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逐梦城市:城市建设、管理与服务的职业发展探索与实践

逐梦城市:城市建设、管理与服务的职业发展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四步高效环节以城市建设、城市管理与城市服务为主攻方向的城建职院学生未来的就业岗位一般以城市为基点,以在城市生活和发展为目标,所以了解城市、理解城市、接受城市、融入城市、追梦城市是人生规划和职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本堂课的主题设定为《逐梦城市》,整个课堂的设计分四步。第二步,“逐梦城市”主题展开。

逐梦城市:城市建设、管理与服务的职业发展探索与实践

(一)案例1:《中国城事》课程中职业引导为主题的课堂设计

1.课程设计思路

把“中国城事-中国城市”的故事与期望在城市谋求生存与职业发展的众多学生的愿望相结合,将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作为主线,引导学生热爱城市各个元素、融入城市生活、学习和接受城市文化、挖掘城市内涵、体验城市热度、吸取城市精神,以饱满的热情迎接职场的各种挑战。

主要依据的观点:一是热爱工作,首先要热爱工作单位所在的地区(包括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环境,以追溯努力工作的目的——为了更好地生活;二是热爱工作,追求成功,必须了解你的工作环境,熟悉你的工作环境、接受所处的各种环境,喜欢所有与之相关联的各种元素,即爱上所处的环境,才能忍受工作中的各种挫折和压力,才能克服各种困难,坚持到底,取得最后胜利;三是热爱工作,应该热爱你身边所有的一切,包括其民族文化、自然文化、饮食文化人文关系等要素;四是在城市工作,最终应融入这座城市,爱上这座城市,并寻找事业成功的突破口。

2.课堂设计原则

面对95后~00后的大学生,职业观非常活跃,思维敏捷,吸收信息能力很强,对未来的期望值非常高。中国各城市的多形态、多特点、多文化对未来的职业定位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通过有限的课程教学时间,希望达到完成主体核心内容表述,又能尽量增大学生的参与度接受度,且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有着相当大的挑战。为此,整堂课的授课主线策划必须既要有完整的体系,又要有相当的跳跃感和亲和力。掌握的原则具体有五点:①课堂时间把控与讲课内容安排科学合理紧凑;②学生关注点与课程主题间的衔接思考相结合;③课堂的气氛营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体思想教育间的对接;④学生对未来职场发展的期望与融合于城市文化、精神的必要性分析与讨论;⑤数例成功学长的案例分析和课程主体内容实施的技术处理。

3.四步高效环节

以城市建设、城市管理与城市服务为主攻方向的城建职院学生未来的就业岗位一般以城市为基点,以在城市生活和发展为目标,所以了解城市、理解城市、接受城市、融入城市、追梦城市是人生规划和职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本堂课的主题设定为《逐梦城市》,整个课堂的设计分四步。

第一步,导入话题。通过课堂开场的讨论与分析,将工作岗位与合格优秀的职业人之间的不同点列举分析,从而引出本堂课主题。同时课堂讨论内涵的具备和提升的意义及分析其各个要素,即文化、知识、艺术造诣等表现的是修养,精神、品格、忠诚敬业、胸怀与视野等达到的是境界,它们都是内涵的重要组成元素。

第二步,“逐梦城市”主题展开。通过与学生一起分析:“逐”、“梦”、“城市”四个字所包涵的真正内涵和拓展内涵,引出一个观点——“即使出生在城镇,未必是真正的城市人”,从而展开分析与讨论。每个学生走出校园首先面临着对城市的选择,而对某个城市的印象作为其选择的思考和决定的第一步。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文化的外显,是能够激发人们思想感情活动的城市形态和特征,是城市内部与外部公众对城市内在实力、外显活力和发展前景的具体感知、总体看法和综合评价。所以学生自身的文化底蕴、知识结构、视野角度等多方面水准是他(她)选择城市的首要参考要素。但在城市能否立足并适应生活的各方面压力则应确立:“只有真正理解和接受并融入所在城市的文化,才能真正成为该城市一员,才可能创造美好生活“的理念。以此则又引出“城市文化”的话题。

