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琮王」:中国古代文明实物力证

「琮王」:中国古代文明实物力证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玉琮是目前发掘出土的良渚玉琮中最大、最重、做工最精美的一件,被誉为“琮王”,是中华五千多年文明的实物力证。至今,已有200多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参观访问过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兵马俑成为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一张金字名片。秦俑的制作者抓住不同身份、不同人物的性格和面貌特征,塑造了多种多样的典型人物,突破了千人一面这一群雕难关,体现了中国古代制陶工匠的高超制作技术。

「琮王」:中国古代文明实物力证

(一)玉魂国魄——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玉琮

图5-9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玉琮

1986年出土于浙江省杭州市北部的余杭反山12号墓,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见图5-9)。通高8.9厘米、上射径17.1~17.6厘米、下射径16.5~17.5厘米、孔外径5厘米、孔内径3.8厘米,重约6500克。造型内圆外方,纹饰独特繁缛。每一面都各刻画了两幅纹饰相同的“神人骑兽”图案,呈上下排列,四面一共8幅。每一幅图案高约3厘米,宽约4厘米,用浅浮雕和阴刻细线两种技法相结合雕刻而成,浅浮雕里面还分层次,可谓是鬼斧神工。同时,“神人骑兽”图案又以每个转角为中轴线向两侧展开。令人惊叹的是,通过放大镜观察发现有的阴线竟然比头发丝还要细。在4000多年以前,在没有金属工具的情况下,我们的先人是如何在方寸大小的地方完成这个宏伟的工程?直至今日,众说纷纭,仍然是未解之谜。此玉琮是目前发掘出土的良渚玉琮中最大、最重、做工最精美的一件,被誉为“琮王”,是中华五千多年文明的实物力证。

(二)千古名剑——春秋晚期越王勾践剑

1965年冬出土于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望山楚墓群中,现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见图5-10)。剑全长55.7厘米,宽4.6厘米,柄长8.4厘米,重875克。剑首外翻卷成圆箍形,内铸有间隔只有0.2毫米的11道同心圆,剑身上布满了规则的黑色菱形暗格花纹,剑格正面镶有蓝色玻璃,背面镶有绿松石。近剑格处有两行鸟篆铭文——“钺王鸠浅,自乍用鐱”,这八字证明此剑就是传说中的越王勾践剑。经科学检测,其主要合金成分为铜、锡、铅、铁、硫等,花纹处含硫高,形成的硫化铜可以防锈,加之剑身上又被镀上了一层含铬的金属,致使其历经两千余年而不锈。越王勾践剑采用复合铸造技术,分两次铸成,剑脊和剑从以榫卯结构连接在一起。剑脊含锡量低,韧性高,不易折断;剑刃含锡量高,硬度高,十分锋利,内外软硬结合,整体刚柔并济。这种复合铸造工艺在世界上许多国家近代才出现,而两千多年前的勾践剑就采用了此项技术,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代铸剑师的卓越技艺。

(三)迷幻魔镜——西汉“见日之光”铜镜

图5-10 春秋晚期越王勾践剑

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该镜正圆,直径7.4厘米,整体净重约50克(见图5-11)。背面装饰有汉代风格的纹饰,并有“见日之光、天下大明”八字铭文。此镜的制作技术极为高超,镜面能够照人,在阳光或者平行光照射时,还可以呈现镜背面的纹饰与铭文,效果恰似光线从铜镜透过一般。古人将这种具有幻术般效应的“透光镜”视为“神物”。然而遗憾的是透光镜至宋代即已失传。上海博物馆藏有上万枚铜镜,发现有透光现象的却只有四枚,而且都出现在汉代。透光镜也从此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被外国人称为“魔镜”。一千多年来,这种神奇的现象吸引了古今中外的众多学者,从我国宋代的沈括清朝的郑复光,从中国到大洋彼岸,无数学者试图揭开这困扰了世界千年的古镜之谜,但是没有人能用实验的方法证实自己的猜测。

