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开发事业与财政工作的关系问题。财政工作要着眼、立足于伟大的开发事业,为其开道和服务。经济决定财政,而财政影响经济。经济开发的好坏,决定财政收支的状况。而财政工作应当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开发工作中发挥更积极的影响作用。
当前全省的财政状况都比较困难,财政资金的供求矛盾相当突出,乡上靠县上补贴,县上靠省上补贴,省上靠中央补贴,而且补贴的数额越来越大,否则日子就过不下去。尖锐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如果连正常的“人吃马喂”都难以保证,如何还能谈得上开发问题。但是,如果不搞好开发,财政的困难就更加难以解决。须知,财政困难的根本原因,还是经济不发达,财源不广不活。只有搞好开发事业,振兴经济,最终才能改善财政的收支状况。因此,财政工作应当致力于开发事业和经济振兴,要善于生财、聚财和用财,在保证当前需要的同时,积极为开发事业筹集和供应资金,为开发工作开道和服务。
(二)要处理好一般和特殊,全局和局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说,要认识清楚开发地区与全国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在坚持共同点的前提下,针对不同情况,区别对待,避免脱离实际的一刀切做法。西北各省与全国一样,都是社会主义祖国的一部分,应当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但是西北各省又有特殊性,有些方面还差别很大。就甘肃来说,与东南各省相比就有明显的差别。一方面,经过五十多年的努力,为农业、工业、能源、交通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文化有了发展,人民生活有了改善;另一方面,又比较贫困落后。一是自然条件差,干旱少雨,水土流失多,生态环境问题严重;二是属于老少边穷地区,陇东是老解放区,甘南、临夏是少数民族地区,酒泉是边远地区,定西是有名的贫困地区,历史上有“陇中苦甲天下”之说;三是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四是经济基础薄弱,农业生产低而不稳,工业重的太重、轻的太轻;五是由于经济不发达,粮食长期调入,商品自给率底;六是文化教育落后,科学技术力量薄弱,水平低;七是财政困难,离开上级补贴,财政就无法平衡;八是人民生活水平低,有些地方人民的生活困难,少部分地方温饱问题还未解决,不得不靠救济过日子。
据统计,全省年降雨量在30—600毫米之间的地区占64%。酒泉地区为30毫米,干旱、风沙灾害严重。清代以来的300年中,旱灾152次。安西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其中5级以上150天;会宁县的人畜饮水尚有困难。
全省有两个民族自治州,20个民族自治县,面积17.5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38.7%。交通通讯方面,铁路公路不到全国平均数的75%;邮路,每个邮电所服务人口1.8万人,比全国的1万人高8千人,服务面积全国为191平方公里,我省为407平方公里;长途电话,首都到兰州为28对,低于全国平均的34.5对,兰州至地县平均电路6.1路,低于全国13.7路水平,乡镇则更低;城市市内电话通讯水平,全省平均每百人2.74部,居全国倒数第三位,还有1/3的乡镇无邮电机构,少部分乡镇无电话;省报投递当天的18.75%,隔天的53.75%,三天以上的27.5%,严重影响信息传递和商品流通。
农产品产量低而不稳,国民经济的基础比较脆弱。农用化肥每亩6.7斤,比全国22.5斤低2.3倍。粮食从1959年以来一直不能自给,1981年起每年调进12亿斤,棉花自给28%,烤烟自给30%。人均农业产值全国236元,甘肃182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4元;全国人均生产粮食2233斤,甘肃1613斤,比全国人均水平低620斤;棉花比全国人均水平低24.7斤;油料全国人均60斤,甘肃30斤;猪牛羊均产量全国人均80斤,甘肃36.7斤。
森林覆盖率很低,特别是国营林采伐过量。有的林区面积减少30%,林线后退30公里,白龙江的含沙量增加60%,经流量减少10.8%,自然灾害增加了。
畜牧业本来是甘肃的一大优势,但是也是靠天养畜,乱载乱放,草场退化,草产量不高,特别是冬季草场不足,造成“夏饱、秋肥、冬瘦、春死”状况,有的年份死亡率高于出栏率,商品率仅为10%。据天祝等5个县的统计,每亩草场每年产肉仅5.4两,产毛1两左右,经济收入,加上奶制品、皮张每亩仅0.42元,最高的天祝县仅0.77元,最低的肃南县仅0.07元。渔业总产量50多万斤,产值仅30余万元,与江南的鱼米之乡更是不可相比。工业方面,虽然有丰富的矿藏资源,但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仅仅是潜在优势,而不是现实的优势。重轻工业比例,全国为1:1,甘肃为6.8:2.2。由于这样,导致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多,输出原料多,加工工业少,加工增值少,投资多,周期长,效益低,生活日用品的三分之二靠调进。地县工业和乡镇企业更为薄弱,在20个少数民族县中,除临夏市、永靖县有工业外,其他各县基本无工业,或者微乎其微,人均几十元产值,工业产值不到工农业总产值的1/4,乡镇企业尚处在起步阶段,全省的规模相当于南方省区发达县的规模,经济效益也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人均工农业总产值,全国为1275元,甘肃为858元,低417元;人均国民收入,全国为647元,甘肃为490元,低157元;人均财政收入,全国为177元,甘肃为80元,低97元;人均财政支出,全国为175元,甘肃为118元,低57元;人均粮食产量,全国为760斤,甘肃为520斤,低240斤。
