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我国能源结构的特点与分析

我国能源结构的特点与分析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在能源结构上与世界能源结构既有联系,又具有自身特点。根据以上所述的资源可采储量,可分析得到我国资源贫油、少气、富煤的特点,同时这样的资源禀赋也决定了我国的能源结构。其中,内蒙古是世界最大的“露天煤矿”之乡,是中国重要的能源保障基地。我国的能源资源禀赋,决定了我国能源结构目前以煤炭为主,石油和天然气为辅,水电、风电和核电为补充,其他能源资源尚处于开发阶段的局面。

我国能源结构的特点与分析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能源生产量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能源消费量仅次于美国,暂居世界第二位。我国在能源结构上与世界能源结构既有联系,又具有自身特点。能源结构的特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源资源的储量特征。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能源资源储量比较丰富。在常规能源方面,煤炭资源储量为1.1万亿吨,探明可采储量为0.1万亿吨,位居世界第3位;石油资源储量为787亿吨,累计探明石油可采储量为67.91亿吨,位居世界第11位;天然气资源储量不低于47万亿立方米,累计探明可采储量为2.5万亿立方米,位居世界第18位;我国的水能资源丰富,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位居世界第一,可达6.89亿千瓦,可开发水电装机容量约占蕴藏量的58.35%。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方面,我国拥有占国土面积不低于三分之二的具有开发价值的太阳能资源的地区;风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32.26亿千瓦;地热资源储量丰富,可开采资源量相当于137亿吨标准煤以上;生物质能资源主要包括农作物秸秆、薪材等,农作物秸秆年产量在7亿吨以上,可用作能源资源的的占40%—50%,每年可开采的薪材量为1.58亿吨。

世界能源发展的趋势表明,储量在1000亿吨至2000亿吨的海洋石油和天然气将是各大石油公司未来能源领域争夺的重点。

三峡工程于2006年5月建成,是迄今世界上综合效益最大的水利枢纽,其2250万千瓦的总装机容量为世界第一。

根据以上所述的资源可采储量,可分析得到我国资源贫油、少气、富煤的特点,同时这样的资源禀赋也决定了我国的能源结构。自1978年以来,我国原煤产量所占能源生产总量比重虽然有轻微波动,但一直稳居70%以上。1999年以后我国煤炭供给量又呈现上升趋势,增长速度迅猛,达9.75亿吨,2012年全国原煤产量为25.39亿吨,再创新高,同比增加3.4亿吨,增长9.64%,占能源供给总量比重为76.5%。从1999年的9.75亿万吨标准煤增加到2012年的25.39亿万吨标准煤,煤炭供给量整整翻了2.60倍,并且这十余年来,原煤产量占比一直保持在73%以上。

我国是世界上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不仅储量大,分布广,而且种类齐全,煤质优良。其中,内蒙古是世界最大的“露天煤矿”之乡,是中国重要的能源保障基地。

在石油方面,1990—2012年我国石油供给量总体呈缓慢递增趋势。其中,1990—1997年我国石油供给量逐年增加,从1.97亿吨标准煤增加到2.30亿吨标准煤,增长了16.75%;1998—1999年我国石油供给量虽呈下降趋势,但2000年我国石油供给量恢复以往增长态势,2000—2012年间,除2009年和2011年我国石油供给量分别比去年降低0.02亿吨标准煤之外,其他年份石油供给量整体呈现稳步上升走势,平均年增长量为0.05亿吨标准煤。截止到2012年,我国石油供给量为2.95亿吨标准煤。虽然我国石油供给量总体呈缓慢递增趋势,但原油产量所占能源生产总量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尤其是从2000年开始,比重下降迅速,2009年和2010年分别为9.9%、9.8%,均低于10%,而2012年石油产量在能源生产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则仅为8.9%。(www.daowen.com)

LN G(液化天然气)的使用高效且经济,在发电中,天然气的热能利用率可达55%,高于燃油和煤,尤其是对调峰电厂而言,天然气取代燃油的优势非常明显。

我国天然气产量自1978年以来呈逐年上升趋势,1978—1994年上升趋势比较平缓,平均增速仅为1.4%。从1994年开始,国家出于产业结构优化的考虑,开始重视油气资源的开发,天然气产量增长速度明显提升,平均增速到达11.6%。2010年产量为1.28亿吨标准煤,截止到2012年我国天然气供给量为1.43亿吨标准煤,在能源生产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为4.3%。水电、风电、核电等清洁能源自2003年开始,逐年稳步上升,2010年所占能源生产总量比重为9.4%,接近10%。截止到2012年,我国水电、风电和核电供给量达到3.42亿吨标准煤,占到了能源生产总量比重的10.3%。

2019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提出:2019年煤炭消费比重下降至58.5%左右,燃煤电厂平均供电煤耗每千瓦时同比减少1克,全国平均弃风率低于10%,弃光率和弃水率均低于5%,进一步提升可再生能源发电利用率。

由上述分析可得,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有绝对主导地位,石油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逐年降低,天然气、水电、风电和核电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较低。我国的能源资源禀赋,决定了我国能源结构目前以煤炭为主,石油和天然气为辅,水电、风电和核电为补充,其他能源资源尚处于开发阶段的局面。同时,这些数据表明,尽管我国的能源生产总量一直在上升,但是我国的能源生产始终无法摆脱以煤为主的结构状态,且一直以来更是以原煤消费为主。

尽管通过产业结构和政策调整,如今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已降至60%,但可以预见,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主体地位将长期存在。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国是世界上产煤大国的资源禀赋,中国煤炭资源储量丰富,勘探、开采技术相对石油和天然气而言具有较大优势;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中国曾一度实行自给自足的内向型能源发展战略,这就导致中国成为当今世界上能源结构以煤炭为基础的少数国家之一,且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在未来的几十年内都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因此未来的能源结构不是哪一种主导能源取代煤炭的主导地位,而是早已进入非化石能源与化石能源多能并存的结构。非化石能源,如可再生能源、核能等新能源的占比由小变大逐年上升,而化石能源煤、油、气占比则逐年下降,这是中国能源结构优化和发展的基本方案。

内蒙古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也是全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截至2017年底,全区累计查明和预测煤炭资源量9120亿吨,保有资源储量4205亿吨,其中烟煤2546亿吨、褐煤1619亿吨、无烟煤10亿吨,主要分布于鄂尔多斯、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盟三大煤炭生产基地。2017年,全区原煤产量9.06亿吨,占全国的25.7%,其中区外销售4.9亿吨,煤炭产量及外运量均居全国第一。同时,内蒙古是全国“西气东输”的重要气源地,现已探明天然气储量1万亿立方米,远景储量4.2万亿立方米,2016年内蒙古天然气产量299.2亿立方米,约占全国的1/5。这样的资源禀赋也决定了区内以化石能源为主,尤其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尽管对绿色清洁能源和新能源的探寻将脚步不止,但从目前来看,这样的能源结构在短时间内并不会发生根本改变。因此,如何将化石能源更加清洁高效地利用,将是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路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