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投资包括权益性投资、债权性投资、期货投资、房地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存货投资等;现行会计制度所称的投资是狭义的投资,即指企业对外的权益性投资和债权性投资,不包括以下业务:外币投资的折算;证券经营业务;合并财务报表;企业合并;房地产投资;期货投资;债务重组时债权人将债权转股权或债权投资。投资按目的不同、投出资金收回期长短不同,以及投资变现能力不同,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短期投资是能够随时变现并且持有时间不准备超过1年的投资;长期投资是指除短期投资以外的投资。长期投资按性质分为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长期投资的持有时间在1年以上,并且不能或不准备随时变现。
任何投资都会有风险,通常风险与收益是成正比的,即风险越大收益越大,风险越小收益也越小。然而,投资中风险的存在却限制了投资效益的增长,投资效益与投资风险是相矛盾的。为了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益,投资决策者必须在尽量提高投资收益的同时降低投资风险,这就要求决策者能够透彻地了解影响企业投资效益的所有风险因素,在投资风险与投资收益之间找到平衡点。
不同类别的投资风险具有不同的特征。为了更好地控制并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效益,有必要对各种投资风险从不同角度加以分类。
从投资主体分析,投资风险可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
1.系统性风险。对所有投资企业都发生作用的风险称为系统风险,如高利率、通货膨胀、经济衰退等。这类风险是企业无法控制的,一般企业很难避免,不能通过有效的投资组合进行分散,因此也被称为不可分散风险。
2.非系统性风险。个别企业所发生的风险称为非系统性风险,如企业设备事故、新产品开发失败、工厂失火、员工罢工、诉讼失败等。这类风险并非所有企业都会发生,是企业能够控制的因素。因此,这类风险可通过有效的投资组合进行分散,也称为可分散风险。
1.宏观风险。宏观风险是指经济活动中因国家的政治因素导致的经济损失。主要包括:
(1)战争风险。指各种战争以及与政治因素相关的恐怖事件等所导致的风险。这类事件常带有突发性,难以预测,且其破坏性很大。企业因战争所遭受的经济损失,一般都难以得到补偿。
(2)国家征收风险。国家征收就是国家因某种原因将企业的投资收归国家所有。被征收的企业通常得不到应用的补偿。
(3)冻结风险。指东道国通过外汇管制或冻结资产等措施,使外国投资者无法将其资产转移到其他国家,由此导致投资者财产损失的风险。
2.微观风险。微观风险是指由于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原因给投资收益带来的不确定性。这个风险分别来源于企业外部和企业内部。来源于外部的风险主要包括: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市场供求的变化,税收调整以及通货膨胀率的变化,等等。来源于内部的风险主要包括:生产事故、技术问题、管理漏洞、人才流失、原材料变化,等等。
从风险的具体成因分析,投资风险还可分为利率风险、购买力风险、变现力风险等:
1.利率风险。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利息率变动而引起的证券价格下跌,投资人遭受损失的风险。一般而言,银行利率下降,则证券价格上升;银行利率上升,则证券价格下跌。不同期限的证券,利息率风险不一样。期限越长,利率风险越大。
2.购买力风险。购买力风险,又称通货膨胀风险,是指由于通货膨胀而使货币购买力下降的风险。在通货膨胀期间,购买力风险对于投资者相当重要,一般说来,预期报酬率会上升的资产,其购买力风险会低于报酬率固定的资产。随着通货膨胀的发生,变动收益证券比固定收益证券要好。例如,房地产证券投资、普通股投资等受通货膨胀影响较小,可以用来作为减少通货膨胀损失的避险工具。
3.变现力风险。变现力风险,又称流动性风险,是指无法在短期内以合理价格迅速出售以求变现的风险。能在较短时间内以市价大量出售的资产,叫作流动性较高的资产,这种资产的变现力风险较小;反之,有的资产在短期内找不到愿出合理价格的买主,要把价格降到很低才卖得出去,这种资产流动性较低,变现力风险较大。
企业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相应的收益,但投资本身也是有风险的。投资的风险与收益之间一般呈正比关系,即风险越大收益越大,风险越小收益越小。风险与收益的这种关系要求投资决策者在投资过程中必须注意两者的平衡,并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期望投资收益率。
1.投资收益的来源。
通常,投资收益有三个来源:一是投资者所得的现金收益,如股票的现金红利。二是资本损益,即从资产价格上升中获得的利得或价格下降产生的损失。三是把投资期中所得到的现金收益进行再投资时所得到的再投资收益。
2.风险与期望投资收益率的关系。
不同的投资项目,其风险大小也是不同的。在投资收益率相同的情况下,企业都会选择风险小的投资。因此,高风险的投资项目必须有高收益,否则就不会有人来投资;低收益的投资项目必须风险很低,否则也没有人来投资。风险与收益的这种关系,是市场竞争的结果。
期望投资收益率,又称为持有期收益率,是指投资者持有一种理财产品或投资组合期望在下一个时期所能获得的收益率。这仅仅是一种期望值,实际收益很可能偏离期望收益。风险和期望投资收益率的关系可以表示为:期望投资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风险收益率。
期望投资收益率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无风险收益率。如购买国债,到期连本带利肯定可以收回。这个无风险收益率,可以吸引大量公众储蓄,是最低的社会平均收益率。另一部分是风险收益率。它与风险的大小直接相关,风险越大则期望的收益率越高,风险收益率是风险的函数。假设风险与风险收益率呈正比关系,那么,风险收益率=风险收益斜率×风险程度。