人民生活方面,1985年全国人均收入397.6元,甘肃为257元,低140元,仅等于全国最高水平的二分之一。
与经济水平相联系的是财政收支很困难,据“六五”期间统计,中央共补助28.54亿元。省上对地县也是如此,82个县中有66个县是补贴的,占80%,1985年补贴额连同对地区在内计2.55亿元,加上地区对县的补助共为3亿多元。其中20个民族自治县,有19个是补贴县,1985年,财政收入7875万元,总支出16700万元,支超过收8825万元,占收入的1.12倍,开支的一半以上靠上级补贴。
文化教育、科学技术也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校大学生比例,全国为1.7%,甘肃为1.35%,低0.35%;文盲占48.1%,远高于全国31.9%的比重;科技人员,全国为7.8%,甘肃为7.5%;病床全国为2.2%,甘肃为1.89%,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和开发的进行。(www.daowen.com)
还需要强调指出的是,这种差距还在扩大。比如,1950年至1983年全国社会总产值增加1.89倍,平均每年增长9.2%,甘肃为7.3%,低1.9%;全省社会总产值所占全国比重由1949年的1.8%,下降为1983年的1.47%;农业生产年平均增长率全国为4.9%,我省为3.8%。加上国家投资少,相对地开发的力量不是在上升而是在下降;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扩大。这是一个严酷的事实,必须要认真寻找行之有效的对策。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原理,一切要从实际出发。毛泽东有一句名言,“人们认识事物,在于认识事物的特殊性,认识一种事物区别于另一种事物的不同点。”并强调指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的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建设中国的社会主义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对于大西北的开发也是如此,既要看到一般性,也要看到特殊性,不能用统一的办法解决不同的问题,不能完全照发达地区标准对待后进地区。如果实行统一的利率,统一的税率,统一的物价,统一的投资政策和统一的财政分配政策,采取统一的控制办法,使其不能在一个起跑线上竞争,对这些地区来说,就只能是竭泽而渔、杀鸡取卵,不仅不能促进开发,还会拉大距离。甘肃的农民说:“好比两头毛驴,南方的一头跑得快,北方的一头跑得慢,都来个一刀切。对跑得快的只切了驴尾巴,不大要紧;而对跑得慢的,就把驴头切了,是致命的一刀。”因此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忌“一刀切”。
同时,从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讲,东部、西部的建设与开发,是既有区别,又互相影响。东部有较高的经济技术条件和人才,西部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能源及广阔的市场。东部的发展,可以为西部开发提供经济技术条件;而大西北的开发,又可以为东部提供更多的矿产资源、原材料和能源,吸收东部的产品、人才、技术,促进东部的四化建设。因此,东部与西部的建设,既有争投资的一面,也有互相联系、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一面。如果把东部的建设与西部的开发机械地分割开来,只顾东部,忽视西部,必然是延缓西部的开发,到头来也必然延缓四化事业的整个进程。
(三)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开发与民族团结的关系。大西北是少数民族比较多的地区。对这些地区,国家一般是“给得多、拿得少”。如果从投入产出的角度讲,是投入多,产出少;国家财政补贴的多、上交的少,或者是根本不上交。这个事实是应该承认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而且是不可能很快改变的。对此,不能简单地看作是经济问题,更不能看作是负担和包袱。这不仅要从经济上看问题,还要从政治上看问题,从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上看问题,不能片面强调自给率,不能光打财政的小算盘。即使是在旧中国或历代封建王朝,统治阶级也会从利益出发,承认其现实特点,给予这些贫困地区一定的财政补助和灾情减免、税收照顾。同时,各少数民族都对中国的历史作过贡献,对民族团结的今天作过贡献。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也只有依靠各民族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毛泽东同志说过,“中国实际上是汉族‘人口众多’,少数民族地大物博,天上的空气,地上的森林,地下的宝藏,都是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因素,而一切物质因素只有通过人的因素,才能加以开发利用。我们必须搞好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巩固各民族的团结,来共同努力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论十大关系》)只有搞好大西北的开发事业,消除事实上的不平等,才能更加有利于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强大。因此,应当诚心诚意地积极帮助少数民族,也包括从财政上帮助少数民族,进行开发事业。
