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从观念、市场化、人力资源开发、改善投资环境、财政金融等多方面着手。一是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的观念。发展经济是少数民族地区复兴和全面进步的关键,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是基础。不论任何民族,只有有饭吃,才能照顾其他事情,不论是发展科技、教育,还是繁荣文化,不论是平衡财政收支,还是改善人民生活,都离不开经济实力,都离不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除此没有第二条道路可走。不论遇到什么情况,发生什么问题,都必须死死扭住发展经济这个关键不放。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原理,经济是财政的基础,没有经济不发展而能解决财政问题的。财政和经济的矛盾,财政处在分配环节,生产决定分配,分配的性质和分配的对象,都是由生产决定的,财政收入来自生产和流通环节的利润的一部分。因此,解决财政问题,应当从发展生产,振兴经济,治穷致富入手,只有生产增加了,经济发展人民富裕了,财源才会广阔,民族自治地方财政才有后劲,财政才能建立在雄厚的物质基础之上。
二是致力经济的市场化、商品化。市场经济的机制,即价值规律、供求平衡和市场竞争,是提高生产效率和服务水平的总开关和金钥匙。实践表明,市场化程度越高,商品经济越发达、越有利于专业化分工和协作,越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反,越是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牛郎织女式”的落后经营方式,分工和协作不发达,生产效率就难以提高,生产力的解放就受到制约。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总体上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商品率不高,交换不发达,生产效率和发展水平低,束缚了生产力的解放,生产效率的提高,导致了经济发展的低速度和人民生活的低水平。为此,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进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以此推动经济的商品化,促进生产交换向深度和广度进军,实现生产和经营的高效率,人民生活的高水平。
三是努力发展交通运输,通讯信息事业,改善投资环境。少数民族地区一般是山区,那里交通不便,公路通车里程少,铁路更谈不上,信息不灵,制约了经济的市场化、商品化,制约了投资规模和效益,成为制约开发妨碍发展的瓶颈。有关方面应当采取强有力措施,加大投资力度,排除制约因素,疏通“卡脖子”环节,从根本上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开发投资,完善开发条件。(www.daowen.com)
四是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通过发展教育、走出去、请进来等举措,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才结构,造就人才队伍,从人才和智力上保证开发发展。
五是充分发挥财政的职能作用。州县财政要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从财力上推进开发事业。要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建立开放型、开拓型、创造型财政。克服被动的“等、靠、要”做法,使财政成为振兴地方经济,善于管家理财的行家里手;要管好用好上级财政补贴的各项资金,包括基建投资,企业更新改造资金,支援不发达地区资金,支农资金,少数民族地区补助等等,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搞好能源、交通、科技教育、文化建设;要管好用好地方机动财力,根据宪法规定的自治权,在国家财政体制范围内,因地制宜,自主解决财力分配、调整预算和开支标准,以及地方税种、税率、地方附加的开征和减免,管好用好民族地方机动财力,本着量力而行,讲求效益,先生产后基建,先简单再生产,后扩大再生产的原则,推进少数民族地方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的发展。
实践证明,繁荣少数民族经济是大有希望的,资源优势逐步显现,文化旅游事业初露头角,几十年的建设奠定了初步基础,基础设施正在建设,经济优势正在开始形成。一些少数民族自治县显示出旺盛的生机与活力,经济走上快速发展轨道,财政状况得到改善,社会正在向前迈进,人民生活逐渐改善。依靠和发挥资源优势。随着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人力资源的开发,投资环境的改善,发展实惠的惠及,健康、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势头必能保持,全面小康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