要提高投资收益,降低投资风险,就必须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投资风险分析方法。下面,介绍两种典型的风险分析方法。
1.风险调整贴现率法。
风险调整贴现率法(简称RADR)是将净现值法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结合起来,利用模型依据项目的风险程度调整基准折现率的一种方法。它的基本思路是:对于高风险的项目采用较高的贴现率去计算净现值,低风险的项目用较低的贴现率去计算,然后根据净现值法的规则来选择方案。因此,此种方法的中心是根据风险的大小来调整贴现率。
风险调整贴现率的计算公式为:
K=i+bQ(www.daowen.com)
式中:K——风险调整贴现率;
i——无风险贴现率;
b——风险报酬斜率;
Q——风险程度。
风险调整贴现率法的计算步骤:
第一步:风险程度的计算:
(1)计算方案各年的现金流入的期望值(E);
(2)计算方案各年的现金流入的标准差(d);
(3)计算方案现金流入总的离散程度,即综合标准差(D);
(4)计算方案各年的综合风险程度,即综合变化系数(Q)。
第二步:确定风险报酬斜率
(1)计算风险报酬斜率(b);
(2)根据公式:K=i+bQ确定项目的风险调整贴现率;
(3)以“风险调整贴现率”为贴现率计算方案的净现值,并根据净现值法的规则来选择方案。
综合来看,风险调整贴现率法比较合理并且使用广泛,受到了专家的认可。但是,它把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混在一起,并据此对现金流量进行贴现,这就意味着风险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大,有时与事实不符。比如某些行业的投资,前几年的现金流量难以预料,越往后反而越有把握,比如果园、饭店等,所以在使用该方法时需注意到这一点。
2.敏感性分析法。
敏感性分析法是指通过分析影响投资方案现金流量的各类因素,从中发现致使投资风险发生的主要因素的一种方法。也就是说,一项投资方案会有很多变量影响,这些变量将决定着该投资方案的现金流量;但大多数的变量都来自具有一定状态的概率分布,是不能精确判定的,而且对现金流量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同样,现金流量对各种变量变动的敏感性也是不一样的。因此,总会存在某一变量,现金流量对该变量的变化反应最为敏感,即该变量对现金流量的影响程度最大。敏感性分析法的目的就是如何发现这一变量,并从中找出投资方案的最大风险因素。敏感性分析法的基本步骤是:
(1)确定敏感性分析指标。敏感性分析的对象是具体的技术方案及其反映的经济效益。因此,技术方案的某些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例如息税前利润、投资回收期、投资收益率、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都可以作为敏感性分析指标。
(2)计算该技术方案的目标值。一般将在正常状态下的经济效益评价指标数值,作为目标值。
(3)选取不确定因素。在进行敏感性分析时,并不需要对所有的不确定因素都考虑和计算,而应视方案的具体情况选取几个变化可能性较大,并对经济效益目标值影响作用较大的因素。例如:产品售价变动、产量规模变动、投资额变化等;或是建设期缩短,达产期延长等,这些都会对方案的经济效益大小产生影响。
(4)计算不确定因素变动时对分析指标的影响程度。若进行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时,则要在固定其他因素的条件下,变动其中一个不确定因素;然后,再变动另一个因素(仍然保持其他因素不变),以此求出某个不确定因素本身对方案效益指标目标值的影响程度。
(5)找出敏感因素,进行分析和采取措施,以提高技术方案的抗风险的能力。
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投资收益,然而由于投资是一项复杂的、多层次的经济活动,无时无刻不在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使得风险防范显得尤为重要。
1.进行分散投资。分散投资是指为降低风险而将资金分别投向不同的项目,也就是不要将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比如,在进行证券投资时,可将资金按不同比例投资于若干类型不同、风险程度不同的股票或债券,建立合理的资产组合,从而将投资风险减少到最小限度。或者在购买债券时,要注意分散时间,因为经济发展是有周期性规律可循的,时起时伏,因而尽量不要在某一时间内集中投资。否则,既不能分散风险,也不能获取较高收益。
2.运用投资组合。比如,投资者在进行证券投资时,最好能购买风险程度不同的数种证券,进行合理的投资组合。最常用的是“投资三分法”,即一部分资金用于购买安全性高的债券;一部分用于购买具有成长性的普通股;而另一部分资金则作为准备金存入银行,以等待最好的投资机会,或用来弥补意外的损失。
3.做好现金流量评估。企业在投资一个新项目、新企业时,由于其经营活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企业对未来的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难以准确预测,导致企业未来的净现金流入量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要有效地防范这类资产的投资风险,就必须在进行项目投资决策时,通过现金流量评估,客观地评价项目投资方案,减小因资金链断裂造成的危险。
4.加强投资过程监控。企业在进行项目投资过程中,由于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内部管理的失控、人员的失误、技术的问题等因素,会使项目的投资总额超过预算,从而使整个投资收益大大地降低。所以,企业投资项目启动后,要对执行过程进行科学管理,减小人为风险,提高企业运营质量,确保投资收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