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的环节是指财务管理的工作步骤和一般程序。一般来说,企业财务管理主要包括五个基本环节。
财务预测是根据企业以往的财务活动资料,综合现实的要求与条件,对企业未来财务活动的走势做出科学的预计和预算。财务预测是财务决策的基础和依据,是编制财务计划的前提,也是增强企业经济效益的手段。财务预测的任务主要包括:测算企业财务活动的有关数据指标,为企业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预测企业财务收支的发展变化,确定企业未来的经营指标;测算各项定额和标准,为编制计划、分解目标提供依据。
财务预测是要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的,其步骤主要为:确定财务预测的目标,使预测活动有目的地进行;收集、分析财务预测所需资料,并加以分类和整理;建立预测的模型,科学开展预测工作;检查并修正预测的结果,分析产生的误差的原因,以确保目标的圆满完成。
财务预测的主要方法包括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两大类。定性预测方法是由熟悉业务的专职人员按照过去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分头进行分析、判断,提出初步的预测结论,然后通过座谈会、讨论会等形式进行综合,以此得到预测结论。而定量预测主要按照历史的和现实的资料,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定量预测。这两类预测法并非相互排斥,在进行预测时,应当将它们有机结合起来,互相补充,以求更好地保证预测质量。
财务决策是指财务人员按照理财目标的总要求,通过专门的方法,从各种备选方案中选定最佳方案的过程。财务决策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它是在财务预测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也是财务计划的前提。财务决策的内容相当广泛,通常包括融资决策、投资决策、分红决策和其他决策。
财务决策不同于一般的业务决策,它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其决策程序主要为:制定决策目标。以预测数据为基础,结合本单位总体经营部署和国家宏观政策的要求,决定企业需要实现的财务目标;提出备选方案。以明确的财务目标为主,考虑市场可能发生的变化,结合企业内外有关经济活动资料以及调查研究材料,制定出为实现财务目标的各类备选方案;选择最优方案。通过对各种备选方案的充分论证,做出最优的财务决策。
财务预算是指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和数量方法,对今后财务活动的内容及目标进行具体规划。财务预算是以财务决策的方案和财务预测提供的财务信息为基础编制的,是财务预算和财务决策活动的具体化,是财务控制工作的依据。
财务预算的编制程序主要为:对财务环境进行分析,确定预算指标;对自身的财务能力进行协调,组织综合平衡;选择合适的预算方法,编制财务预算。
财务控制是指利用有关财务信息,通过特定的控制手段,对企业财务工作进行调节。在企业经济控制体系中,财务控制是一种综合性、系统性的控制,也是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经常要进行的工作。
财务控制的步骤主要为:制定相应的控制标准,分解落实责任;对责任落实情况实施追踪控制,及时调整误差;对执行情况进行及时的分析,做好考核奖惩。
财务控制的主要方法包括:事前控制,即在财务活动发生之前所开展的控制活动;事中控制,即对企业实际发生的各项业务活动依据计划和制度的规定进行审核,并采取相关的措施加以调整控制;事后控制,即在财务计划执行后,对照实际与计划之间的差异,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偏差或调整计划,使差异不致进一步扩大。
财务分析是按照财务会计的核算资料,通过特定的方法,对企业财务活动及其结果实施分析和评价的一项工作。通过财务分析,可以有效掌握各项财务计划的完成情况,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研究和掌握企业财务活动的运行规律,进一步改善财务预测、决策、预算和控制,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经济效益。
由于财务分析的目的不同,财务分析的侧重点也不一样。一般而言,财务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
对营运能力的分析。既要从资金运转率等资本周转期的角度,来评价企业资产利用效率的高低,又要从资本结构的角度,来分析该组织资产构成的合理性。(www.daowen.com)
对综合财务能力的分析。从总体上评价企业的综合财务能力,评价企业各项财务工作的相互联系与协调情况,摸清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优势和不足,提出改进企业工作的方向。
对盈利能力的分析。主要分析企业的运营活动和投资活动所产生效益的能力,包括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社会贡献能力的分析、资本保值增值能力的分析以及上市企业税后利润的分析。
对偿债能力的分析。包括短期债务偿还能力的分析和长期债务偿还能力的分析。短期偿债能力分析主要分析企业的债务能否得到及时偿还。长期偿债能力分析主要分析企业资产对债务以及利息的偿付能力。
