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中国,随着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前进步伐,中国正悄然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中国城市化近十年来发展迅猛,城市化率由1980年的18.39%提高到2018年58.52%,但仍然落后于发达国家75%的平均城市化水平,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工业发展水平。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民意调查中,涉及医疗、食品安全、大气环境等问题占据了很大比例,显然人民群众对健康问题尤为关注。针对这一问题国务院2016年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确立了“健康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的认识,并提出了实现人人享有健康的目标。要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就必须解决7.7亿城市居民面对的健康挑战。意识到城市在实现健康中国中的重要性,纲要明确提出将健康城市作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抓手。要实现这些目标,需要摒弃健康只是卫生部门一家事的思维,因地制宜地探索“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实现途径[2]。国家战略提出在2050年之前,中国的城市化率必须达到70%以上,这就意味着每年平均需增长近1%的城市化率(即每年约1000至1200万人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在这个过程中,包括人口问题、生态环境(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等)、基础设施建设等挑战将变得更加突出。如何依照可持续发展理论,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进程,是21世纪中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
中国自1989年启动中国卫生城市建设开始,1996年在上海嘉定区、北京东城区、重庆渝中区和海口市成立中国首批健康城市试点区。2001年6月,全国爱卫办向WHO西太区正式申报将苏州市作为我国第一个健康城市项目试点城市,并于2006年6月荣获了健康城市联盟颁发的健康城市最佳范例奖。2003年SARS后,中国健康城市建设进入全面发展阶段。2007年12月28日,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在上海召开全国建设健康城市(区、镇)试点工作启动会,正式启动了建设健康城市、区(镇)活动,确定上海市、杭州市、苏州市、大连市、克拉玛依市、张家港市、北京东城区和西城区等十个市(区、镇)为全国第一批建设健康城市试点。这次会议在我国健康城市运动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为了进一步推进健康城市建设在全国展开,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到健康城市的创建行列中来。截至2016年,我国在38个城市启动了健康城市建设的试点工作,并积极推进健康社区、健康机关、健康企业、健康家庭等健康细胞的建设,建设健康城市与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将成为我国今后城市化建设的必然趋势。
成绩的取得固然可喜,但我们更要认清形势面对新挑战。目前我国健康城市的发展还存在以下这些问题。
(一)发展不平衡
我国是一个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最富裕的东南沿海地区人均GDP达到了10万元左右,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2016全国人均GDP为5.34万元,而贫穷的内陆地区大部分人达不到平均数,很多人口大市只有二三万元!经济发展制约了城市化进程,健康城市建设就更无法实现。早期加入健康城市联盟的上海市、苏州市等城市无一例外都是东南沿海城市。健康城市建设需要全国各城市行动起来,全面发展的格局还有待时日,我国城市发展仍然处于东强西弱的格局。东部地区人口密度过大,对健康城市的建设也带来诸多问题。
(二)理念更新不足
其与经济发展、改革开放程度有关。部分城市在开展健康城市活动中,对于健康的理解仍然停留在城市卫生层面上,狠抓卫生工作却忽略了城市人口心理健康干预问题;部分城市认为健康就是解决就医难问题,只要医院数增加,床位数增加就是健康城市了,城市盲目扩建医院成为亚洲乃至世界最大医疗机构,殊不知这种纪录还是少一些为好,现代“大健康”概念早已从治疗为主向预防为主转变,向以健康管理为核心理念转变,需要跳出健康=治疗这个“坑”;部分城市GDP至上,经济结构单一,忽略了城市规划设计、环境可持续发展等对健康城市发展的积极意义,环境污染严重、高房价、交通拥堵问题带给城市居民生理、心理双重压力。这些社会问题不解决,就无从谈及健康城市建设。
(三)宣传力度不足(www.daowen.com)
相对生态城市、卫生城市等而言,城市市民对健康城市概念很陌生,知之甚少,没有深刻理解。健康城市在经济建设的大背景下,城市建设重点仍然围绕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建设,更多的是关注经济效益的提升,对于健康城市建设本身还重视不足。在健康城市建设中还是以行政主导为主,市民多是被动参与,社区宣传力度不足,居民知晓率不高使自然参与的积极性和力度大打折扣。我国农村人口迅速转变为城市居民的过程中,原有村民没有城市生活概念,这在我国城市化建设中占很大的比例,对于这批特定人群在宣传方式和力度上尚需提高。
(四)政府机构联动机制不畅
健康城市建设从规划设计到环境治理,再到医疗卫生保障,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协同实施。目前部分城市建设中仍然集中在某些部门的狭小范围内或者由卫生部门牵头实施,过于强调卫生等单一职能部门的作用,弱化了环保、市政规划等其他部门的作用。部分城市仍然以政府部门下属的爱国卫生委员会为主要负责部门来推进健康城市建设,因此无法起到牵头组织作用。
(五)人口老龄化问题
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剧,截止2017年底60周岁及以上人口有24090万人,占总人口的17.3%,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为15831万人,占总人口的11.4%。2017年全年共出生人口为1723万人,比2016年减少63万人。同时老龄化程度继续加大,6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比重都有明显上升。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7.17%,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2025年,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3亿,成为超老年型国家。老龄化问题将制约我国城建发展很长一段时间,如何应对这一社会问题成为健康城市建设的重要因素。
随着我国经济日益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问题却日益突出。最近一段时期诸如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遛狗打人事件频发给我们带了很多思考,为什么一些小事情最终会酿成不可收拾的大事件。市民们在享受城市化所带来的便捷、高效生活的同时,却因为一些人际沟通上的问题而产生矛盾,出现过激行为导致一系列影响公共安全的事件发生。在城市生活的人们心里就这么“火”吗?健康城市建设还需要扩大其内涵,真正做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