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世界经济强国崛起的历程

世界经济强国崛起的历程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8世纪发生在英国的工业革命,直接促进了英国成为世界性的经济强国。从经济综合指标来看,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强国。英国占据了世界经济的中心地位,而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向英国这个“世界工厂”“殖民帝国”提供原料和粮食的附庸地。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的第一大经济强国。在世界经济诸强中,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巨人。

世界经济强国崛起的历程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15世纪以来,先后有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这九个国家成为世界性的经济大国[10],美国、日本和德国则是当今世界上名副其实的经济强国。15世纪的葡萄牙拉开了人类航海的序幕,并将海上探险和殖民贸易结合起来,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经济大国。16世纪的西班牙在地理大发现之后,凭借殖民美洲与亚洲所获得的财富,很快成为世界性的经济大国。17世纪的荷兰依靠金融创新、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迅速确立了其海上霸主的地位,并替代了葡萄牙和西班牙的经济大国地位。18世纪的中后期,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随后,德国、美国和日本等国家紧紧跟上工业革命的浪潮,实现了国家的现代化与经济强国的目标。[11]

第一,看英国的崛起历程。18世纪发生在英国的工业革命,直接促进了英国成为世界性的经济强国。据统计,1860年,英国经济总量的世界占比为19.9%,生产了世界工业产品的40%~50%,对外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量的40%,英镑成为在金本位制度下的国际货币[12]。从经济综合指标来看,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强国。

归根结底,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英国这个地处西欧边陲的岛国何以成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并迅速成长为世界经济强国,如同一位著名美国学者指出,“这一问题远不仅仅具有学术上的探讨价值”。[13]

英国率先发生工业革命,是经济、政治、社会和科学技术等各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可从下述两个方面来观察。在物质基础方面:一是农业资本主义化的圈地运动促成了大型农场经济的建立,自耕农的纷纷破产和大量自由劳动力涌入城市。二是海外殖民霸权的确立,对殖民地的残酷掠夺,加速了英国的资本原始积累。三是工场手工业的高度发展和技术力量的发展。在社会与政治条件方面:一是位于大西洋航海贸易要道的英国在欧洲“商业革命”中受惠颇多,海外贸易迅速发展,较早建立近代金融制度。二是英国走在近代思想启蒙和科学革命的前沿,其自然科学取得令人瞩目的突破。三是英国率先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独立、统一、克服政治独裁的近代民族国家。正是这些条件比较全面地集合于英国一身,产生综合性的合力结果,从而促使工业革命在18世纪60年代开始于英国。

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业劳动的英国工业革命,首先是从资本周转较快、获利丰厚的棉纺织业起步的。1765年纺织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手摇纺纱机——珍妮机,将纺纱效率提高了8~18倍。1769年理发匠阿克莱制成了水力纺纱机,1771年他在可罗姆福德水流湍急的岸边建立了第一家水力纺纱厂,此厂后被认为是近代机器大工厂诞生的标志。1779年工人克隆普顿集合珍妮机和水力纺纱机的优点,发明了新式纺纱机——骡机,一次可转动三四百个纱锭,所纺纱线精细又结实。此后,随着英国纺织业一项项重大技术发明的完成,一座座大机器生产工厂的平地而起,英国纺织工业的生产效率迅速提高。18世纪40~70年代纺织工业年增长率为2.8%,这个高增长率一直持续到19世纪初。到19世纪30年代,以棉纺织为主的纺织工业已成为英国最大的产业部门,1855年,棉、毛、麻、丝织品的出口占英国总出口的80%以上。[14]

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的英国率先进入工业文明社会的门槛,工业文明一经产生,立刻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如同马克思、恩格斯在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能够料想到有这样的生产力潜伏在社会劳动里呢?”[15]