第三步,分析“城市文化与逐梦”间的关系。城市文化具有集聚性、辐射性、开放性和兼容性世俗化特征。课堂设计主讲教师与学生共同列举部分城市文化特征,如:北京市为“都城文化”,广州市为“岭南文化”,上海市为“海派文化”,苏州市为“江南文化”,海口市为“椰城文化”,西安市为“长安文化”,等等,同时共同分析其文化特征。通过几位外地学生在上海打拼的经历,将“深刻理解、融入生活、抓住关键”作为切入点,鼓励学生为将来成就一番事业做好文化知识积累的准备。

第四步,阐述“城市精神与逐梦”的联系。哲学大师斯宾格勒说过:“将一座城市和一个乡村区别开来的不是它的范围和尺度,而是它与生俱来的城市精神。”城市精神是城市的灵魂和前行的源动力。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独具特质的精神品格和精神理念,是城市的灵魂,是凝聚和团结全体人民实现城市奋斗目标的共同信念和追求,也是每一个个体城市人为生活质量提升而奋斗之精神的综合体现。一个城市的精神名片,是激励该城市每一个个体努力拼搏的信号和凝聚起来的市民集体力量为体现。只有吸纳所在城市精神灵魂,才能找到自身的发展定位。

课堂设计主讲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索与讨论“城市精神与职业精神、城市精神与事业发展”的理念并分析相关案例。首先设计教师与学生共同列举部分“城市精神名片”,如北京市的“爱国 创新 包容 厚德”,天津市的“爱国诚信 务实创新 开放包容”,重庆市的“登高涉远 负重自强”,三亚市的“极力争取”,哈尔滨市的“开放包容 时尚活力 诚信敬业 和谐奋进”,呼和浩特市的“骏马精神 草原气质/呼和风细雨、养浩然之气、建特色青城”,昆明市的“春融万物 和谐发展;敢为人先 追求卓越”,成都市的“和谐包容 智慧诚信 务实创新”,大连市的“创新 创业 创世”,南昌市“大气开放 诚信国强”,南京市的“开明开放 诚朴诚信 博爱博雅 创业创新”,杭州市的“精致和谐 大气开放”,上海市的“海纳百川 开明睿智 追求卓越大气谦和”;再以上海市的“城市精神名片”为导向,与学生共同研究分析“海纳百川与职场胸怀”“开明睿智与职场智慧”“追求卓越与职场业绩”“追求卓越与职场业绩”的广义内涵;围绕上海精神讲述优秀学长和名人故事,一方面教导学生如何度过未来人生道路各个关口,正确处理职场可能遇到的问题的方法,同时引导学生将上海这座城市的海派文化精髓与城市精神的塑造、个人优良素质的养成及对未来的梦想追逐、实现梦想获取事业成功的有效途径探索融合于一体实施现场教学。

(二)案例2:“综合素质培养”课程与职业引导教育设计——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历史时期,酒店业逐步担负起为国家政务活动、商务会展、休闲旅游等活动提供服务的多重任务,这对酒店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标准、新要求。为此,2008年我们研发了“综合素质培养”课程,通过第一课堂这个主渠道以实现学生综合素养全面提升的目的。

1.课堂设计思路

以“三层制”人才培养模式和搭建“五统一”的实践教育平台理论为指导进行课程设计。(www.daowen.com)

(1)“三层制”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层:创立将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精髓融入于特色课程设置、课程体系建设中,通过教学模块创新、教学形式多样化和学生管理、素质培训等各个环节,精心设计与实施项目强化训练与情景模拟演练,角色扮演并行等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自信心和独立人格为目标,通过学习艺术、融合文化、练习形体与舞蹈、开阔眼界等多种手段,让学生了解世界、确定目标、提升内涵和气质,成为具有优雅的绅士和淑女气质的热爱酒店行业的现代服务人才。

第二层:建立将教学与酒店企业的服务、营销、管理相融合的立体式、复合式、联动式校企合作教学构架,通过精品课程、教材建设与理论体系指导、实践能力提升、考试形式创新、学习成果展示和专项技能考证等环节合为一体,以达到能力培养效果提升的目的。

