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应对国际环境变化的不可或缺选择

应对国际环境变化的不可或缺选择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欧美发达国家深受危机重创,金融资本市场动荡不安,债务危机警报频频拉响。尽管多国频出量化宽松政策,但仍然没有摆脱增长乏力和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局面。各国应对金融危机的调整,深刻影响国际关系和竞争格局的变化,对我国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充分利用国际环境变化的倒逼机制,发挥我国巨大的国内市场潜力和产业化能力,打造新的竞争优势,提高参与国际分工水平,是我国持续推动经济发展,不断提高国际地位的必然要求。

应对国际环境变化的不可或缺选择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波及范围广、影响时间长,对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也改变了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欧美发达国家深受危机重创,金融资本市场动荡不安,债务危机警报频频拉响。尽管多国频出量化宽松政策,但仍然没有摆脱增长乏力和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局面。近期美国、日本等经济增长略有回暖迹象,但能否持续也让人感到扑朔迷离。新兴经济体虽增长情况好于发达国家,但也深受发达国家经济政策调整的影响,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不稳定性明显增加。世界经济处在低速调整期,国际市场需求持续低迷。预计2013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仅为3.6%。经济低迷导致全球贸易和投资的收缩,国际贸易增幅下降,跨国公司纷纷压缩对外直接投资计划。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世界各国都在进行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调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经济发展新的动力。发达国家在强化贸易保护的同时另起炉灶,加强跨大西洋和跨太平洋区域合作,意欲重塑世界贸易版图,重订国际经贸规则,对我国等新兴经济体形成反制。发达国家将“再工业化”作为重塑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发出向实体经济回归信号,围绕信息、生物、环保领域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竞争愈演愈烈。

各国应对金融危机的调整,深刻影响国际关系和竞争格局的变化,对我国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国曾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但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加之人民币升值、劳动力和资源价格提高,传统的开放红利逐步消退,导致外需对我国经济的拉动力减弱,持续了近30年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难以为继。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发展中大国,既要面对发达国家的战略打压,还要直面来自新兴经济体的竞争。在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中,我国与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面临通过提高创新水平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巨大机遇。充分利用国际环境变化的倒逼机制,发挥我国巨大的国内市场潜力和产业化能力,打造新的竞争优势,提高参与国际分工水平,是我国持续推动经济发展,不断提高国际地位的必然要求。(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