围绕财务管理的五个环节,作为一名企业经营者或财务负责人,日常的财务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虽然企业财务人员每日要做的工作很多,但其中最基础的还是会计核算。企业经营者或财务负责人作为企业财务活动的最高组织指挥者,其首要的任务就是组织好企业内部的会计核算工作。可以说,企业所有的财务管理活动都是建立在及时、全面、真实的会计核算的基础之上。会计核算作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其工作又非常的具体和繁杂。企业经营者或财务负责人并不要求自己亲自去做会计,而主要是组织企业内部会计核算体系的建立、相关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以及培养一支有战斗力的会计团队,确保企业会计核算满足国家政策、企业发展的要求。而会计核算的所有工作最终是以会计报告的形式综合反映出来,企业经营者或财务负责人通过审核财务报告来监管企业会计核算、监管经营期间执行各项制度、政策的情况,监控企业预算执行的过程与结果。
由于企业财务报告的专业性、综合性比较强,许多财务数据也比较笼统,它只能综合性地反映企业的某些经营状况,至于其间隐含的许多具体经济信息都无法一一反映。为确保管理者能读懂其中专业性的内容,企业经营者或财务负责人应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通过对企业经营过程的全面了解,利用掌握的专业分析方法,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综合分析,为企业战略决策提供保障。
企业作为营利性的经济组织,无论大小,其组织管理具有共性,那就是制度化。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实施依法治国,而以法治替代人治也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财务管理活动的体系化和制度化必不可少。作为企业财务活动的最高组织者,企业经营者或财务负责人是这一制度体系建设的组织者,应组织好对企业内部各项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执行,组织好对国家财税政策法规的学习与执行。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将越来越突出。财务管理活动更是如此。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工作也是围绕财务预算展开的。企业经营者或财务负责人作为财务管理方面的最高组织者,组织企业财务预算的编制是其重要一项工作内容。预算编制只是财务管理的最初工作,关键还在于后续的执行。要使财务预算在执行中不出偏差,进行预算的日常监督检查必不可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事前有预算、事中有控制、事后有分析。
人们常将企业的资金比喻成人身上的血液,人缺少血液就会生病或是死亡。企业也是一样,缺少资金企业也就岌岌可危,资金运行不畅也会出现经营的困难。企业的经营过程实质上就是一项资金转化成另一项资金的过程。从货币资金开始,经过启动资金、生产资金、销售资金这几个环节,一个循环之后再次回到货币状态,不断往复循环。在企业资金的流动过程中,为确保资金满足需求、运行顺畅,需要对资金使用进行合理调配,这也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当今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独门生意可谓凤毛麟角,绝大部分的商品在市场上都能找到相关的替代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产品的质量好坏和成本高低就显得十分重要。而产品的成本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企业的盈利水平,决定了企业的命运。成本控制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经营者或财务负责人工作的重点之一。科学组织企业的成本管理、控制企业的成本支出,也就成为他们必须做好的一件大事。
资金对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资金需求量是随着生产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而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一个企业不可能总是拥有大量的、可供需求的资金。因此,在需要扩大再生产时,绝大多数的企业需要向资本市场、金融市场进行融资,这也是企业经营者或财务负责人的重要工作之一。
企业要想实现更快发展,除了抓好生产经营外,投资也是一项重要工作。如果说日常的生产经营决定着企业的短期生存状况,那么投资则决定着企业的长远生存和发展。企业经营者或财务负责人作为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最高组织者,组织投资决策,并对所需资金进行筹措,是他们的一项重要工作。
依法纳税是每个企业的强制义务。虽然纳税对企业来说都是一件十分光荣的事情,但无论怎样,纳税必然会引起企业资金的净流出,这对企业来说并非好事。企业既要做到依法纳税,又要努力避免资金过多、过快地流出。这就要学会进行业务调控,开展纳税筹划。通过进行税务筹划,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合理调节企业的纳税金额,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