图5-11 西汉透光镜

(四)冠绝古今——西汉直裾素纱禅衣

1972年在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汉墓发掘出土,现收藏于湖南省博物馆,是存世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制作工艺最精、最轻薄的一件衣服,在中国古代丝织史、服饰史和科技发展史上均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见图5-12)。衣长128厘米,通袖长195厘米,袖口宽29厘米,腰宽48厘米,下摆宽49厘米,重仅49克,除去袖口和领口较重的边缘,重量只有25克左右,折叠后甚至可以放入火柴盒中。此衣的组织结构为平纹交织,其透空率为75%左右,以“轻纱薄如空”、“举之若无”来描述它一点儿都不夸张。制织素纱所用原料的纤度较细,表明当时的桑蚕丝品种和生丝品质都很好,缫丝织造技术也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湖南省博物馆曾委托南京云锦研究所复制这件总重49克的素纱禅衣,该研究所复制出来的第一件素纱禅衣的重量超过80克,后来历经13年苦心研究,专家们才制成一件重49.5克的仿素纱禅衣。因此说这件49克重的素纱禅衣冠绝古今并不为过。(www.daowen.com)

图5-12 西汉直裾素纱禅衣

(五)世界奇迹——秦始皇兵马俑

1974年3月,临潼县骊山镇西杨村农民打井时,发现几个破碎的用泥土烧制的与真人一样大小的陶俑,后经陕西省考古队勘探和试掘,兵马俑重见天日(见图5-13)。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秦始皇帝陵及兵马俑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至今,已有200多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参观访问过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兵马俑成为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一张金字名片。兵马俑是制成兵马(战车、战马、士兵)形状的殉葬品,虽为陶俑,但它们如真人一般大小,或身穿齐膝长衣,外披铠甲,手持长兵器,或腰束革带,腿扎裹腿,足登方口齐头翘尖履,或黑发,蓝袍,绿脸,给人留下的不仅仅是雄纠纠的军威,更是2200年前古人的生活实况。秦俑的制作者抓住不同身份、不同人物的性格和面貌特征,塑造了多种多样的典型人物,突破了千人一面这一群雕难关,体现了中国古代制陶工匠的高超制作技术。

图5-13 秦始皇兵马俑

(六)千窑一宝——元代景德镇窑青花釉里红镂雕盖罐

1965年出土于河北省保定市元代窖藏,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见图5-14)。通高41cm,口径15.5cm,足径18.5cm。罐直口,短颈,溜肩,鼓腹,圈足,砂底无釉。腹部四面堆塑双菱形串珠开光,开光内镂雕山石、牡丹菊花等四季园景,以釉里红绘山石、花卉,青花绘花叶,纹饰有浮雕效果。青花色彩浓艳,釉里红略暗。造型丰满浑厚,纹饰层次鲜明,综合了绘、镂、塑、贴等多种技法,特别是镂花装饰在元代瓷器上较少见。青花、釉里红在作品中互为衬托,红、蓝交相辉映,整体形成一种气度雍容而又花团锦簇的艺术效果。青花釉里红瓷器创烧于元代。青花的呈色剂是氧化钴,呈色稳定;釉里红的呈色剂是氧化铜,极易挥发,因此对窑室的烧成气氛要求十分严格,可谓“千窑一宝青花釉里红”。元代景德镇工匠创造性地将二者珠联璧合地施于同一器物上,是他们创新精神的充分体现,是元代瓷器生产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

图5-14 元代景德镇窑青花釉里红镂雕盖罐

(七)古建奇绝——宁波保国寺

宁波保国寺创于东汉,建于唐代,兴于北宋,现存大殿为北宋祥符六年(1013年)重建,建筑风格特异,巧夺天工,是江南保存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见图5-15)。大殿面阔三间(11.91米),进深三间(13.35米),成纵向长方形,全部结构皆用斗拱巧妙衔接和精确的榫卯技术,不用一钉而将建筑物的各个构件牢固地结合在一起,承托起整个殿堂屋顶的重量。保国寺除了木结构建筑的一“奇”之外,另有一“奇”就是大殿“鸟不栖,虫不入,蜘蛛不结网、梁上无灰尘”。经化验证实,大殿的建筑木材中,有一种能挥发刺激性香味的黄桧,这种气味既能避免被虫蛀咬,也能防止蜘蛛等结网,甚至连飞鸟也不愿接近。也有人认为,大殿顶上错落有致的斗拱结构里,形成了一个个姿态不同的“风道”。外面的空气一进入大殿,通过这些“风道”在大殿内产生了回旋气流,并在大殿内不停地回荡,这样使得梁上不容易结存灰尘。而且这种回旋气流还可能产生一种声波,使飞鸟不敢接近。

图5-15 宁波保国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