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解析城市与环境关系的途径和方法

解析城市与环境关系的途径和方法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除此之外,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社会治安不良等一系列的问题,使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日益恶化,城市问题开始暴露并日趋严重。许多市民出现胸闷、窒息等不适感,发病率和死亡率急剧增加。据统计,当月因这场大烟雾而死亡的人多达4 000人。此次事件被称为“伦敦烟雾事件”,成为历史上有名的环境公害事件之一。由此可见,城市已不具备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自我平衡能力,要解决城市环境问题,必须要依靠人类自身的努力来实现。

解析城市与环境关系的途径和方法

我们不难看出,人口增多是很多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是人类文明的必然产物,大量的人口越来越集中于城市,许多人终其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工作生活在城市。人类创造的城市为人类自身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人口集中,商业繁荣;生产集中,上下游产业集聚;社会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充足,保障充分;信息便捷,促进思想撞击、文化交流与科技创新

我们在享受着优渥的城市生活的同时,也在吞食自己种下的苦果。

城市形成的早期阶段,对环境影响甚少。在古代,“城”是因防御需要而修建的城墙,“市”是因商品交换需要而固定的市场。生产力的发展是导致城市形成的根本原因,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从而有了剩余产品。因此,世界上最早的城市,一般都出现在早期农业生产发达的一些大河冲积平原地区,如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长江流域黄河流域,这些地区也是人类古文明的发源地。这一时期的城市人们关注的只是城市在发展生产、扩大贸易、防御侵略、高效的行政管理等方面的正面作用。

18世纪的工业革命工业生产提供了新的动力。进入工业革命时期,生产力发生了质的飞跃,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改变了社会生产的组织形式,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极大地促进了近代社会城市的发展进程,把城市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近代城市阶段。随着城市数量大幅度增加,规模急骤膨胀,分布的区域范围扩展,城市问题也开始显化。由于生产和人口的集中,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占用的耕地越来越多,而为满足日益增加的人口的粮食需要,城市对耕地生产的需求越来越大。为维持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城市正常运转,城市对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资源消耗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的问题,城市的污染物排放量越来越大。除此之外,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社会治安不良等一系列的问题,使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日益恶化,城市问题开始暴露并日趋严重。历史上有名的“八大公害事件”等一系列灾难性事件,让人们不得不正视环境问题。

以最早开始工业革命的英国伦敦为例。英国一直是个多雾的国家,但是从19世纪末期的工业革命起,英国大城市的燃煤量骤增。城市发电靠煤,火车的动力来自煤,工厂靠烧煤进行生产制造,居民家庭也靠烧煤来取暖。煤炭在燃烧时,会生成水、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物质。这些物质排放到大气中后,会附着在烟尘上,凝聚在雾滴中。在没有风的时节,烟尘与雾混合变成黄黑色,经常在城市上空笼罩多天不散,高浓度的二氧化硫和烟雾颗粒还会危害居民健康,进入人的呼吸系统后会诱发支气管炎肺炎心脏病。伦敦居民的肺结核、咳嗽的发病人数比在世界上其他地方都多,整个伦敦城犹如一个令人窒息的毒气室一样。工业废气造成的烟雾越来越重,首都伦敦也逐渐有了“雾都”的外号。1813年12月,伦敦出现浓重的烟雾。这场烟雾持续了几天,浓到人站在街边看不到街对面的建筑。1873年12月伦敦也有一场大雾,这场大雾使伦敦的死亡率比平时上升了40%。1948年11月也有一场使伦敦死亡率攀升的大雾。通常,受影响最重的是伦敦东区,那里的工厂密集而且地势低洼,所以东区的雾更浓。1952年12月5日至9日,伦敦上空受反气旋影响,大量工厂生产和居民燃煤取暖排出的废气难以扩散,积聚在城市上空。伦敦被有浓厚的烟雾笼罩,交通瘫痪,行人小心翼翼地摸索前进。市民不仅生活被打乱,健康也受到严重侵害。许多市民出现胸闷、窒息等不适感,发病率和死亡率急剧增加。直至当年12月9日,一股强劲而寒冷的西风吹散了笼罩在伦敦的烟雾。据统计,当月因这场大烟雾而死亡的人多达4 000人。此次事件被称为“伦敦烟雾事件”,成为历史上有名的环境公害事件之一。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世界上开始出现了超大城市、城市群、都市圈、大都市带等多样化的城市体系,这样的体系城市职能十分强烈,辐射、聚集、带动周边区域的能力很强。虽然人们已经开始重视环境问题,但在城市化进程迅速加快的情况下,城市病问题并没有来得及解决,甚至一些区域性的、局部的环境问题已经开始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等,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处置与治理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www.daowen.com)

在正确解决城市中的环境问题之前,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城市中的环境问题。

在没有人类活动以前,地球上的生态系统保持平衡的状态,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以绿色植物为主的生产者,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光合作用,合成了动物能利用的有机物,各级消费者则通过捕食等食物链关系从生产者或上一级消费者中获取物质和能量。死亡的动植物和植物的枯树落叶、动物的代谢产物等则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重新返回到大自然中,从而实现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但在城市中,人类成为数量最多的生物,生产者的数量已经非常稀少,作用也从提供物质和能量变为绿化和环保。人类和各级消费者要获取的物质和能量(主要是粮食、蔬菜能源)很大程度上都必须从外部环境中获得。城市中的消费者数量也非常之少,主要是人类饲养的宠物和城市里的老鼠、鸟类等数量、种类都极少的物种,人类成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顶级消费者。对于分解者来说,城市中的微生物已经完全无法承担分解城市废弃物的功能,城市的废弃物主要依靠人类自己修建的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等解决。由此可见,城市已不具备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自我平衡能力,要解决城市环境问题,必须要依靠人类自身的努力来实现。

城市中存在哪些相关的环境问题呢?一是城市与空气。在城市中,密集的建筑物和水泥、沥青铺设的地面改变了下垫面的性质和城市的空气垂直分层状况,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造成了空气污染,改变了大气的组成,同时,加强了人为热以及人为水气的影响,导致城市内部气候和周围郊区气候的差异。城市热岛效应明显,空气混浊,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小,风场复杂,降水也有明显改变,云雾明显多于郊区,市内相对湿度远低于郊区。由于燃煤和机动车尾气的影响,城市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烟尘、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均高于农村地区。二是城市与水。城市中大量的房屋和道路,扩大了不透水的地面,改变了降水、蒸发、渗透和地表径流,降水量和雷暴雨天气增多;水渠和下水管道的修建,缩短了汇流时间,城市地区洪水流量过程线尖陡、底宽缩短,峰值增大,峰值出现时间提前,大量的人口导致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需水量增加,减少了地下水的补给,同时因污水排放量的增加而污染了水体,无机物污染、有机物污染、生物污染、热污染、放射性物质污染是五大主要的水污染类型。上海的水污染以有机物污染为主,主要污染指标是氨氮和总磷。三是城市和土壤。城市中暴露在外的土壤非常少,即使有裸露的土壤,其功能也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不再具备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产、分解等功能,而且通常受到大气、水、固废等的污染。四是城市和噪声。城市是生产生活聚集之地,城市居民往往身受噪声污染之苦,城市噪声通常主要来源于:工业、交通、社会、建筑施工等几个主要方面。五是城市和固废。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垃圾的产生量越来越大,成分也越来越复杂。不仅对土壤、空气、水体造成污染,同时也是苍蝇、蛀虫、鼠类以及病原菌的孳生地,许多城市都出现了“垃圾围城”的问题。

只有正确地分析和认识城市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更好的解决两者之间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