工业革命不仅使英国工业完全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而且使工业本身的发展越出国内市场范围。一方面,机器大工业的巨大生产能力所生产的大量商品,已经远远超出狭小的国内市场所能吸纳的水平,急需在国外寻求更大的市场;另一方面,机器大生产发展所必需的大量原料以及城市人口激增所造成的对粮食的需求又是国内生产所无法满足的。因此18世纪下半叶以来,英国更加疯狂地在海外扩大殖民地,寻求工业品销售市场、原料和粮食产地。英国在成为“世界工厂”的同时,还成为世界最大的殖民帝国。英国的殖民地由1800年的1130万平方公里增加到1850年的2000万平方公里,到1876年更是扩展到2250万平方公里,大英殖民帝国自诩为取代当年西班牙的又一“日不落帝国”。

而随着工业革命的进展,到19世纪上半叶,英国开始推行自由贸易政策。1846年谷物法的废除宣告农业保护主义的结束,作为整个自由贸易立法的一部分,它促成了1845—1875年英国工厂主的黄金时代。谷物法的废除无疑促进了英国走向自由贸易和英国工商业与世界市场的联系。英国的对外贸易也迅速增长,而且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重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1801—1850年英国外贸额由2490万英镑增加到17540万英镑,即增加了6倍。1850年英国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1%。英国出口商品中,工业消费品和工业生产资料占85%,1845—1870年英国机器出口量增加了4倍。自由贸易带来英国工业经济的繁荣。伦敦成为国际贸易中心。1851年的伦敦博览会充分展示了大英帝国在世界市场上的优势。英国占据了世界经济的中心地位,而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向英国这个“世界工厂”“殖民帝国”提供原料和粮食的附庸地。

第二,看美国的崛起历程。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的第一大经济强国。

在世界经济诸强中,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巨人。比起其他大国,美国的历史实在短暂,1783年才获得独立,1865年才真正实现南北统一。然而,美国在建国后只用70多年的时间就已接近欧洲发达工业国英、法,到19世纪末更是成为世界经济首强。

美国独立后曾发生过一场著名的大辩论:美国的富强之路究竟是建立一个农业理想社会还是工业化社会。从总体上看,美国的工业化真正起步始于1812—1814年的美英战争。美国建立近代机器工业也是从纺织业开始,不过工业革命很快扩展到其他行业。1812—1814年战争对枪炮和铁制品的需求推动了美国制造业的发展。1834年美国引进热风炉技术,质优价廉的无烟煤取代木炭燃料,使冶铁业发生革命性变化。到1860年,美国生铁产量达到83.4万吨,成为仅次于英法的世界第三大产铁国,同时煤产量也由1820年的3000吨增加到1860年的1330万吨,在世界上仅次于英国。因获得充足燃料而加速发展冶铁业又促进了机器制造业的迅猛发展,而煤炭航运和铁路建设也快步前进。1810—1860年美国工业总产值增长近9倍,美国工业生产在世界工业总产量中的比重由1820年的4%增加到1860年的14%。到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前,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厂制造业已在棉毛纺织、面粉、肉食罐头农机制造、缝纫机制造、军火制造等部门占据优势,美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美国成为名列前茅的世界经济大国。

美国是世界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最大受益国。美国在南北战争后,凭借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利用大量移民和外资进入美国的有利条件,通过发展教育、鼓励创新,及时地抓住了这次科技革命的机遇,以突飞猛进的速度实现了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在19世纪最后30年里,美国出现以“爱迪生现象”为代表的一系列发明创造,不仅煤炭、钢铁等传统产业很快走在世界各国前面,而且电力、石化、通信汽车制造等新兴工业的发展也占据明显优势,1860年美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份额还低于英、法、德,到1880年即上升到第一位。到19世纪末,美国主要的重工业已基本建立并起主导作用,美国在短短的几十年里便已超英赶德,登上世界经济强国的宝座,1913年美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份额已超过英、法、德三国份额的总和。(www.daowen.com)

第三,看日本的崛起历程。日本是一个在战争废墟上崛起的经济强国。一个已被列强坚船利炮打开国门、殖民地化危机迫在眉睫的狭小岛国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几十年间就使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走上了工业化道路,不仅跨入世界列强的行列,而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迅速在战争废墟中重新崛起,到1968年明治维新百年之际,其国民生产总值名列世界第三,这一“东洋经济奇迹”的奥秘何在?

