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城市形成而产生的城门,为实现城市的功能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城门是中国建筑的一般形式中极具代表的例子。”瑞典学者喜仁龙在《北京的城墙与城门》一书中评价中国古代城门时,如是说。城门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城的产生,城门与城墙、护城河共同组成防御系统,实现了外防内守、保障城市安全的功能。
(一)防卫
城门的第一个功能是防卫。城门的防卫功能与城的其他建筑构件,如城墙、护城河等一起发挥着作用,组成坚固的防御系统。正是城门建造的主要功能是为了防御,因而,城门在城墙的建设中最为耗时,也最为讲究。
城门多为木结构,为防火烧与撞击,门外多涂上防火材料,钉上铁板。为保护城门因日晒雨淋受损,同时又为保护战事突发时开关城门的士兵,所以城门往往是朝里开的,而不是朝城外开。为更有效地保护城门,城门上还建有箭楼,顾名思义,是用射击弓箭来击退进攻城门的敌人(见图5-24)。
图5-24 作为古代防御系统的城门
此外,在一些规模较大城市的城门内外还建有瓮城,建在城门外的叫外瓮城;建在城门内的叫内瓮城。建造瓮城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城门不被敌人轻易攻破,为此,瓮城往往建有藏兵洞,主要是用来储备物资和兵员休息藏身之用。
图5-25 规模较大城市城门内外的瓮城
(二)交通(www.daowen.com)
城门的第二个功能是交通。人们集中居住在城内,需要与外界沟通物资与信息,而城门则是城里与城外交通的必由之地。同时,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城门建造一般会选择在水陆交通的要道处,还有一部分是水陆交通的要塞慢慢演变成城市,这样,城市与城门在交通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图5-26所示,唐王朝部分疆域图中城市所处的位置即反映了城市多位于水路与陆路的交汇点上。
图5-26 唐王朝部分疆域图
(三)宣传
城门的第三个功能是宣传。城门是交通要道,是城里城外人们经常经过的地方,是人流最大最多的场所。因而城市的统治者往往选择在城门口张贴布告等形式,达到快速宣传国家政策、通知的目的(见图5-27)。如发生在战国时期秦国非常有名的“立木为信”的故事发生地就是在城门,商鞅之所以选择城门,就是为了让所有经过城门的人们都看到,从而达到快速宣传的目的;而政府颁布政令或悬赏缉拿的通缉令,往往也张贴在城门口,这在各类笔记、小说中经常会看到相应的描述。
图5-27 在城门口张贴布告
(四)税收
城门的第四个功能是收税。城门的设立,除了防卫的需要之外,城池的管理者,往往赋予城门的管理者税收的权力。比如宋代东京的城门管理者要负责征收“过税”,也就是货物经过城门所需要交纳的税。城门是出入城池的必经之地,城门的管理者,往往要对进出城市的货物进行检查,城门就自然而然成为检查货物、进行征税的关卡,比如宋王朝曾下诏“自今诸色人将带片、散茶出(开封)新城门,百钱以上商税院出引,百钱以下只逐收税。村坊百姓买供家食茶末,五斤已下出门者,免税。商买茶货并茶末,依旧出引。”这就是说超过“百钱以上”的要由商税院出引(纳税凭证)并交监门官查验,而“百钱以下”的则直接由城门收税,当然对于“村坊百姓买供家食茶末”“五斤以下者”实行免税的政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