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度“建筑阅读”,关注城市更新
同济大学著名教授、院士郑时龄先生曾经说过,“建筑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一座城市、一个国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我们要反思为什么要保护建筑文化遗产?我们也要反思为什么要推广建筑文化?什么是建筑阅读?建筑阅读有哪些方式、内容?建筑阅读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
推广建筑文化,除了政府、街道社区要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外,还需要公众参与,要得到民间力量的支持。上海有很多关于老房子爱好者的社群,有石库门建筑的爱好者社群,有邬达克建筑爱好者的社群,有老城厢爱好者的社群,社群里的市民们对待老建筑的感情就像杜拉斯的《情人》里所说的一样:“你年轻的时候很美丽,不过跟那时相比,我更喜欢现在历经了沧桑的容颜。”
我们在关注老建筑文化的同时,更要关心老房子如何保护历史记忆。比如徐汇区保护和开放了一些名人故居,有巴金故居、柯灵故居、张乐平故居、夏衍故居,它既完整封存了当时的文化空间,还原了大师生活场景,又敞开所有房间允许市民进入。老房子除了保留原有的风貌,还要有市井温度,要将生活化的场景保留下来,要挖掘一辈子生活在老建筑里的居民的历史,永嘉新村的案例非常好,将具有历史阅读意义的小区门口的建筑进行微更新后,开展口述历史等人类学研究,将居民掌握的人文历史展示出来,留下珍贵的人文档案。只有通过公众参与、社群共建等方式,与政府部门携手共进、群策群力才能有效地保护和利用老房子。
老建筑保护专家娄承浩先生几十年来一直研究建筑文化,有十几本建筑专著,为保护老建筑呼吁和奔波,经常开设讲座、推广建筑文化等。徐汇区有关品牌节目是“汇讲坛”,经常邀请文化学者、艺术家、建筑专家一起讨论建筑与市民文化的关系,共同推广建筑文化,让更多的市民喜欢上海、发现上海、分享上海。如今,上海老建筑从“拆改留”转为“留改拆”,优秀历史建筑将在风貌区内成片保留,那么老房子该如何加以保护和利用呢?我们需要研究和不断反思。
(二)传承文化记忆是“建筑阅读”的生命
笔者非常关心中国第一代建筑师的文化传承,通过讲座,将建筑师对中国建筑设计事业的发展告诉市民。建筑师庄俊先生曾经创下四个第一:他是中国第一位留美(美国伊利诺伊州大学)学习建筑工程学,并获得学位和第一位获得“建筑师”职称及职务的中国建筑师;1925年在上海创办了“庄俊建筑师事务所”,是第一个在租界创办建筑事务所的中国建筑师;1927年,由庄俊和一些建筑师发起,组织成立了“中国建筑师学会”,任第一任会长;61岁时庄俊被任命为中国第一个国营建筑设计机构——交通部华北建筑工程公司的总工程师。
笔者还经常拜访中国建筑界泰斗梁思成先生的弟子梁友松先生(见图5-6),聆听当时梁思成先生如何教育学生的故事。梁友松先生是梁思成与林徽因共同带的研究生,也是上海青浦大观园的总设计师。为了揭秘马勒别墅的设计师,还专门上门请教与梁思成齐名的建筑师刘敦桢的学生、现在也是古建筑保护专家章明老师,聆听她讲述年轻时受到刘敦桢先生指导的往事和学习经历。
文化的传承不是一句口号,需要在不同的层面来坚持做工作,需要社会各界的文化传承,比如历史学界、地理学界、社会学界、档案界、考古界、人类学界、文学界、艺术界、建筑界等,将文化传承的资料推广到社会,编辑书籍出版,让更多的人了解上海的历史、文化。(www.daowen.com)
图5-6 笔者探望梁思成弟子梁友松先生(图片来源:梁友松夫人提供)
(三)发现街巷之美、保护历史建筑
上海有64条永不可拓宽的马路,这些马路的两边保留着饱经历史沧桑而又独具魅力的优秀历史建筑,这些建筑里曾经住过的名人在中国近代史上都留下不可忘却的记忆。上海有3条全国历史文化名街,武康路、多伦路和陕西北路。我们就以武康路为例,从1907年诞生至今,已经100多年历史,以前叫福开森路。而今的武康路长1183米,北起华山路,南至淮海中路接天平路、余庆路,与宋庆龄故居相望。匈牙利建筑师邬达克设计的建筑武康大楼在街巷的转角处为我们讲述历史的变迁。上海市政府为了让老建筑更美丽,启动了架空线落地工程,我们现在看到的武康大楼更加美丽了,周边没有杂乱无章的电线(见图5-7、图5-8)。梧桐婆娑的武康路上,留存着30处的名人旧居,这些名人有银行家、企业家、科学家,也有演员、医生和作家。在这条一公里长的马路旁,有风格多样的历史建筑,有讲不完的历史故事。
我们在城市街巷漫步中,通过阅读建筑,了解生活和工作的城市,发现历史建筑留给我们的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滋养我们的心灵,反哺城市,提升整个城市的文明程度。
图5-7 架空线落地前的“武康大楼”
图5-8 架空线落地后的“武康大楼”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