第三层:通过组织学生到酒店一线职场进行模拟实训、专项实践、顶岗实习和各种特色项目培训及多种类型的活动和平台展示等环节,探索与研究教学标准,建立与酒店行业服务、管理标准高强度对接方法及探索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成才路径。

(2)“五统一”教育教学平台

“五统一”的实践教育平台的搭建,体现在五个方面的统一,即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统一、艺术修养和内涵气质的统一、表演能力与综合能力的统一、情景熏陶与系统培训统一、酒店文化与海派文化的统一。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团队经多年的实践证明,仅靠组织讲座和专项活动而无课程依托,难以达到真正全员覆盖和全过程实现职业理念、职业定位的有效引导的目的。寻找第一课堂这个主渠道以实现学生职业综合素养全面提升、职业理念客观、职业定位准确便是我们探索的主题思路。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团队研发的“综合素质培养”课程,在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同时,强化了职业理念的教育、职业定位的客观科学引导。

2.课程内容设计

课程采用“模块系列教学法”,共设三大部分六个模块,将核心价值观确立、职业理念定位、人文艺术修养提升和职业综合技能训练展示等内容科学组合。

第一部分,序。通过课堂问卷测试与讨论,将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综合素养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的议题引了出来,为后续课程展开埋下了伏笔。

第二部分,阐述与探索。包括:模块一,酒店管理专业与职业发展;模块二,酒店人的心态和状态;模块三,优质企业成就优秀的你;模块四,艺术修养与酒店职业素养;模块五,表达能力与酒店职业发展;模块六,职场应对能力训练。该部分注重与专业课程的融合对接,也有部分是第二课堂的专项训练。

第三部分,实践。主要通过对接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来达到学生的综合素养全面提升,内容包括高标准礼仪接待实践、海派文化观摩与实践、文化艺术系列活动实践、社会公益爱心活动实践、职业技能比赛等。

3.教学形式创新

课程由专业教师、企业家、历届优秀学长共同承担,创新了以提升自信和能力为标志教学形式,考核过程以全方位检阅学生综合素养提升为目标。教学全过程坚持以“为每位学生搭建锻炼和展示舞台”为宗旨,同时努力对接相应专业课程以及第二实践课堂。

专任教师、企业家或学长同时出现一个课堂,以现场演讲畅谈、师生互动交流、围坐谈心、问答卷互改等方式实施教学,与专业课联合,以研讨会、评审会、技能点评等方式人人参与研讨、互相评议交流合作等方式授课,通过专项能力训练、合作排演团队节目进行全员素质提升,请企业家现场高规格模拟面试以提高学生应对能力,第二实践课堂人人承担应的任务等。

考核过程以全方位检阅和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目标,主要采用以下形式:课堂现场表现和问答卷互改质量综合评分,研讨会等课前课后各项任务完成质量总积分,团队与个人舞台展示成绩综合评定,项目观摩后作出的评议质量总考核,第二课堂的综合执行力总成绩。

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与专业核心课程“饭店概论”“会展概论”“旅游礼仪”“旅游心理学”“餐饮服务与管理”“会展策划与实务”“前厅服务与管理”“酒吧经营与管理”“形体与艺术”等融合对接,并紧紧围绕就业和职业发展这个主题实施教学过程。例如“客观分析自己 从容面向未来”研讨会是由《综合素质培养》和《会展策划与实务》联合完成的。研讨会的主题和议题策划设计是《综合素质培养》课布置的任务,而学生根据研讨会的会议规程、组织形式及研讨要求按各自角色做好相应的准备则是《会展策划与实务》课的实践项目。会上,每一位学生都必须围绕主题和议题跟与会的师生进行讨论甚至辩论,气氛相当活跃。会后每位学生递交的会议记录会议纪要,是两门课程的考核成绩之一。由于结合实践项目的课程科学结合培养目标,不仅给每位学生搭建了探索人生和职场发展的平台,也有效地提高了表达沟通能力和会议组织等专业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