19世纪下半叶,当工业化浪潮突破西欧、北美向世界其他地区各国袭来时,不变革即灭亡的严峻选择摆在众多国家面前。位居世界最东的日本通过变法维新走上一条与亚洲其他国家不同的资本主义道路,以富国强兵最终避免了殖民地化的厄运,并在工业化的道路上迅速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从明治维新开始到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前夕,日本初步完成了以纺织业为中心的轻工业部门的工业化。在日本工业化历程中,有几个特征值得注意:一是日本工业革命比起前述欧美诸强明显要晚,正值第二次科技革命已在美欧发生,在世界经济已初步连成一体的情况下其成就效应迅速向外扩散,致使工业化刚起步的日本正好能够抓住这一有利机遇,而事实上日本的工业化几乎是混合第一次和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同时进行的。二是日本工业化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极其重视吸收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但日本在借鉴欧美工业文明中牢牢掌握主动权,在进口欧美技术和机械设备方面,十分注意有选择地引进高水平的并且适应本国实际需要的技术。三是日本国土狭小、资源匮乏,具有浓厚军事封建色彩的统治集团为解决资本主义大工业对原料、市场和资金的迫切需要,一方面注重发展国际贸易、开拓海外市场;另一方面将推进工业化与对外侵略扩展紧密结合,以掠夺周围富饶而落后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

如果说,19、20世纪之交日本的崛起打破了西方列强工业化速度的历史纪录,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的复兴和腾飞更是举世惊叹的经济奇迹。

一是“科技立国”。20世纪中叶,以原子能的利用、电子计算机的问世和航天技术的发展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从美国开始,迅速向全球扩散。这次科技革命使生产力的诸要素均发生巨大的变革,在社会生产上运用的同步性大为增强,形成科学、技术、生产的加速循环和相互推动的良性机制。日本政府敏锐地抓住了这一新科技革命的机遇,把振兴科技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政府不断增加对科技开发的投资,对重点攻关项目采取减税等优惠政策,建立“官、学、民”三位一体的科研体制和流动研究制度,加强政府对科技研究的组织和协调。日本还有计划地重点引进效益突出的适用技术,购买技术专利,进口成套设备,聘请外国专家,约以15年时间从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吸收消化了全球半个世纪积累起来的先进技术。西方估计,购买这些技术所需费用约2000亿美元,而日本仅花了约60亿美元就获得了这些先进技术,为日本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赢得了宝贵时间。技术引进加速了日本工业的现代化,为日本技术消化、革新和输出提供了有利前提。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日本已成为世界主要技术出口国之一。

二是“教育先行”。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政府就认为经济发展离不开国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在“文明开化”的口号下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战后日本更是进一步弘扬“教育先行”的传统,制定了《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推行教育改革。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全国25岁以上人口受教育率高达94%,70年代中期已基本普及高中教育。政府教育经费支出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约5%上升到70年代的7%。而且政府还十分注意根据不同时期经济结构的变化,调整教育重点。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国家大力发展重化工业,把培养中级技术人才作为重点;70年代产业结构从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向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化,政府又着重培养能够自主开发新技术的高级人才和熟练运用新兴技术的中级人才。日本全力以赴地发展教育,不但有利于科技发展,也为战后经济复兴造就高素质人才。

