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原始的道路是由人践踏而形成的小径。可以说自从人类诞生起,就有了路的历史。
公元前220年,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一个大一统的王朝。这在中国政治史和中华民族历史上开创了前所未有创局面。中国的政治,从此才有大规模的举措。中国的民族,从此才有一个坚固的基础。同时,中国的交通,也就随着政治的进步,走上了一个新的时代。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施了一系列统一大政:“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车同轨”这句话,充分体现了秦汉交通之大一统的新精神。它在字面上,虽只是要各处车辙的度数相等,要各轮间的距离划一:实际上,也就告诉了我们,这时的车辆已可畅行中国各处,这时的交通情形已需要车辙和车轮度数的划一了。如果车辙和车轮的度数不能划一,一辆车子便不能畅行各处,便不能适应这个新时代的需要了。
秦驰道有统一的质量标准:路面幅宽为50步,约合70米,定线的原则是尽量取直;路基要高出两侧地面,以利排水,并要用铁锤把路面夯实,以增加其密实度;路旁每隔三丈种一株青松,以为行道树;中央三丈为皇帝专用,两边还开辟了人行旁道;每隔10里建一亭,作为区段的治安管理所。
驰道形成了全国交通网络。以咸阳为中心的,有东方大道(由咸阳出函谷关,沿黄河经山东定陶、临淄至成山角(山东半岛)),西北大道(由咸阳至甘肃临洮),秦楚大道(由咸阳经陕西武关、河南南阳至湖北江陵),川陕大道(由咸阳到巴蜀等),此外还有江南新道,南通蜀广、西南达广西桂林;北方大道,由九原(今包头)大致沿长城东行至河北碣石,以及与之相连的从云阳(今陕西淳化)至九原的长达900余公里的直道,等等(见图3-36)。(www.daowen.com)
图3-36 秦国时的全国交通网络
(二)隋唐交通大发展
隋唐时期,中国再次实现了大一统,进入了我国封建社会高度发展的繁荣时期,繁荣与开放是这一时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总概括。
唐代盛时,“东极海,西至焉音(今新疆焉参),南尽林州甫境(在今越南境),北接薛延阳界(今内蒙古阴山北)”。隋地,东西九千三百里,南北一万四千八百一十五里。唐地,东西九干五百一十里,南北一万六千九百一十八里。隋唐时期,陆路四通八达,海路开辟更多,有三条路去日本,并开辟了从广州越南海到东南亚,西亚及埃及和东非的海上交通。唐在当时国际上有很高的声望,是世界各国经济文化交往的中心。
这一时代最大的特征是运河的开浚和使用,京杭大运河创造了人工开河的新记录,运河通后,南北交通的面目大变。京杭大运河路线,明显地受到政治因素的牵动与影响。大运河沟通了南北,真正把中国历史疆域最基本的南、北两大区域密切联系起来;运河将我国纬度、气候、物产大相迥异的区域联系起来,促进了南北商品交流。沿着大运河沿岸成长起一批经济都市,它们处于纵横水运干线与江海交汇处区域,成为中国古代经济史上最发达的地区。在运河沿岸的城镇中,以商贾为中心的市民阶层逐渐形成。全国各族各地区间政治联系与经济文化交流密切,中华民族的大一统格局在空间广度和社会深度上都超越以往。大运河今天仍然作为供人们使用的交通通道,穿越了中国最有活力的沿海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在中国区域发展战略格局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