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理论,英文称为Theory Z,它是由日本的威廉·大内(William Ouchi)在其出版的《Z理论》一书中提出来的,它重点阐述了日本方式的管理理论,但又没有简单照搬,而是针对美国企业的特点提出了Z理论。
在了解Z理论之前,我们首先来看看威廉·大内总结的两种组织形式,一种是美国式的A型组织,另外一种是日本式的J型组织,他们的特点分别是:
A型组织:
1)短期雇佣。
2)迅速的评价和升级,即绩效考核期短,员工得到回报快。
3)专业化的经历道路,造成员工过分局限于自己的专业,但对整个企业并不了解很多。
4)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迅速提高。
5)明确的控制。
6)个人决策过程,不利于激发员工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
7)个人负责,任何事情都有明确的负责人。
8)局部关系。
J型组织:
1)实行长期或终身雇佣制度,使员工与企业同甘苦、共命运。
2)对员工实行长期考核和逐步提升制度。
3)非专业化的经历道路,培养适应各种工作环境的多专多能人才。(www.daowen.com)
4)管理过程既要运用统计报表、数字信息等清晰鲜明的控制手段,又注重对人的经验和潜能进行细致而积极的启发诱导。
5)采取集体研究的决策过程。
6)事件和工作由集体负责。
7)人们树立牢固的整体观念,员工之间平等相待,每个人对事物均可作出判断,并能独立工作,以自我指挥代替等级指挥。
由于美国和日本文化的不同,导致了A型和J型这两种不同的组织,如果想要学习日本企业的文化和方法,美国企业(当然不限于美国企业)就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形成Z型的组织,而Z理论就是对Z型组织的概括,其中涉及许多关于组织和员工绩效的内容,包括:
1)员工要接受的组织价值、组织目标以及组织观念。
2)企业的领导者和各级管理人员共同研讨制定新的管理战略,明确大家所期望的管理宗旨。
3)制定一种合理的长期考核和提升的制度。
4)经常轮换工作,以培养人的多种才能,扩大雇员的职业发展道路。
5)找出可以让基层雇员参与的领域,实行参与管理。
6)建立员工个人和组织的全面整体关系。
上面谈到的Z理论,在丰田公司得到了深入和普遍的应用,不过在精益生产模式形成的过程中,或许并没有得到Z理论的指导,但是丰田文化中又处处表现出Z理论所描述的特征。通过对战略策划和部署,使公司愿景、战略以及组织的价值观得以传递到各个层级以及员工,并通过应用精益工具,消除浪费,最大程度增加价值,从而实现组织的绩效。
在实现组织绩效的过程,一定离不开对员工绩效的评价,从而使其为组织做出更大的贡献。不过在丰田公司并不叫绩效评价,而是称作个人发展计划,这样做是为了不让员工产生被监督的感觉,体现丰田尊重员工的文化。正如上面所谈到的Z理论,它是建立在日本管理基础之上又结合美国企业特点而产生的,作为中国的企业,也一定不能完全照搬丰田的管理模式,应该结合中国文化和企业特点,形成自己的管理特点,或许应该是C(China)理论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