可能要花费数十亿美元成本,使用云计算之后试验成本几乎为零。企业只需花几分钟在AWS平台上开启上千台服务器,就能检验创意是否可行。

AWS的云服务推出后,惠普、戴尔、甲骨文等传统IT巨头的业务受到极大冲击。如今,Instagram、Netflix等网络新贵、美国国家航天局、中央情报局等政府机关以及中国的小米、猎豹移动、芒果TV等都是AWS的用户。据统计,2015年,尽管AWS业务在亚马逊整体销售额的比重不到8%,但利润却超过亚马逊全球产品销售利润的一半,成为亚马逊成长最快、获利最佳的业务。

快速成功的背后是贝佐斯对用户需求的极度重视,为换得客户的长期信任,他不惜牺牲公司的眼前巨大利益。明知Kindle电子书阅读器推出会危及亚马逊纸质书的销售,贝佐斯依然推出,而且坚持以付给作家约七成的版税(最大的传统出版商只为电子书支付17.5%的版税)支持电子书发行,因为他觉得这样更便于读者阅读。更重要的是,在Kindle开发之初,贝佐斯坚持Kindle无须电脑也可使用,无论有没有网络都能运行,还要求不能强制性包月消费。因为便捷性和实用性,Kindle成为亚马逊的明星产品,2012年被美国科技博客网站Business Insider评为21世纪迄今为止最重要的十大电子产品之一。

贝佐斯认为最好的购物体验应该是用户迅速完成一切,根本不需要联系客服,亚马逊为此开发出“一键下单”功能,用户只要设置好配送地址和支付方式,在任何商品页面点击“一键下单”按钮都会直接生成一份订单,无须再次填写地址和支付方式。

作为管理大师,公司经理级别以上员工开会时,贝佐斯总要求留一把空椅子,他无数次告诫在座的每一个人,做任何决定时必须考虑坐在椅子上的消费者——会议室里最重要的人。在这种会议上,贝佐斯禁止参会人员使用PPT做汇报,在他看来,PPT对报告者而言很容易,但听众看到的却只是总结性要点,根本接收不到有效信息,导致信息传递效率非常低。他要求参会人员每人准备一份不超过6页的备忘录,言简意赅地说清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或建议。

做强、做大已成为企业发展潮流,贝佐斯却要求亚马逊团队尽可能地缩小,并提出著名的“两个比萨原则”——如果两个比萨喂不饱一个团队,就说明它太大了,必须缩减人员。在亚马逊50人以上的部门,经理不得不解雇那些表现最差的人。工作一旦出现失误,时常会招来贝佐斯的无情谩骂,这导致员工压力倍增,离职率很高。

当然,贝佐斯总有办法吸引全球最顶尖的优秀人才,亚马逊依然蒸蒸日上。

这个时代最伟大的颠覆者非史蒂夫·乔布斯莫属,他生前时刻都思考着如何改变世界。

2011年10月6日,这一天对全球亿万“果粉”来说无疑是最灰暗的一天。苹果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一位兼具天才设计师、梦想家、演说家、极端狂热分子和完美主义者特质的教父级人物安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在他56年的璀璨人生中,始终在坚持去做他认为应该做的事,从未停止过与世俗世界和保守势力的抗争,他所走的每一步都激发起创意与科技的完美融合。他坚信“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他不断颠覆传统,创造出划时代的杰作——iPhone,用科技与艺术影响着人类文明进程。苹果公司在悼词中说:“苹果失去了一位有远见和创意频出的天才,世界失去了一位出色的人类。”

1976年,乔布斯和朋友史蒂夫·沃兹尼克设计出一款微型电脑。乔布斯卖掉大众汽车,说服沃兹尼克辞职联合创办了一家新型科技公司——“苹果”。1977年4月,苹果推出世界上第一台个人电脑——Apple II。1980年12月12日,苹果公司登陆纳斯达克,股价一路飙涨,乔布斯和沃兹尼克旋即成为亿万富翁,苹果公司也跻身世界五百强之列。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在乔布斯30岁那年,他被董事会踢出了亲手创办的苹果公司。遭受毁灭性打击的乔布斯卖掉了手中持有的苹果公司股票,发誓要干一番更伟大的事业。他将新公司命名为Next,最初为研究机构和学院提供专业配置的电脑。1986年,他以1 000万美元买下日后大名鼎鼎的皮克斯公司,初衷是想通过这家公司研发出可绘制动画的电脑。在乔布斯的推动下,皮克斯连续推出《玩具总动员》、《海底总动员》等系列动画电影并大获成功。

就在乔布斯风生水起的时候,苹果公司却江河日下,连换数任总裁也无法挽回颓势。1996年,乔布斯将Next卖给迫切需要新技术的苹果,并于次年重回苹果掌门人之位。

卷土重来,乔布斯对苹果公司进行了全面、彻底的整顿,在短短10个月内开发出极具个性化、塑料外壳包装的iMac电脑。为了设计出独特的外形,他甚至向糖果公司的包装专家讨教,iMac震惊了整个业界,沉寂已久的苹果公司重现往日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坚持“个性化”成为苹果公司各类电子产品的一贯风格,并引发IT产品的革新风潮。2001年,苹果从单一的电脑硬件生产向数字音乐领域转变,推出个人数字影音播放器iPod。到2004年,全球iPod销售额突破45亿美元。到2005年下半年,通过苹果iTunes音乐商店销售的音乐数量高达5亿首,占据美国合法音乐下载服务的82%。

