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现况剖析

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现况剖析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内外学者对于我国全要素生产率估算的不同结论有许多原因。二是相对于改革开放前,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的技术进步、管理创新、组织变革也十分明显,这些对提高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都有积极正面的影响。因此,从理论上讲,我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还有极其广阔的空间。

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现况剖析

全要素生产率是宏观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分析经济增长源泉的重要工具,尤其是政府制定长期可持续增长政策的重要依据。经济学家发现,在一国的经济增长中,扣除掉有形要素——劳动力、资本、土地及其他自然资源——投入所致的增长之后,还有一部分剩余增长。一般认为,这部分超出有形要素投入的“剩余”增长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组织变革、管理创新和制度调整等,可称为“无形要素”部分。因此,全要素生产率即为扣除有形要素投入以后、所剩下的那部分增长。由于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索洛(Solow)于1957年提出,因此也被称为索洛残差。

全要素生产率这一概念的实质是将有形的要素投入与无形的创新因素统一于一个整体分析框架之中,其中又特别强调创新对于一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因此得到广泛的接受,在各国政府的经济决策中广为使用。

经济学家主要用两种方法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估算,一是增长会计法,二是经济计量法,由于后者考虑的影响因素复杂而全面,计量结果更加精确,因此使用也更广泛。一些国际组织曾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估算,结果比较乐观,如世界银行在1997年估算,我国1978—1995年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是3.7%,对产出增长的贡献是43%;OECD在2005年的研究报告中指出,中国在1983年到2003年这段时期,TFP的平均增长率是3.7%,对产出增长的贡献率是30%。(www.daowen.com)

相比之下,我国学者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结果却并不那么乐观。如舒元(1993)曾利用生产函数法(经济计量法的一种)估算中国1952—1990年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得到的结论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为0.02%,对产出增长的贡献率为0.3%;王小鲁(2000)同样利用生产函数法估算中国1953—1999年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得到的结论是,1953—1978年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为-0.17%,1979—1999年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为1.4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4.9%。郭庆旺、贾俊雪(2005)测算了1979—2004年间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结论是这一时期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率仅为0.89%,对这一期间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仅为9.46%,而同期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高达90.54%。

国内外学者对于我国全要素生产率估算的不同结论有许多原因。但基本共识有三点,一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有很大的提升,主要根源是我国经济体制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转轨,由制度改革释放出的红利十分明显。二是相对于改革开放前,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的技术进步、管理创新、组织变革也十分明显,这些对提高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都有积极正面的影响。三是相对于发达国家,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要素投入增长,是一种典型的投入型增长方式。因此,从理论上讲,我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还有极其广阔的空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