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国际隧道协会(ITA)提出“大力开发地下空间,开始人类新的穴居时代”的口号。顺应于时代的潮流,许多国家将地下开发作为一种国策,地下空间的利用也正由“线”的利用向大断面、大距离的“空间”利用进展。
(一)国外地下空间利用现状
1.美国
美国虽然国土辽阔,但因城市人口高度集中,城市空间问题十分突出,因为土地紧张和地价上涨,他们就大力推进地下空间的利用。典型的波士顿中央大道就是经历了城市由高架道路转入地下隧道的过程。
波士顿中央大道建成于1959年,为高架六车道,它直接穿越城市中心区,当时设计每天运量为75 000辆机动车,现在实际运量达到20万辆,成为美国最拥挤的城市交通线(见图3-18)。由于堵塞、事故、油料浪费、尾气污染、时间延误等因素每年损失5亿美元。从1991年到2004年,波士顿中央大道用地下隧道替代地面高架桥,腾出地面空间用以绿化、适度开发,改善了交通状况,实现了土地的多重使用。
这个隧道改造工程历经15年的建设期,被称为美国有史以来工程量最大、工期最长、资金投入最多的市政工程,验证了城市道路及高架道路的地下化趋势。
2.加拿大
加拿大国土辽阔,比中国还大一点,但冬季严寒漫长,出行困难。突出的做法就是重点建设地下步行系统,以庞大的交通,综合的服务设施和优美的环境享有盛名,保证加拿大在严冬时期,各种商业、文化及其他事务交流活动的进行。
蒙特利尔是典型的地下城市。依靠1972年蒙特利尔世博会的成功举行,开发了大规模的地下综合体,总面积达400万平方米,称得上是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地下“大都会”(见图3-19)。
图3-18 波士顿中央大道(上、中、下)
图3-19 加拿大蒙特利尔的地下城市
3.法国
法国是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比较早的国家,首先就是废弃的矿井再开发利用,将其改变为城市的下水道、共同沟和防空设施。巴黎市早在18世纪末就开发利用了几个世纪之前的废弃矿井,于1890年成功用于巴黎世博会中国馆和印度馆的设计,取得了非常成功的效果(见图3-20)。如经典电影《虎口脱险》所呈现的,在巴黎的下水道里竟然可以划船,三位英国盟军飞行员与一位法国剧场的乐队指挥,正是从巴黎下水道乘坐小船,逃离了入侵者德国纳粹的追捕。
图3-20 法国的下水道(左、右)
保护历史文化景观也是法国地下空间的利用之一。巴黎市中心的卢浮宫是世界著名的宫殿(见图3-21),在无扩建用地,又要保留原有的古典建筑的情况下,设计者利用宫殿建筑周围的拿破伦广场下的地下空间容纳了全部扩建内容,成功地对古典建筑进行了现代化改造。
图3-21 法国巴黎的卢浮宫
4.日本
日本国土狭小,城市用地紧张,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虽然比欧洲国家起步晚,但是地下街道、地下车站、地下铁道、地下商场已经居世界领先地位。最具特色的是地下商业街的建设规模大,抗灾能力强。地下共同沟的建设也非常成熟,建设数量居世界前列,东京的共同沟长度在世界各大城市中排名榜首(见图3-22)。
图3-22 日比谷共同沟
5.俄罗斯(www.daowen.com)
俄罗斯属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先进的国家,其特点是地铁系统和城市共同沟系统发达。首都莫斯科地铁分为三层,纵横交错,埋深达80多米,地铁以其建筑和运营上的高质量而闻名于世(见图3-23),每年客运量高达26亿人次。俄罗斯的地下共同沟也相当发达,莫斯科地下有130公里的共同沟用于敷设各种管线。另外,战后修建的纪念馆、博物馆、商业中心也多数利用市中心广场的地下空间。
图3-23 俄罗斯皇宫般豪华的地铁站
(二)我国地下空间利用现状
长期以来,人防工程是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主体。如我国第一条地铁,北京地铁一号线,也是交通与人防兼顾。在国家经济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开始,大规模兴建的人防工程基本都是以备战为目的,几乎所有的地下工程都是“防护空间”(见图3-24),其功能单一,质量较差,布局与城市规划脱节,利用率非常低。
图3-24 我国20世纪60年代的人防工程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城市化的加快,人防建设与城市建设结合日益紧密,除具备战备效益外,更进一步发挥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例如上海人民广场地下商城的再开发,兰州中心广场的再开发规划,沈阳、鞍山、西安、石家庄、郑州等城市站前广场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吉林、长春、哈尔滨等城市地下街的建设,使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近10年来,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有了长足进步,已把地下空间纳入城市整体规划,兴建了许多大型地下商场、地下仓库、地下停车场、地下交通、地下娱乐场所和地下排水工程(见图3-25)。
图3-25 综合管廊
1.北京中关村西区地下综合管廊
这是地下综合管廊及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的系统工程,是国内首例超大规模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工程。该系统是在地下形成“综合管廊+地下空间开发+地下环行车道”三位一体的构筑物,可减少地面拥堵、充分利用地下商业价值,还便于市政管线的养护和维修,有人称其为“地下中关村”。这种开发模式还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发明专利。
2.上海铁路南站
上海南站广场地下空间除满足各种交通换乘功能,还结合地下空间进行商业开发以提高整个广场的综合效益(见图3-26),是多功能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由于乘客在地下换乘、购物、停车及通行,吸引了大量人流至地下活动,使得地面人车混杂的问题得以解决,从而改善了地面环境。同时兼具解决了火车客流、城市交通客流、商业、环境及城市防灾减灾等功能。
图3-26 上海南站
3.上海五角场的地下空间
这是“地上空间、地下空间联动建设的城市副中心”综合开发建设的地下空间。五角场在区域内以标志性的地下、半地下广场为中心,结合周边地块、街道、商业开发形成三个区域的地下空间中心点,依托轨道交通,构建地下空间综合体,形成地下步行网络,营造和谐的现代城市空间(见图3-27)。
图3-27 上海五角场的彩蛋夜景
4.上海深坑酒店
由上海世茂集团投资建设的世界上首个建设于深坑内的五星级酒店,位于松江国家风景区佘山脚下,是一座深达80米的废弃大坑,该深坑解放前是日本侵略者的采石场,经过几十年的采石,形成一个周长千米、深百米的深坑。世茂集团充分利用了深坑的自然环境,极富想象力地建造一座五星级酒店,整个酒店与深坑融为一体,既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也是自然、人文、历史的集大成者,更是中华儿女集体智慧的结晶(见图3-28)。
图3-28 位于上海松江的深坑酒店(左:原采石场遗址;右:建成后酒店景观)
当年,日本侵略者靠着这些石头建造的一个个碉堡,对中国人民进行了残酷的迫害。今天,在静静地沉睡了几十年之后,深坑以全新的风貌展现在世人面前,使我们真切体会到了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祖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也向世人展示了中华民族的顽强拼搏和自强不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