2007年6月,苹果公司推出颠覆电信产业的iPhone手机,这是在乔布斯精益求精的执着中诞生的划时代科技产物。低价是苹果受人青睐的公开秘密,尽管它的价格看起来与同类产品相比高不可攀。第一代8G版iPhone曾将零售价由599美元直降到299美元,而成本就需要280.83美元;3G版iPhone更犀利,成本237.43美元,可官方定价却是199美元。乔布斯一向精明,怎么可能做亏本买卖?答案就在iPhone的利润模式上。与苹果合作的AT&T电讯公司为每部3G版iPhone最多补贴499美元,以补偿苹果硬件收益的损失,但后者也不是“慈善家”,顾客要使用3G版iPhone必须锁定两年与AT&T的合约,这样电讯运营商和苹果才能双赢。后来这种模式被全球推广,iPhone也得以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大销售。

自始至终,苹果的设计都以炫和酷为主题,从iPod开始,乔布斯就清醒地认识到,消费者固然喜欢苹果的漂亮设计和强大功能,但真正促使他们掏钱的还是价格因素,因此苹果十分关注价值链的分享,而挑选合作伙伴就是重中之重。比如2003年iPod销量猛增之后,苹果在2004年与宝马合作,在其年度新款车型的储物小格中加入iPod转接器,随后克莱斯勒、福特、本田等汽车制造商也纷纷加入,此后有20多万家公司与苹果签署了协议,70%的新款美国车都配备了iPod转接器,大约10万个飞机座位也同样配备了iPod转接器。由此可见,苹果的消费群体除了千万“果粉”,还有为数不少的财大气粗的大客户。

2010年1月,乔布斯向世界展示苹果的最新产品——iPad平板电脑。然而,这款介于电脑和手机之间的产品在上市之初却备受质疑,一些行业观察家认为它不伦不类,根本不会有市场。然而,乔布斯坚信iPad比PC用起来更方便和直接,“它的软件和硬件之间的交互作用也比PC机紧密,这才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所有这些成就,都得益于苹果的创新精神,乔布斯说:“从硬件到软件,从设计到功能,苹果的产品全部由我们自己制造,我们可以随时改变,创新每天都在发生,我们关注产品中的每一项技术,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一项创新顺利地变为产品。苹果的创新就在于我们能够掌握每一个零件。”这就是苹果对待技术创新的态度,乔布斯认为,对未来消费类电子产品而言,软件都将是核心技术。这样苹果就不会如戴尔或惠普那样,要等到微软发布最新操作系统才能推出新的硬件产品,苹果不仅可以随意修改系统,还能为iPod和iPhone制作特别版本。经历公司控制权丧失之痛后,乔布斯坚持苹果必须始终是一家能“全盘掌控”的公司。

但乔布斯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喜怒无常的人,并且以“疯狂的高标准”著称,他追求的是一种“残忍的完美”:每一件苹果产品都必须是尽善尽美的艺术品,产品外观必须是漂亮的圆角矩形,所有设计必须遵循极简主义,即使是消费者无法看到的内部零件都要镀上华丽的金属层,即便为此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在所不惜。这种近乎变态的完美主义还体现在苹果产品的发布会上。每一页PPT都被乔布斯修改过六七遍,每一句话都经过反复斟酌,力求达到最佳效果。每场发布会都要经过无数次排练,乔布斯对灯光的要求尤其严苛,务必要使灯光恰到好处地照射出苹果产品的独特魅力。

每到周一,乔布斯会和高管一起回顾公司的运营情况,包括前一周的销售项目、每个正在开发以及麻烦缠身的产品。他经常说:“有些业务我们能够为之,有些则无能为力,但无论怎样,我都感到自豪。”他曾经全然不顾华尔街投资者的满腹牢骚大力削减产品的品种,把原有的10多个品种消减至4种。他曾要求iPhone的研发团队用最短的时间拿出不同的封装设计,而当时产品离面市已经为期不远,他走进公司说:“我不喜欢这个东西。我无法说服自己爱上这个玩意儿,而这是我们做过的最重要的产品。”iPhone系列手机就是在这种精益求精的执着中诞生的。

苹果之所以受到全球用户的热烈追捧,与乔布斯推行的宗教式营销密不可分。乔布斯从来不直接营销产品本身,而是营销产品所代表的文化和精神。他凭借超于常人的想象力和洞察力,把苹果塑造成特立独行的梦想家、正义的化身,或者被视为敢向传统与权威发起挑战的革命者,然后唤起“信徒”的忠诚追随。在2011年iPad2的发布会上,乔布斯演讲的重点不是这款平板电脑的性能,而是花费大量时间讲解产品的智能封面——一块带有磁性转轴的塑料片。

苹果沉浮兴衰的故事堪称世间少有。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写道:“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倒。”乔布斯和苹果身上都有这种气质。作为“苹果”创始人,乔布斯既是对手眼中的恶魔撒旦,又是万众疯狂崇拜的精神领袖。他拒绝平庸,渴望独一无二。他改变了一个时代,在事业巅峰时惨遭流放,跌到地狱,却在12年后卷土重来,并赋予呆板、冰冷的科技产品以艺术般的极致美感。尽管这种成功不可复制,但苹果重创新、挖需求、降价格、联伙伴等秘诀并非神话,而是遵循着商业经营的普遍客观规律,科学创新,改变世界。

这是互联网巨头的时代,也是所有人的互联网时代。当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颠覆传统的技术诞生,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实体与虚拟发生完美融合,人类的文明进程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狂飙突进。

在这样一个伟大时代,任何人都有可能成功。我们需要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也需要勇于挑战权威、颠覆传统的魄力。当然,还需要一些耐心和智慧,更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拥抱不可预知的未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