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水文化:源远流长的民族精神内涵

中国水文化:源远流长的民族精神内涵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中国水文化中的民族精神内涵有人困惑,在四大文明古国中,为何唯有中华文明传承至今,中华文化虽历经外辱和磨难,但始终没有被打断并流传至今?(二)国学中的中国水文化图2-21人类文明诞生于大河流域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从一开始就孕育着思想内容丰富的水文化。它是一种自发的朴素唯物论,并具有辩证法初步思想,是我国人民独创的一种学说,广泛渗透于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各个领域。

中国水文化:源远流长的民族精神内涵

水,作为自然的元素,是生命之源,从人类文明诞生起便与人类文化形成了不解之缘。纵观世界文明源流,四大文明古国均诞生于大河流域。长江黄河孕育滋润了蕴藉深厚的中华文明,水势滔滔的尼罗河孕育了灿烂的古埃及文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造就了古巴比伦文明,而印度河则是古印度文明的摇篮。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水伴随着人类的进化以及人类对自然的认知,由物质的层面升华到了一种精神和思想的境界。

(一)中国水文化中的民族精神内涵

有人困惑,在四大文明古国中,为何唯有中华文明传承至今,中华文化虽历经外辱和磨难,但始终没有被打断并流传至今?或许我们能从中国传统神话故事中一窥端倪。

面对末日洪水,人类该怎么办?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大禹治水”故事告诉我们,大禹在其父亲鲧治水失败的情况下,三顾家门而不入,历经十三年,带领人民治水成功,为后世所敬仰;而在西方神话中,人类则是躲进上帝指导一家人建造的诺亚方舟之中。大禹治水的故事充分反映出中华民族在遭遇天灾时团结、抗争的精神。还有个神话:一个女孩被大海淹死了,她化作一只鸟复活后,每天从山上衔来石头和草木投入大海,想要把大海填平。这就是“精卫填海”的故事,反映的仍然是“抗争、不屈”的精神。在希腊神话中,太阳神是普通人类无法挑战的神;而在中国神话中,面对严重的缺水干旱,夸父追逐太阳,想摘下太阳,尽管他劳累干渴而死,但其为后世所尊崇。祖先用夸父追日的故事告诉我们:可以输,但不能屈服。老子说“天地不仁,万物为刍狗”,就是生存要靠自己,不能靠苍天,这听起来比“神爱世人”残酷,但非常现实(见图2-21)。

我们从小到大,并口口相传给下一代的这些神话故事,体现的绝不仅是故事那么简单。每个文明在初期都是有神论,但唯独中国的文明不畏惧神,中国的祖先从不把生存的希望寄托于神的眷顾。或许,这正是很多人说中国人没有信仰的原因。实际上,敢于抗争,不怕输,不屈服,是中国的民族精神,也是中国人的信仰,是中华民族能承续五千年的重要原因。

(二)国学中的中国水文化

图2-21 人类文明诞生于大河流域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从一开始就孕育着思想内容丰富的水文化。国学精粹中,先贤们从自然的水中采集思想元素,受水启发,以水作论、以水作喻,在自身所主崇的思想基调上形成了内容各异的水文化。

1.“易学”中的水文化

易学中有关水文化的论述,最广为人知的是阴阳五行说。阴阳五行说是我国先民在接触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实践中,通过观察与思考而建立的一种影响很大的哲学思想观念。它是一种自发的朴素唯物论,并具有辩证法初步思想,是我国人民独创的一种学说,广泛渗透于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各个领域。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其中的水主智,其性聪,其情善,其味咸,其色黑。《三命通会》中也对五行之水有相关论述,指出“水之性润下,顺则有容”、“水不绝源,仗金生而流远”等特点。此外,易学中与水有关的记述还涉及到河图洛书的典故。《周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认为八卦乃据河洛推演出来,后人也多以河洛解释八卦来源。易学中认为,河图最初出于龙马背上,而洛书处于神龟壳上;龙马出于孟河,而神龟则出于洛河。

2.道家思想中的水文化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这种“无为”并非真的无所作为,而是以“无为而无不为”,其实质还是一种有为,这一点,与水之“以柔克刚”“柔中见刚”的社会性情极为相似。道家以水象征道在流变,比喻柔弱可以战胜刚强,天下“攻坚强者莫胜于水”。可见,道家思想与水,其实是一种“无为而无不为”的“以柔克刚”“柔而隐则于内”本质的共同展现。

道家的《老子》《太一生水》《管子》《庄子》等作品中都有关于水性的深刻阐述。《老子》书中许多章节的内容都与水有关联,如“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在《老子》书中,“水”是“道”的物理原型,“道”是“水”的哲学升华,二者关系十分密切。“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这体现了在宇宙演化中,太一生成天地之先,水起了关键的作用。《管子》从宇宙发生论的角度,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水为“万物之本原”的学说。它发挥了老子尚水的思想,强调了水的作用。《庄子》中,庄子不仅将汪洋大海比作“道”,而且还将水之德行与无为关联起来。“水之性,不杂则清,莫动则平;郁闭而不流,亦不能清;天德之象也。故曰: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淡而无为。”从庄子的水哲学中,我们可以体悟到“道”的高深境界。(www.daowen.com)

水被老子喻为“上善”。它随着自然的运行与变化而存在。它在方为方,在圆为圆,顺自然而成行。世上万物生长都离不开水,它总是向低处流。它的特性构成了老子道家思想的核心。

3.儒家思想中的水文化

儒家认为,水代表了德,人们应该向水学习,君子应该像水那样不断流动和永不停息,顺其自然地加强道德修养

水为孔孟思想中重要的意象及哲学思想表达的隐喻。就意象与哲学思想的关系而言,水思想并非独立于孔孟哲学思想之外,而是与孔孟思想紧密联结。孔孟思想以尚水之动为主轴,流贯其中,呈现出日进不懈、自强不息的精神。

论语》和《孟子》等儒家代表作中较多地提到了水与德、行仁、为政和心性等的关系。《孔子集语》中,子曰:“夫水者,启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绵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意。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尔也。”论述了水与德的关系。《论语·雍也》中,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述了水与行仁的关系。《孟子·离娄上》中,孟子曰:“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巨室之所慕,一国慕之;一国之所慕,天下慕之。故沛然德教,溢乎四海。”论述了水与为政的关系。《孟子》借水喻人性的精辟论述更是对后人影响尤深:“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也?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善,其性亦犹是也。”

(三)中国水文化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

在中国的文化艺术作品中,文人墨客们或直接写水,或以水为境,或以水为喻,或以水为歌,给人们以艺术的熏陶、心灵的启迪、美的感受。

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写到“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飘渺,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描述“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描写洞庭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这些朗朗上口的词句直接写水。

刘禹锡竹枝词》中“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中写水战的场景往往是其中最为精彩的部分。现代文学中的“芦花淀”、“沙家浜”等都是以水为环境展开的。

李白《赠汪伦》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煜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王维《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张志和《渔歌子》中“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曹操《观沧海》中“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朱自清写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温州梅雨潭的《绿》,清华园里的《荷塘月色》。

在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中,面对武器先进、装备齐全的敌人,人们从黄河滔滔之水中汲取精神力量。《黄河大合唱》中发出怒吼:“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鼓舞着全国人民为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不懈战斗。在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时,为表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情感,《长江之歌》中写到:“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