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我国离成为世界经济强国还有多远?

我国离成为世界经济强国还有多远?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具体分析我国的基本情况,从国内生产总值的世界占比看,我国已迈过经济强国的门槛要求。从这项指标来分析,我国离经济强国所应具备的产业结构特征的确还有一定距离。从国际储备货币占比看,我国离经济强国的占比要求还有较远距离。因此,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还比较低,我国离金融强国支撑的经济强国还有较远距离。因此,从整体上看,我国打造经济升级版、实现经济强国梦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我国离成为世界经济强国还有多远?

具体分析我国的基本情况,从国内生产总值世界占比看,我国已迈过经济强国的门槛要求。经济规模是衡量一个国家是不是经济强国的重要前提,一个经济强国首先必须是经济总量大国。根据IMF的统计,2012年,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GDP总量的比重分别为21.2%、8.2%、5.0%,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世界占比为10.2%。从这项指标来看,我国已经具备了迈入经济强国的经济总量门槛条件,但这项指标是经济强国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25]

科技创新水平指数看,我国离经济强国的阈值要求还有较远距离。具备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是世界经济强国的核心竞争力所在。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可以通过从事研发的科学家数量、发明专利数量、科技期刊发表论文数量和研发经费这4项二级指标进行计算得到。按照2012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全世界排名前五位的国家分别是:美国、日本、德国、韩国、英国。而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排名仅为第14位,要达到以科技创新强国支撑的经济强国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从服务业产值占比看,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还有很大空间。当今的世界经济强国都走完了工业化的进程,产业结构呈现出高端化的特征,经济理论界一般用“服务业产值占比”指标来表征这一特征。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表明,2012年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等国家的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78.6%、71.4%、71.1%、77.7%、79.8%,而中 国的服务业产值占比仅为44.6%。从这项指标来分析,我国离经济强国所应具备的产业结构特征的确还有一定距离。

城市化率看,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有待进一步加速。城市化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一个经济强国必定具有较高的城市化率。据世界银行统计,2012年美国、日本、德国的城市化率分别为:82.6%、91.7%、74.1%,而我国城市化率为52.6%。一般认为,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普遍超过70%,按此标准,我国城市化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城市化进程有待进一步加速。此外,我国还缺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群,这也是我国同世界经济强国的重要差距。

国际储备货币占比看,我国离经济强国的占比要求还有较远距离。经济强国往往具备发达稳健的金融体系,其国家货币往往被世界上其他国家作为流通、计价、计算货币,尤其是作为储备货币。按照一般的衡量标准,一国货币在世界储备货币中占到4%,可被认为是一种国际化货币。据IMF“外汇储备构成(COFER)”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截止到2013年第一季度,美元、欧元英镑日元在国际储备货币中的占比分别为:62.2%、23.7%、3.9%、3.9%,而人民币在国际储备货币中的占比还不到1%。因此,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还比较低,我国离金融强国支撑的经济强国还有较远距离。

因此,从整体上看,我国打造经济升级版、实现经济强国梦还有很远的路要走。通过以上与世界经济强国的国际比较分析,并结合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双百”目标,可以确定我国建设经济强国的战略步骤和目标。据中国社科院的研究报告指出,在2020年这个战略节点上,我国的经济总量将超越美国,位居世界第一。本书在前面的分析得出我国预计在2030年左右在经济总量上赶上或超过美国,重新回到世界经济总量第一的地位。

我们的研究认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实现由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的战略目标和步骤可表述为“两步走”:第一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在这个总目标下,有三个子目标:一是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5万亿美元左右。二是人均收入超过1万美元。三是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第二步,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实现全面建成世界经济强国目标。在这个总目标下,有五个子目标:一是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世界占比达到20%。二是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迈入世界前五名国家的行列。三是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超过60%,具有一批跨国企业与世界知名品牌。四是城镇化率超过70%,并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群。五是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在国际储备货币中的占比超过4%。到那时,可以认为我国已全面实现经济强国梦。

【注释】

[1]习近平:《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新华网,2013年11月29日。

[2]习近平:《深化改革开放,共创美好亚太》,新华网,2013年10月7日。

[3]唐晋:《大国崛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前言部分。

[4]张幼文:《建设经济强国的目标与机遇》,《世界经济研究》,2002年增刊。

[5]吴敬琏:《从〈大国崛起〉看各国富强之道》,《同舟共济》,2007年第4期。

[6]吴立贤:《中国由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发展取向研究》,《商业时代》,2011年第7期。

[7]魏礼群:《由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的发展战略》,《新华文摘》,2013年第18期。

[8]服务业产值占比是指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

[9]国际储备货币占比是指一国货币在世界各国的储备货币中所占的比重。(www.daowen.com)

[10]唐晋主编:《大国崛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11]魏礼群:《由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的发展战略》,《新华文摘》,2013年第18期。

[12]安格斯·麦迪森著,伍晓鹰等译:《世界经济千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0—95页。

[13]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82页。

[14]刘笑盈:《推动历史进程的工业革命》,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61页。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6页。

[16]李景治:《科技革命与大国兴衰》,华文出版社,2000年版,第13—14页。

[17]李景治:《科技革命与大国兴衰》,华文出版社,2000年版,第55—58页。

[18]魏礼群:《由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的发展战略》,《新华文摘》,2013年第18期。

[19]亚当·斯密:《国富论》,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246页。

[20]林建红:《人力资本理论评述及其借鉴意义》,《商业时代》,2003年第23期。

[21]科佩尔·S·平森:《德国近现代史》,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303页。

[22]魏礼群:《由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的发展战略》,《新华文摘》,2013年第18期。

[23]殷克东、方胜民:《海洋强国指标体系》,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序言部分。

[24]魏礼群:《由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的发展战略》,《新华文摘》,2013年第18期。

[25]此处重点参考了魏礼群:《由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的发展战略》,《新华文摘》,2013年第18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