(四)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援助与自力更生的关系。对大西北的开发,由于其经济技术基础薄弱,竞争能力差,如果没有国家的援助,要进行大规模的开发,缩短以至赶上发达地区的水平,是不可能的。在今后一个很长时期内,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还要靠国家的支援,包括重点项目和重点地区的开发投资,重要的技术革新改造、智力开发等等。而且开发性的经济,如同上新项目一样,自然需要较多的投资。就好比一个病弱的人一样,必须要给以必要的开支以加强营养,输送必要的血液以恢复其体力,提供外部条件,以促进其生存发展,否则是难以同一个强壮的人竞争的。当然所有这些的出发点和归结点,都应当着眼于本身的活力,即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活力。世界各发达国家,诸如美国对其西部地区,前苏联对其东部地区,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实行了优惠的税收、价格、利率和劳动工资政策,从而既促进了这些地区的开发,也促进了其整个国家经济现代化的发展。有鉴于此,国家在处理这个问题时,不仅要给钱,更重要的是给培养活力的政策。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开发事业的成功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
(五)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与开发的关系。改革与开发是一致的。改革的目的是理顺经济关系,促进对外开放,对内搞活,促进开发。因此,改革越是搞得好,越有利于开发工作的进行。另外经济体制的改革,对后进地区也产生了些新情况和问题,甚至是不利因素。改革中许多减收增支因素的出现便是例子,如减收大企业的调节税,提高一些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率,企业技术改造的减免税照顾,工资改革,物价调整等措施。由于是自费改革,对上交省,只按上交比例负担一部分,上交比例起高,自己负担越轻;少数民族地区由于是补助地区,则要全部自己负担,不改不行,改革,财政又负担不起,不得不延缓改革步伐。又比如市场竞争,实际上是质量、价格、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人才的竞争,由于这些地区交通线长,技术水平低,经营管理水平低,人才缺乏,信息闭塞,产品成本高,起点低,落在起跑线后,导致共同的竞争却无共同的机会,使后进地区处于不利地位。应该使改革有利于开发。
(六)在搞好经济开发的同时,特别要致力于搞好智力开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的培养非短期能够奏效,非早作准备不可,这里有个现在的开发与将来的开发的关系问题。由于国力的原因,投资的重点不能放在现在,但有些开发工作则必须从现在做起,智力开发便是如此。人才的问题已经是当前经济建设的卡脖子地段,也是将来开发的瓶颈,成为开发事业成败的关键,拖后腿的重要因素,这对发达地区是战略任务,对我们后进地区,既是百年大计,又是当务之急,应当从基础教育抓起,致力于解决幼儿教育,提高小学入学率,普及中学教育,发展高等教育。财政应当为智力开发筹集和分配必要的资金,创办各类中专、大专、本科院校,吸引内地有志于开发事业的青年学生,为开发大西北而学习。从经济效益讲,智力投资也最划算。据有关资料反映,每增加1%的简单劳动力,生产平均增加0.78%,而每增加1%的经过专门训练的人员,生产平均增加1.8%。复杂劳动力所创造的价值是简单劳动力的许多倍,如培养一个高中水平的简单劳动力需花费7000元,培养一个大学生需花费1.3万元,而复杂劳动力创造的经济价值则远远超过简单劳动力,是事半功倍的好事。
(七)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内涵与外延扩大再生产的关系问题。首先是要坚持以内涵扩大再生产为主的原则,因为它投入少产出多,效益高见效快。在国家建设的重点还未转移过来的时刻,尤其应当如此。另一方面,对外延扩大再生产也应给以适当重视,特别是对能源、交通、原材料、智力开发等薄弱环节,也要实行必要的外延扩大再生产。譬如西北铁路公路不足,设备落后,致使客货运紧张,影响资源开发。随着青藏、新疆铁路的延伸,将来更加紧张,不扩建、新建设施就不行。这里有必要强调一点,内涵与外延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当一些薄弱环节严重影响经济发展时,适当地进行外延扩大再生产,改变薄弱环节,可以实现扩大再生产。
(八)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开发与“翻两番”的关系。对开发地区来说,可以说具有双重的任务。是既要“翻两番”,又要大开发。“翻两番”和开发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翻两番”是当前的任务,1990年翻一番,2000年再翻一番,这是年年都在做的事,开发则是更远大的目标。但是,又是互相联系的。“翻两番”是大开发的必要准备,大开发又是“翻两番”的进一步发展,可以视为一个任务的两个阶段和步骤。因此,要把二者结合起来,做好预测和规划。从财政角度讲,就是要做好财政收支的预测,做好长远打算,积极地为“翻番”与开发筹集资金、分配和供应资金。
(九)要处理好速度与效益的关系。在开发地区面前,摆着一个现实的严肃问题,就是发展速度问题,速度不加快,就会拉大距离;要加快发展速度,缩小距离,就有个效益问题。对此,回答当然是明确的:效益第一,速度第二。不仅要重视工农业总产值,更要重视成本和利润;不仅要重视社会总产值,更要注意净产值与国民收入;不仅重视数量,更要重视质量。不然的话,是图虚名而招实祸,变高速度为低速度,会使有用的原料变成无用的产品,要坚决防止生产报喜、商业报忧、财政虚收的现象发生。这个问题对于经济效益差的待开发地区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