三是“贸易立国”。这里的“贸易”不仅仅是狭义上的进出口贸易,更是指广义上的全方位外向型经济。20世纪中叶开始的新科技革命推动着国际分工的深化,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国际资本的流动,世界经济一体化已由原来的国际商品交换发展到生产和资本领域的国际化。日本是一个资源、能源奇缺和国内市场狭小的国家,由此日本充分利用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有利条件,造就日本经济“两头在外”的外向型经济模式,即资源、能源从国外进口,其产品主要销往国外。日本把发展国际贸易、打造外向型经济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基础。一方面利用一切最先进手段节约资源和能源,千方百计开发新材料新能源;另一方面不遗余力地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确保产品销路;同时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消化、改良实现技术再输出。在“出口第一主义”的政策下,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日本出口额已大大超过进口额的增长速度。日本出口额由1964年的84.5亿美元增加到1970年的193.1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20%。自70年代以来,日本贸易连年顺差国际收支明显改善。自60年代以来,日本还以各种方式大量输出资本,到1970年资本输出率累计达67.9亿美元,到80年代中期已取代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债权国,实现了日本资本的国际化,为营建全球化生产体系打下了雄厚基础。

第四,看德国崛起的历程。德国是欧洲最强大的经济实体。1848年资产阶级革命后,德国工业革命进入决定性的发展阶段。此时农奴制进一步被废除,关税同盟也在1852年扩大到德意志全境,城市行会制度不断被削弱并在1869年最终被废除,这为德国经济的高涨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德国的工业化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如下显著特征。首先,由于德国工业化起步稍晚,可以吸收他国的科学技术成果,避免长期的探索。1825年英国废除了禁止机器和熟练技工出国的法令,从而便利德国能够借鉴英国的科技发明、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生产方式,快速地推进工业化。其次,虽然德国工业革命也由纺织业和其他轻工业起步,但很快地将重心转向重工业,呈现重工业先行的格局,而重工业的发展又是以铁路建设为动力。对政治上四分五裂的德意志来说,一个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对于国家富强的意义不可低估。如同当时德国著名经济学家李斯特指出,价廉、迅速、可靠、定期的客货运输是把国民财富和文明推向四面八方的最强大的杠杆之一。[16]1835年德国第一条客运铁路通车。1851—1870年全德铁路线从6000公里增加到19600公里,机车数量增加7倍,货车车厢增加11倍。铁路运输的发展,卓有成效地带动了采矿、冶金和机器制造业的发展。到1870年德国工业结构发生显著变化,采矿、冶金和机器制造业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德国铁路建设被称为德国工业化的“真正发动机”。再次,政治力量在德国工业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德国的工业化是在普鲁士依靠武力统一和不断征战过程中进行的。普鲁士当局代表具有军国主义传统的资本主义化的容克贵族的利益,疯狂地扩军备战,力图以“铁血政策”统一全德、征服法国、称霸欧洲乃至世界,由此不遗余力地推动和刺激重工业特别是军工业的发展。

与工业文明相伴而生的世界市场形成初步把世界经济连成一体,为人类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和基础。19世纪六七十年代,以电力、电动机和内燃机的发明应用为特征的第二次科技革命在西欧和北美同时兴起。虽然英、法两国还是这次科技革命的重要角色,但美国和德国明显成为这次革命的两个发源地和中心。

德国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中处于领先地位,是下述因素的综合作用:一是国家的统一、政局的稳定。二是政府的积极扶持、财力和物力上的大力支持。三是企业将科学技术视为生命源泉和发动力。四是银行的巨大后援作用。五是善于引进、借鉴和运用国外先进科技成果。六是良好的教育培养了应用型人才。[17]通过第二次科技革命,德国不仅实现了采矿、冶金、机器制造等传统工业部门的重大技术革新,而且迅速建立起电气、化学、汽车等新兴工业。尤其是电气工业的创立,成为德国经济繁荣的强大动力。1913年德国生产的电气产品占世界34%,位居世界各国之首。1870—1913年德国工业增长了4.7倍。工业的迅猛发展也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兴旺。这样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已建立现代化的完整工业体系,赶上英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工业化强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